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 3 节 电阻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课程讲授
新课导入
本课小结
我们一起来闯关
认识电阻;
0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02
03
了解半导体和超导现象;
素养目标
会应用电阻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现象。
01
大街上车太多就会发生堵塞
课程导入
新课导入
那么电流在导线中会不会受到阻碍呢?
- +
为什么导线要用铝或铜做材料?
铝质导线
铜质导线
为什么有些开关触点要用价格昂贵的银做呢?
铁也是导体,为什么不用既多又便宜的铁做呢?
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
各小组完成课本第63页的实验,两次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电流表的实数有什么变化?通过合作找出原因?
一、 初识电阻
导体虽容易导电,却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较大,表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较小,表明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
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
阅读课本第63、64面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电阻表示 。
2.导体通常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和 。
3.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叫做电阻器,也叫做
,如右图。
4.对电阻的理解
一个决定因素: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情况决定。
与其他因素无关:不管这个导体是否接入电路,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或怎样改变,导体的电阻均不受影响。
常见电阻
人的双手间(干燥) 1000—-5000欧
人的双手间(潮湿) 200—800欧
实验用小灯泡 5—50欧
实验用导线(每根) 0.01—0.10欧
三、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
【提出问题】
猜想一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
猜想三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与假设】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课本64、65面的实验。
(1)选用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流过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2)选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流过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说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
【实验过程】
.1.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 ;
2.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
的 、 和 。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阻较小的材料导电性能较 。
大
大
性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强
【实验结论】
教师点拨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本身,一般受到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的决定,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等。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给定一个导体,它的电阻大小只决定于本身的四个条件,而与外界加给它的电压、电流无关。
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小
C.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无关
D
例
1.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 用字母R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
4.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其他因素无关。
小结
课程讲授
1.有两段导线A和B,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A的电流较大,通过导线B的电流较小,哪段导线的电阻大?
导线B的电阻大
我们一起来闯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小
B.导体越粗,其电阻越大
C.导体越细,其电阻越大
D.在导体的材料、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D
我们一起来闯关
3.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C
我们一起来闯关
她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 。
4.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 0.8 1
C 锰铜 0.8 0.5
D 锰铜 1.2 0.5
A
C
C
D
B
C
控制变量法
我们一起来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