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自主学)
课 标 解 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秦朝统一的进程以及疆域开拓的史实。 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认识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主要措施以及历史意义,认识秦朝迅速崩溃的原因。
【学习重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知 识 清 单】
一、秦的统一
1. 背景与条件
(1)客观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__________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___________所带来的阻碍。
③秦国______________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2)主观
①秦王励精图治,广纳________,吏治较为清明。
②商鞅变法,尊奉法家,奖励________,国家日益强盛。
③秦国采取______________策略,各个击破。
2. 过程
(1)东方:公元前230—前221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统一的秦朝,定都________。
(2)南方: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方:秦击退匈奴的进攻,修筑______________。
3. 巩固统一
(1)政治上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__________。在中央由___________组成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___,其主要官员由__________任免和考核。
(2)经济文化上,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________,修驰道、直道。
(3)其他方面,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4. 统一的意义
(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3)______________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4)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1. 暴政表现
(1)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2)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秦始皇________,钳制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4)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2. 暴政影响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__________率众在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___________,秦朝灭亡。
3. 楚汉战争
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知 点 研 习】
1、构图解史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2、概念辨析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3、知识联网
【史 论 归 纳】
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中央集体对皇帝负责。
2.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专制主义是其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色彩。国与家同治,也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二、秦朝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3.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4.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 六王毕,四海一——秦朝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史料一 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庄子》云:“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史料二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史料三 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多娶越女为妻。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体现了战国中后期思想界的哪些共识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条件。
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征服南越地区后采取的稳固统治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
【课 时 速 练】
1.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方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秦始皇的做法有利于 ( )
A. 扩大政治统治基础 B. 确保天下共主地位
C.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D. 防止官僚贪污腐败
2. 公元前221年,赢政统一天下,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哪一制度的特点 ( )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度
C. 郡县制度 D. 统一度量衡
3. 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 )
A. 秦朝速亡原因 B. 始皇个人品行
C. 秦国奠定霸业 D. 秦朝制度创新
4. 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
A.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实现了思想统一
C. 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 导致了暴政统治
5. 秦统一六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合理的解释是 ( )
A. 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 B. 隶书更具有实用性
C. 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D. 小篆未能强制推行
6.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
A. 战乱频繁 B. 徭役繁重
C. 刑罚残酷 D. 赋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