课件17张PPT。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儒家仅是一家之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则使儒学遭到前所未有的血腥镇压;但到了汉代,一位从河北广川走出来的思想家却用自已的智慧征服了汉武帝,彻底扭转了儒学的命运,把它推上了古代统治思想的巅峰。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3 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董仲舒汉武帝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天人三策:1、新王改制: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春秋繁露》君权神授——承认君权,限制君权天人三策:1、新王改制: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
论证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君主统治合理性。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天人三策:1、新王改制: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
论证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君主统治合法性。
2、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材料四: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天人三策:1、新王改制: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
论证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君主统治合法性。
2、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3、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建立太学,推举贤良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①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
②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③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逐步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经济残败,百兴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背景:内容 老子的学说:治国 黄帝的学说:治身)以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众家。特点: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新儒学理论来源: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
要实行仁政,“屈君而伸天”新儒学基础: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新儒学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实质:“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