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女娲造人
袁珂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
2.学习写作手法,赏析人物形象。
3.感知喜悦之情。
了解神话故事
请为下列图画加上题目,然后选一个讲一讲。
神话故事
女娲为什么造人?
女娲用什么造人?
女娲怎么样造人呢?
……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
看题目,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试着复述一下女娲造人的全过程。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写作手法
原文记载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务剧②,力不暇供,乃引 ③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 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注释】①抟:tuán,捏成团。②务剧:工作繁多。剧,繁多、繁忙。③ :gēng,粗绳索。
我们这篇课文是依据这则短文改编而来的,可见作者发挥了他的想象力,把短短的文章扩充得更具体和生动。那么作者到底丰富了哪些内容呢?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来。
对比思考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2.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
3.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的情绪。
4.作者的评述。
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的迷人之处。
写作手法
赏析人物形象
⑴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⑵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女娲形象
说一说你对女娲形象的认识:
神性:神通广大,一天能变七十次。
人性: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
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其实她也像是一个勤奋、聪明、具有情感的人。
感知喜悦之情
女娲对“人”称呼的变化过程:小东西—小家伙—聪明美丽的生物—心爱的孩子—可爱的小人儿
整篇文章传递出什么样的心情?从哪里可以看出?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喜悦之情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2.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
3.《山海经》
4.《一千零一夜》
推荐阅读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发明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总结归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