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9 16: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你见过下面这些景观吗?
高低差别大
形态差异大
它们有什么特点?
怎么区分它们?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1课时 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新课学习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相对高度
海拔
陆地地形
新课学习
相对高度
海拔
小试牛刀
相对高度
海拔
你能找出来吗?
(1)A、B、C、D、E点的海拔?
(2) A、B两点和D、E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小试牛刀
(1)A、B、C、D、E点的海拔?
(2) A、B两点和D、E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相对高度
海拔
A、B、C、D、E点的海拔分别是1225米、650米、225米、350米和75米。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575米,D、E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75米。
新课学习
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根据海拔高度
地表起伏状况
分类
新课学习
二、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新课学习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海拔高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m以下。
起伏状况:地表平坦起伏小。
平原
新课学习
海拔高度:海拔较高,一般在500m以上,边缘较陡峭。
起伏状况:地表平坦起伏小。
高原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探究学习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高原
平坦,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200米)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500米),边缘较陡峻
比一比!
世界地形图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东欧平原
亚马孙平原
拓展延伸
世界特色地形区
新课学习
海拔高度:海拔大致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起伏状况: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新课学习
海拔高度:海拔多在
500m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起伏状况:地面崎岖不平。
山地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探究学习
比一比!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海拔大致<5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世界地形图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拓展延伸
世界特色地形区
新课学习
显著特征: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地平。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刚果盆地
大自流盆地
拓展延伸
世界特色地形区
对比归纳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比较
地形 地形起伏 海拔高度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坦,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较低(一般<200米)
海拔较高(一般>500米),边缘较陡峻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大致<5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中间低,四周高
新课学习
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探测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新课学习
海底地形
新课学习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新课学习
海底地形
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课堂总结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地形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大洋中脊




1.读下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米
B.1300米
C.300米
D.600米
C




2.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地表起伏小
D.海拔相差不大
A




3.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