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2-2023年六年级语文期末学生学监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2-2023年六年级语文期末学生学监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9 14:13:19

文档简介

盘龙区小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学生学监测
六年级语文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同学们务必将姓名、学校、班级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2.本卷包含三个部分,共2页。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卷面上的文字,看清每道题的要求,并按要求作答。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将正确选项对应的“1”涂满涂黑。其他题目使用黑色碳素笔作答。
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5.字迹工整,填涂规范,保持卷面整洁。答题卡要平整,不要折叠。
任务一:【积累与运用】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感受汉字文化内涵(30分)
书写下面的名句,要求正确、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答案解析】本题书写时注意字迹要工整清秀。
gé mìng jiě fàng yán jùn jú shì
无数 烈士为了赢得 抛头颅洒热血。面对 的 面
cán bào xī shēng
对 的敌人,他们从没胆怯,甚至不惜 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让我们
jì tuō āi sī
,致敬英雄。(8分)
【答案解析】本题书写时注意字迹要工整清秀。
3.下列四组词语中,每组有一项读音或字形是不正确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①眨(zhǎ)眼 ②栖(qī)息 ③无独有偶 ④翻厢倒柜 ( ④ )
B.①搅和(huo) ②倾(qīng)囊 ③赴汤蹈火 ④焉之非福 ( ④ )
C.①蒸(zhēn)腾 ②挪(nuó)移 ③不可思议 ④死得其所 ( ① )
D.①徘徊(huái) ②间(jiān)断 ③万不得已 ④司空见惯 ( ②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基本功,平时要注意积累。
A.翻箱倒柜 B.焉知非福
C.蒸(zhēng)腾 D.间(jiàn)断
4.下列选项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能决也 河堤决口 [B]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人为善
[C]见微知著 著书立说 [D]快走踏清秋 走马观花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诗中重点词语的释义,平时要注意记忆。
A.决:①判断 ②堤岸被水冲开
B.善: ①擅长,善于 ②好事
C.著:①显著 ②写作
D.走:①跑 ②跑
5.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二项不同的是:(2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读懂诗句意思才能判断出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比喻
6.为下列习俗选择正确的寓意。(2分)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建筑上雕刻蝙蝠
∴过年的时候吃鱼 ∷过年的时候守岁
①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②寓意辞旧迎新 ③寓意年年有余 ④寓意福气盈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统习俗的寓意。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2分)
(1)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2)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可以随意抒发情感。 [√][×]
(4)每天阅读课外书,多阅读名著,可以提高阅读品位。 [√][×]
【答案解析】第(3)题,“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意思是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所以,情感是不能随意抒发的。
8.“一个聪明机智、敢于冒险的男孩,通过智慧带着同伴走出山洞。勇敢地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最终获得财富。”这个孩子是(2分)
[A]《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C]《童年》中的阿廖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要求要熟悉名著故事情节。
9.下面句子描写的是谁?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两弯似蹙(cù)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 )
②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A )
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D )
④尖嘴缩腮,金睛火眼。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C )
A.武松 B.林黛玉 C.孙悟空 D.诸葛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要求要熟悉名著人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科学的探寻之路往往从提问开始。请围绕“科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鸟类与蝙蝠的飞行原理有何不同?(2分)
【答案解析】问题必须围绕“科学”提出,有思考价值。《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里列举了好多个科学问题,同学们根据平常的积累再写一个即可。
任务二:【阅读与鉴赏】感知文学形象魅力 提高个性审美体验(40分)
1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文。(12分)
(1)江南水乡,风光旖旎(yǐ nǐ)。看,水面上波光粼粼,江边的山层层叠叠,真是“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2)老师对我们说:爱就像那绵绵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滋润着我的心田。
(3)《淮南子》中有云:“ 苟利于民 , 不必法古 ; 苟周于事 , 不必循旧 。”的确如此,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对社会有促进,我们就应该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4)时间像面明镜,会帮助我们看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谁真诚,谁虚伪……真正的亲情友情不在巧言令色,贵在心灵相通,正所谓“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5)当有人哀叹老去、自叹自怨时,我们会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谁道人生无再少 ? 门前流水尚能西 !”来劝慰他。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和掌握。理解性填空除了要熟记诗句内容和字形外,还要能够根据题目中的关键提示信息来确定要填写的诗句。同时,要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一)阅读材料一至三,完成问题。(15分)
材料一:
两碗茶
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shē);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注释:[1]食罢:吃完饭。[2]复:又。[3]西南斜:黄昏。[4]年赊:时间过得太慢。[5]任生涯:一切与我无关。
材料二: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源于中国,盛于中国南方以及日本。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材料三:
茶道
不曾想,考试失利。
我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对着不知翻了多少遍的期中试卷发呆。我在学习上也未有偷懒,而这个成绩却着实令我心痛。心中有一丝迷惘,一丝无所适从,一丝怅然若失。似晏殊笔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杯清茶被端入了我的房间。“儿子,喝点茶,休息会儿。”“谢谢爸爸。”我看着父亲,缓缓端起茶杯,几片茶叶在杯中打转。呷上一口,茶水好似没有特殊的滋味,但几乎那时,一股茶的淡淡香气在口中蔓延开来,富于变化的香气美妙无比。一口咽下,却又感觉像最初入口一样,淡淡。
顿时想到那多少个认真复习的夜晚。书一卷,灯一盏,清茶一杯,满室皆茶香与墨香。柔和的灯光下,我持笔一支,一丝不苟地在书页上圈圈点点,一遍又一遍地认真背诵、记忆、理解,我深深地体会着学习的酸甜苦辣,如体验那变化万千的茶味一样。
学习的乐趣,正是如此。
我在书页上一行行的优美文字间寻找学习的乐趣,在一个小小的茶杯中寻找心中久违的亲切与宁静。忽然觉得再也没有任何奢求了。曾经,我学习只为了名次与分数,夸奖与赞美,却全然忘记了学习的乐趣,像台冷冰冰的机器。
是茶,一杯普通的清茶使我再无疑虑,心中释然。
一路迤逦(yǐ lǐ)而来,多少旖旎风景。回想起我爱学习爱读书,从仅仅为了获得知识的快乐到如今争名争分,忽然哑然失笑。再回想起那多少个认真温习的夜晚,也觉得并没有什么值得遗憾、值得叹息的地方了。
茶之味变化万千,却总归是朴素的。很多时候,我们奢求的太多,往往不会去注意沿途的美丽景致,而到达了目的地时却会觉得怅然若失。
也许没有什么绝对的目的地,沿途即是目的地,行走即是到达。
茶是道,学习又何尝不是呢
1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2分)
乐人惜日促 惜: 珍惜 促: 快速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要学会通过课内积累、知识迁移、链字组词、结合语境等方式来得出相应答案。
(2)《两碗茶》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2分)
[A]表达了诗人只想追求闲适生活的心境。
[B]诗人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
[C]诗人把茶与人生作比较,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情怀。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做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内容来剖析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
13.阅读材料三,完成下面练习:
(l)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迷惘——( 迷茫 ) 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具体意思寻找相近的词语;二是根据重要语素组词比较;三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2)作者品茶后说到“学习的乐趣,正是如此。”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学习的乐趣在这里指的是什么?(2分)
指的是我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以及从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让我的学习过程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做这类题要细致阅读文本,找到问题前后相关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简要概括即可。
(3)“我深深地体会着学习的酸甜苦辣,如体验那变化万千的茶味一样。”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我在求学途中,努力奋斗,期间有太多的滋味。我品尝口中的茶,那滋味美妙无比,变化万千。 告诉我们学习过程的得与失,乐与苦,就像这茶的万千滋味一样,但有时候我们不能太过奢求,要学会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体会奋斗的乐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题。句子理解题一般需要先联系上下文,说出学习与茶的关系,谈出感悟和思考,解释句子意思。然后结合文章中心主旨,写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的情感、道理……
14.阅读完三篇材料后,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B]中国的茶道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还能通过品茶悟人生、增进友谊。
[C]材料一中所说的茶道就是一种学习态度。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作者这类题,要认真研读文本,根据选项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判定正误。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用词用语的细微之处等。
15.联系以上三篇材料,结合“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这句话的意思,谈一谈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3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烦恼,保持快乐的人,不管时间过得快慢长短,照样过着平常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骄不躁,积极的去应对所有的事情。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感悟启示。紧扣三篇文章,围绕“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融汇贯通,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困难。做这类题,首先要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推导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再根据生活实际,得出最后的结论。
(二)话说“谦让”(13分)
①茶道体现着“大道至简”的中国智慧,“和而不同”的中国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而谦让亦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之必备,也是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指引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的航标,成就人生大业。
② C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也许有人认为孔融吃亏了,不过,这只有人格低下的人才会这么想的。孔融的谦让,是一种孝敬之道、友爱之道,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美。
③ A 。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有禅让制。尧为帝时,待民至亲至善,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和、太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要有人来继承他的帝位。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帝知道自己的儿子难以担此大任。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有德行的舜,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不负众望,倾尽全力治理国家,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胸襟的宽广、崇高。
④ B 。我曾到过一座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却毫不混乱。车道上有行人时,车主会谦让,让行人先走。车与车相遇,车主也会互相谦让,你来我往,秩序井然。那里的交通为什么可以如此流畅有序呢?答案就是谦让。
⑤谦让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在营造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有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仅不会被时代所弃,还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
16.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短文②-④自然段开头的横线上。(3分)
A.谦让是一种心系天下的情怀
B.谦让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自觉
C.谦让是一种尊老爱幼的品格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孔融让梨给父母和兄长,体现了尊老爱幼;尧帝禅让帝位体现了心系天下;城市流畅有序的交通体现了遵守规则。
17.文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谦让是一种美德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例举了以下事例。古代的事例,小到 孔融让梨 ,大到 尧帝让位 ;当今的事例 人车有序 。(4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用“人物+事件”或“对象+怎么样”的方法即可得出。
18.文章中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C D )(多选)(3分)
A.句中的“美德”双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B.美德仅仅指的是谦让。
C.美德就是“美德”,是告诉我们美德之美,传承千年。
D.句中“美德”双引号的作用是强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双引号的作用及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双引号的作用有“表示引用、特殊含义、特定称谓、强调、讽刺或否定”;中心告诉我们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19.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竞争”还是“谦让”呢?请把自己的理由写下来。(3分)
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应该保持谦让。①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之必备。②谦让是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指引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的航标,成就人生大业。③谦让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在营造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谈看法,紧扣文章主旨,明确观点后阐述清楚理由,理由围绕文章内容阐述即可。
任务三:【习作与表达】书写心中真实思考 实践运用语言能力(30分)
20.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成长的历程,一定有很多人或很多事给予了你满满的力量。这些力量也许来自于老师一番鼓励的话语,也许来自于伙伴一个温暖的拥抱,也许来自于爸爸一封真诚的书信……正是这些力量,让你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前行。请以“ ,给予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详细;(3)能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4)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此类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并填写在格子里,再进行写作。通过描写你和他之间发生的具体故事,展现他带给你的力量。叙事做到详略得当,借用环境、物品等抒发真情实感。
一类文:(25-28分)主题明确,重点部分具体详细,语言生动,感情真实,选材有新意,书写工整。
二类文:(20—24分)主题明确,叙事清楚、有条理,语言通顺,感情真实,选材围绕中心,书写规范。
三类文:(15—19分)主题基本明确,叙事基本清楚,结构较完整,语病较少,感情较真实,卷面较整洁。
四类文:(10—14分)主题基本明确,结构较乱,语言组织有问题,卷面较整洁。
五类文:(酌情)偏离主题,表达上出现严重问题。盘龙区小学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期末学生学监测
六年级语文
(答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 同学们务必将姓名、学校、班级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2.本卷包含三个部分,共 2 页。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卷面上的文字,看清每道题的要
求,并按要求作答。
3.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将正确选项对应的“1 ”涂满涂黑。其他题目使用黑色碳素笔作答。
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红色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5.字迹工整,填涂规范,保持卷面整洁。答题卡要平整,不要折叠。
任务一:【积累与运用】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感受汉字文化内涵(30 分)
1. 书写下面的名句,要求正确、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 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gé mìng jiě fàng yàn jùn jú shì
2.无数 烈士为了赢得 抛头颅洒热血。面对 的
cán bào xī shēng
面对 的敌人,他们从没胆怯,甚至不惜 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让我们
jì tuō āi sī
,致敬英雄。 (8 分)
3.下列四组词语中,每组有一项读音或字形是不正确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①眨(zhǎ)眼 ②栖(qī)息 ③无独有偶 ④翻厢倒柜 ( B.①搅和(huo) ②倾(qīng)囊 ③赴汤蹈火 ④焉之非福 ( C.①蒸(zhēn)腾 ②挪(nuó)移 ③不可思议 ④死得其所 ( D.①徘徊(huái) ② 间(jiān)断 ③万不得已 ④司空见惯 ( 4.下列选项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不能决也 河堤决口 [B]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人为善 [C]见微知著 著书立说 [D]快走踏清秋 走马观花 5.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二项不同的是:(2 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分) ) ) ) )
1
6.为下列习俗选择正确的寓意。(2 分)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建筑上雕刻蝙蝠
∴过年的时候吃鱼 ∷过年的时候守岁
①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②寓意辞旧迎新 ③寓意年年有余 ④寓意福气盈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2 分)
(1)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
(2)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 √][×]
(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写文章可以随意抒发情感。 [ √][×]
(4)每天阅读课外书,多阅读名著,可以提高阅读品位。 [ √][×]
8.“一个聪明机智、敢于冒险的男孩,通过智慧带着同伴走出山洞。勇敢地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最终获得财富。 ”这个孩子是(2 分)
[A]《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C]《童年》中的阿廖沙。 9.下面句子描写的是谁?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 分)
①两弯似蹙(cù)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②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④尖嘴缩腮,金睛火眼。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A.武松 B.林黛玉 C.孙悟空 D.诸葛亮
1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科学的探寻之路往往从提问开始。请围绕“科学 ”,提出一个 有价值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2 分)
任务二:【阅读与鉴赏】感知文学形象魅力 提高个性审美体验(40 分)
1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文。(12 分)
(1)江南水乡,风光旖旎(yǐ nǐ)。看,水面上波光粼粼,江边的山层层叠叠,真是
“ , 。 ”
(2)老师对我们说:爱就像那绵绵的春雨,“ , 。 ”滋润着我的心田。
(3)《淮南子》中有云:“ , ; , 。 ”的确如此,只要对人民有好处, 对社会有促进,我们就应该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4)时间像面明镜,会帮助我们看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谁真诚,谁虚伪……真正的亲情友情
不在巧言令色,贵在心灵相通,正所谓“ , 。 ” (5)当有人哀叹老去、自叹自怨时,我们会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 。 ”来劝慰他。
(一)阅读材料一至三,完成问题。(15 分)
材料一:
两碗茶
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shē) ;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注释: [1]食罢:吃完饭。 [2]复:又。 [3]西南斜:黄昏。 [4]年赊:时间过得太慢。 [5]任生涯:一切与 我无关。
材料二:
“茶道 ”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源于中国,盛于中国南方以及日本。皇家有皇家的茶道, 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 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 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 念。
材料三:
茶道
不曾想,考试失利。
我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对着不知翻了多少遍的期中试卷发呆。我在学习上也未有偷懒,而这个 成绩却着实令我心痛。心中有一丝迷惘,一丝无所适从,一丝怅然若失。似晏殊笔下“ 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一杯清茶被端入了我的房间。“儿子,喝点茶,休息会儿。 ”“谢谢爸爸。 ”我看着父亲, 缓缓端起茶杯,几片茶叶在杯中打转。呷上一口,茶水好似没有特殊的滋味,但几乎那时,一股 茶的淡淡香气在口中蔓延开来,富于变化的香气美妙无比。一口咽下,却又感觉像最初入口一样, 淡淡。
顿时想到那多少个认真复习的夜晚。书一卷,灯一盏,清茶一杯,满室皆茶香与墨香。柔和 的灯光下,我持笔一支,一丝不苟地在书页上圈圈点点,一遍又一遍地认真背诵、记忆、理解, 我深深地体会着学习的酸甜苦辣,如体验那变化万千的茶味一样。
学习的乐趣,正是如此。
我在书页上一行行的优美文字间寻找学习的乐趣,在一个小小的茶杯中寻找心中久违的亲切 与宁静。忽然觉得再也没有任何奢求了。曾经,我学习只为了名次与分数,夸奖与赞美,却全然 忘记了学习的乐趣,像台冷冰冰的机器。
是茶,一杯普通的清茶使我再无疑虑,心中释然。
一路迤逦(yǐ lǐ) 而来,多少旖旎风景。回想起我爱学习爱读书,从仅仅为了获得知识的 快乐到如今争名争分,忽然哑然失笑。再回想起那多少个认真温习的夜晚,也觉得并没有什么值 得遗憾、值得叹息的地方了。
茶之味变化万千,却总归是朴素的。很多时候,我们奢求的太多,往往不会去注意沿途的美 丽景致,而到达了目的地时却会觉得怅然若失。
也许没有什么绝对的目的地,沿途即是目的地,行走即是到达。
茶是道,学习又何尝不是呢
1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2 分)
乐人惜 日促 惜: 促:
(2)《两碗茶》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2 分)
[A]表达了诗人只想追求闲适生活的心境。
[B]诗人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
[C]诗人把茶与人生作比较,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情怀。
13.阅读材料三,完成下面练习:
(l)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分)
迷惘——( ) 无所适从—— ( )
(2)作者品茶后说到“学习的乐趣,正是如此。 ”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学习的乐趣在这里指的 是什么?(2 分)
(3)“我深深地体会着学习的酸甜苦辣,如体验那变化万千的茶味一样。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2 分)
14.阅读完三篇材料后,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2 分) [A]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B]中国的茶道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还能通过品茶悟人生、增进友谊。 [C]材料一中所说的茶道就是一种学习态度。 15.联系以上三篇材料,结合“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这句话的意思,谈一谈在学习、生 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3 分)
(二)话说“谦让 ”(13 分)
①茶道体现着“ 大道至简 ”的中国智慧,“和而不同 ”的中国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 体现,而谦让亦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之必备,也是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指引 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的航标,成就人生大业。
②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 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也许有人认为孔融吃亏了,不过,这只有人 格低下的人才会这么想的。孔融的谦让,是一种孝敬之道、友爱之道,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美。
③ 。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有禅让制。尧为帝时,待民至亲至善,国 家治理得一片祥和、太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要有人 来继承他的帝位。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帝知道自己的儿子难以担此大任。于是,他 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有德行的舜,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不负众望,倾尽全力治理国家,人民更 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 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胸襟的宽广、崇高。
④ 。我曾到过一座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却毫不混乱。车道上有行人 时,车主会谦让,让行人先走。车与车相遇,车主也会互相谦让,你来我往,秩序井然。那里的 交通为什么可以如此流畅有序呢?答案就是谦让。
⑤谦让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在营造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有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美德就是“美德 ”,不仅不会被时代所弃,还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
16.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短文②-④自然段开头的横线上。 (3 分)
A.谦让是一种心系天下的情怀
B.谦让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自觉
2
C.谦让是一种尊老爱幼的品格
17.文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例举了以下
事例。古代的事例,小到 ,大到 ;当今的事例 。
(4 分)
18.文章中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多选)(3 分)
A.句中的“美德 ”双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B.美德仅仅指的是谦让。
C.美德就是“美德 ”,是告诉我们美德之美,传承千年。
D.句中“美德 ” 双引号的作用是强调。
19.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竞争 ” 还是“谦让 ”呢?请把自己的理由写下来。(3
分)
任务三:【习作与表达】书写心中真实思考 实践运用语言能力(30 分)
20.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成长的历程,一定有很多人或很多事给予了你满满的力
量。这些力量也许来自于老师一番鼓励的话语,也许来自于伙伴一个温暖的拥抱,也许来自于爸
爸一封真诚的书信……正是这些力量 ,让你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前行 。请以
“ , 给予我力量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详细;(3)能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4)书写工整,不少于 400 字。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