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卷
六年级 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任务一:宣传语言文字 展现文字魅力(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风筝(zheng) 清脆(cuì) 拨弄(lòng) 搜集(shōu)
B.依偎(wēi) 抛弃(pāo) 彻底(chè) 倾覆(qīng)
C.徘徊(huí) 恐怖(bù) 幼稚(zhì) 游丝(sī)
D.严峻(jùn) 甜腻(tián) 领域(yù) 炊烟(cuī)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基本功,平时要注意积累。
A.拨弄(nòng) 搜集(sōu) C.徘徊(huái) D.炊烟(ch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
A.重见天日 翻箱到柜 死得其所 恭恭敬敬
B.司空见怪 身临其境 见薇知著 密密麻麻
C.不可思议 嘎然而止 高歌曼舞 悠悠扬扬
D.瓢泼大雨 万不得已 阳光明媚 舒舒服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易错字形,做题时要注意观察。
A.翻箱倒柜 B.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C.戛然而止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
A.咽喉 吞咽 哽咽 狼吞虎咽 B.子弹 弹药 弹性 弹尽粮绝
C.罪恶 恶劣 恶意 深恶痛绝 D.心脏 肾脏 脏器 五脏六腑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平时要注意积累。
A.咽(yān)喉 吞咽(yàn) 哽咽(yè) 狼吞虎咽(yàn)
B.子弹(dàn) 弹(dàn)药 弹(tán)性 弹(dàn)尽粮绝
C.罪恶(è) 恶(è)劣 恶(è)意 深恶(wù)痛绝
D.心脏(zàng) 肾脏(zàng) 脏(zàng)器 五脏(zàng)六腑
4.填入下列词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万( )更新 五( )四海 心平气( ) 焉( )非福
A.象湖和之 B.像湖合知 C.象湖和知 D.像湖合之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辨析,做题时要注意观察。
万象更新 五湖四海 心平气和 焉知非福
5.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泣涕零如雨(没有) B.何当金络脑(脑袋)
C.孰为汝多知乎(谁) D.寂寞无行路(道路)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诗中重点词语的释义,平时要注意积累记忆。
A.泣涕零如雨(落下) B.何当金络脑(马笼头) D.寂寞无行路(踪迹)
6.下列每组带点字意思一样的是( B C )。(2分)
A.“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B.“处士笑而然之” “不以为然”
C.“走马观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
D.“盈盈一水间” “眉眼盈盈处”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平时要注意积累记忆。
A.“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认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处士笑而然之”(对) “不以为然”(对)
C.“走马观花”(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D.“盈盈一水间”(清澈的样子) “眉眼盈盈处”(仪态美好的样子)
7.在语境中根据拼音写出词语。(6分)
他lán xià( 拦下 )一辆出租车,坐了进去。把身体 nuó dào( 挪到 )车窗边,将头dǐ kào( 抵靠 )在窗框上,轻轻地róu cuō( 揉搓 )手心。然后拿出书本,tān kāi( 摊开 )放在膝上用心阅读,还不时在书上作pī zhù( 批注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书写时注意字迹要工整清秀。
任务二:宣传校园智慧 感受文化浸润(26分)
8.下列表述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4分)
(1)沈从文写的《腊八粥》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语言“京味儿”十足。( × )
(2)“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这是法国作家卢梭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评价。( √ )
(3)这些古诗按节日的先后顺序是:《寒食》《元日》《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 )(4)“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 )
【答案解析】
(1)《腊八粥》的语言平易简白,简练流畅,人物对话很有个性,极富生活气息。
(3)《寒食》涉及到的是寒食节,时间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元日》涉及到的是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迢迢牵牛星》涉及的是七夕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十五夜望月》涉及的是中秋节,时间是八月十五。按照节日顺序排序为:《元日》《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9.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6分)
小明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熟练地电脑的程度设计;他的老师不禁赞叹道:“你真了不起!”经过克苦努力,小明以全优的优异成绩收到了博士学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句修改及修改符号的使用,仔细找出错误还要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1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折叠自如。(2分)
改为反问句:难道太阳不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折叠自如吗?
(2)读例句,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仿写一句。(2分)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她大笑时,大张着的嘴巴,都可以装进一个大西瓜了。
(3)读例句。体会加点词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并仿照写一写“春天各种花盛开的情景。(2分)
例:五一长假,昆明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西山人头攒动,大观楼人山人海,民族村摩肩接踵,翠湖人潮汹涌。
春天到来,大观楼各种鲜花盛开;一入园就是一片姹紫嫣红,来到湖边绣球花花团锦簇,每座亭子
外围的花朵争芳斗艳,凑近一看朵朵娇艳欲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同义词语的使用,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同时能够准确运用,准确表达。
11.根据自己的积累在语境中填入合适的句子。(6+2+2=10分)
时光一去不复返,毕业在即我不禁想起朱自清说的:“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想起老师经常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激励我们成为栋梁之才,超越老师。六年来老师的谆谆教导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让我知道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教我们反哺之礼;“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教我们谨顺之礼。我也会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来劝诫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告别时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同学情谊,我还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背诵内容的积累和掌握,理解性填空除了要熟记句子内容和字形外,还要能够根据题目中的关键提示信息来确定要填写的句子。
任务三:宣传阅读快乐 体悟书香滋养(28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12-14题。(9分)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 如果 )有缺点,( 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都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2.按课文内容,把第二段补充完整。(3分)
13.片段①围绕“人死的不同意义”展开论述,采用了 引用名言 和 举例子 的论述方法来增强说服力。(3分)
14.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在“幸福校园 快乐学习”宣传活动中,你觉得怎么做才是为人民
服务?(3分)
①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问题。作为同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果有同学遇到学习上
的问题,我们可以主动提供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②组织志愿活动。参加志愿活动不仅可
以帮助他人,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如义务劳动、慰问老
人、帮助贫困学生等,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答案不唯一)
【答案解析】本题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再结合学生自身在校情况及具体实例来进行作答。
(二)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片段。回答15-18题。(10分)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 ),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②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③“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 ),自在悠闲。
④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 )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⑤“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⑥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 )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根据语境,文中( )里依次填的叠词为 飘飘悠悠 、 轻轻松松 、 一上一下(上上下下、来来回回) 、 扑棱棱 。(2分)
【答案解析】本题两个要求,一是需要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填写出符合语境的词语,二是注意词语需为叠词。
文段④中,顶天立地、层层叠叠 两个词写出了天游峰的陡高险;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样子;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畏难的情绪。 (3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词义理解,找到描写天游峰的句子,“顶天立地、层层叠叠”可以看出山峰陡峭高险;找到描写游人爬山的句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以看出游人爬山吃力;“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以看出游人畏难。
如果你也登上了天游峰顶,你会吟诵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积累,填写符合登高望远这一主题的诗句,课内学过“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课外还学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符合主题要求即可。
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你觉得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3分)
扫路人是一个勤劳节俭、认真负责、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人。
【答案解析】从“身穿一套褪色衣服”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扫路人的勤俭节约;从“不累……好山好水看一程。”“我实在离不开这里。”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扫路人对工作的认真与热爱,原文中的自信、豁达开朗等词可以直接用。
(三)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19-21题。(9分)
材料一:右图是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宣传海报
设计说明:该海报在设计中包含了“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绵延庚续”“礼敬安徽”四个层面,其中也突出了本次航天日的宣传主题。画面中既有“反弹琵琶”飞天形象,佐以汉代画像砖中的后羿和龙车、宋代星相图、祥云等图形,代表了古代中国对浩瀚宇宙的向往;又有航天员、东方红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空间站等中国航天典型元素符号。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进程,描绘出航天强国建设的航天梦。此外,用剪影表现的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表达了赓续中国航天血脉、不断推进航天事业的愿景;画面中穿插的徽派建筑和迎客松,也突显了举办地安徽的地方特色。
材料二: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把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该节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三:航天精神
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在 安徽 省举行,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1+2=3分)
【答案解析】该题要求我们认真阅读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第一空答案在材料一最后一句“也突显了举办地安徽的地方特色”中,第二空答案在图片中。
20.“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力弘扬了 航天传统精神 、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三大航天精神。(3分)
【答案解析】该题要求我们认真阅读材料,答案在材料三第一句中。
21.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C D )。(多选)(3分)
A.第一个“中国航天日”是2016年4月24日。
B.航天传统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
C.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上用剪影表现的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表达了赓续中国航天血脉、不断推进航天事业的愿景。
D.“中国航天日”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答案解析】材料二“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把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一句中,可知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偷换概念,应把“航天传统精神”改为“航天‘三大精神’”。C、D选项分别在材料一、二中。
任务四:掀起校园论坛 回忆成长足迹(28分)
在“幸福校园 快乐学习”宣传活动中,学校要举办“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的辩论活动。A小组想在辩论时能好好表现,便向老师请教,请你完成他们和老师的对话。(3分)
A组:老师!在辩论时,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既证明自己的观点,又反驳别人呢?
老师:① 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 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③ 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答案解析】该题属于口语交际,考查学生对教科书中关于“辩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的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记忆,或许是某个人,或许是某件事,也或许是某次活动。请你以“难忘的 ”为题,选择上述中的一项写一篇作文。注意用上我们学过的习作方法和写作技巧。(25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语句通顺,具体生动,标点正确,行款整洁。
(3)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此类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并填写在格子里,再进行写作。可以写事件,也可以写人物。写作时要中心明确,写人要有具体的事件来展现人物的特点,表现出“难忘”,写事情时注意详略得当,适当加入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写流水账。五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卷
六年级 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任务一:宣传语言文字 展现文字魅力(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zheng) 清脆(cuì) 拨弄(lòng) 搜集(shōu)
B.依偎(wēi) 抛弃(pāo) 彻底(chè) 倾覆(qīng)
C.徘徊(huí) 恐怖(bù) 幼稚(zhì) 游丝(sī)
D.严峻(jùn) 甜腻(tián) 领域(yù) 炊烟(c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重见天日 翻箱到柜 死得其所 恭恭敬敬
B.司空见怪 身临其境 见薇知著 密密麻麻
C.不可思议 嘎然而止 高歌曼舞 悠悠扬扬
D.瓢泼大雨 万不得已 阳光明媚 舒舒服服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咽喉 吞咽 哽咽 狼吞虎咽 B.子弹 弹药 弹性 弹尽粮绝
C.罪恶 恶劣 恶意 深恶痛绝 D.心脏 肾脏 脏器 五脏六腑
4.填入下列词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万( )更新 五( )四海 心平气( ) 焉( )非福
A.象湖和之 B.像湖合知 C.象湖和知 D.像湖合之
5.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泣涕零如雨(没有) B.何当金络脑(脑袋)
C.孰为汝多知乎(谁) D.寂寞无行路(道路)
6.下列每组带点字意思一样的是( )。(2分)
A.“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B.“处士笑而然之” “不以为然”
C.“走马观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
D.“盈盈一水间” “眉眼盈盈处”
7.在语境中根据拼音写出词语。(6分)
他lán xià( )一辆出租车,坐了进去。把身体 nuó dào( )车窗边,将头dǐ kào( )在窗框上,轻轻地róu cuō( )手心。然后拿出书本,tān kāi( )放在膝上用心阅读,还不时在书上作pī zhù( )。
任务二:宣传校园智慧 感受文化浸润(26分)
8.下列表述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4分)
(1)沈从文写的《腊八粥》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语言“京味儿”十足。( )
(2)“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这是法国作家卢梭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评价。( )
(3)这些古诗按节日的先后顺序是:《寒食》《元日》《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4)“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
9.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6分)
小明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熟练地电脑的程度设计;他的老师不禁赞叹道:“你真了不起!”经过克苦努力,小明以全优的优异成绩收到了博士学位。
1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折叠自如。(2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例句,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仿写一句。(2分)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例句,体会加点词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并仿照写一写“春天各种花盛开的情景”。(2分)
例:五一长假,昆明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西山人头攒动,大观楼人山人海,民族村摩肩接踵,翠湖人潮汹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自己的积累在语境中填入合适的句子。(6+2+2=10分)
时光一去不复返,毕业在即我不禁想起朱自清说的:“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
一去不复返呢?”想起老师经常用 “青,取之于蓝, ”来激励我们成为栋梁之才,超越老师。六年来老师的谆谆教导真是“随风潜入夜, ”啊!让我知道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是教我们反哺之礼;“良药苦口利于病, ”是教我们谨顺之礼。我也会用“少壮不努力, ” 来劝诫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告别时我会用“ ”来表达同学情谊,我还会用“ ”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
任务三:宣传阅读快乐 体悟书香滋养(28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12-14题。(9分)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2.按课文内容,把第二段补充完整。(3分)
13.片段①围绕“ ”展开论述,采用了 和 的论述方法来增强
说服力。(3分)
14.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在 “幸福校园 快乐学习” 宣传活动中,你觉得怎么做才是为人民服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片段,回答15-18题。(10分)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 ),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②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③“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 ),自在悠闲。
④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 )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⑤“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⑥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 )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5.根据语境,文中( )里依次填的叠词为 、 、 、 。(2分)
16.文段④中, 、 两个词写出了天游峰的陡高险; 、 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样子; 、 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畏难的情绪。(3分)
17.如果你也登上了天游峰顶,你会吟诵诗句“ , 。”
(2分)
18.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你觉得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19-21题。(9分)
材料一:右图是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宣传海报
设计说明:该海报在设计中包含了“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绵延庚续”“礼敬安徽”四个层面,其中也突出了本次航天日的宣传主题。画面中既有“反弹琵琶”飞天形象,佐以汉代画像砖中的后羿和龙车、宋代星相图、祥云等图形,代表了古代中国对浩瀚宇宙的向往;又有航天员、东方红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空间站等中国航天典型元素符号。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进程,描绘出航天强国建设的航天梦。此外,用剪影表现的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表达了赓续中国航天血脉、不断推进航天事业的愿景;画面中穿插的徽派建筑和迎客松,也突显了举办地安徽的地方特色。
材料二: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把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该节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三:航天精神
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19.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在 省举行,主题是: (1+2=3分)
20.“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力弘扬了 、
、 三大航天精神。(3分)
21.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3分)
A.第一个“中国航天日”是2016年4月24日。
B.航天传统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
C.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上用剪影表现的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表达了赓续中国航天血脉、不断推进航天事业的愿景。
D.“中国航天日”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任务四:掀起校园论坛 回忆成长足迹(28分)
在“幸福校园 快乐学习”宣传活动中,学校要举办“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的辩论活动。A小组想在辩论时能好好表现,便向老师请教,请你完成他们和老师的对话。(3分)
A组:老师!在辩论时,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既证明自己的观点,又反驳别人呢?
老师:①
②
③
六年的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记忆,或许是某个人,或许是某件事,也或许是某次活动。请你以“难忘的 ”为题,选择上述中的一项写一篇作文。注意用上我们学过的习作方法和写作技巧。(25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语句通顺,具体生动,标点正确,行款整洁。
(3)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