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2023~2024学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
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
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里忘不掉的纯真。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搭上思绪的列车,完成以下活动,向六年小学生涯告别。
积累·运用(40分)
活动一:回忆往事
列车启动,回忆如脱缰的野马,奔涌而来。难忘啊,我的小学生活……
1.请你为朝夕相处的校园完整画像。
难忘啊,校园的一草一木:走廊上,那满墙的 曾经迎来多少来自
的友人的驻足观赏;图书馆内,有我们热爱的 ,那
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操场两旁,高大的树木在 的吹拂下,轻轻晃动,树上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
(1)请借助拼音将空格补充完整。(10分)
【答案解析】本题书写时注意字要正确、工整、清秀。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晃动( A ) A.huàng B. huàn 清脆( A ) A.cuì B.chuì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基本功,主要考察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3)在教室的墙面上,“面对困难,不哭qì,不放qì,要有志qì,要以乐观勇敢为武qì,这样才能成长”这句格言一直鼓励着我。选出格言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顺序正确的一项。( C )(2分)
A.气 泣 弃 器 B.泣 弃 器 气
C.泣 弃 气 器 D.气 弃 泣 器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平时要注意积累。
2.难忘生字。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4分)
(1)( C ) A.眨眼 B. 肿胀 C.抵炕 D.剥削
(2)( D ) A.万象更新 B. 焉知非福 C.见微知著 D.司空见贯
【答案解析】C.抵抗 D.司空见惯 本题考查易错字形,平时要注意积累。
3.请你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D )(2分)
A.出口成章 终日不成章 B.与人为善 通国之善弈者也
C.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D.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答案解析】A.出口成章的“章”意思为:文章;终日不成章的“章”意思为:花纹。B.与人为善的“善”意思为:好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善”意思为:擅长。C.“俱”意思都为一起;D.“汤”意思都为热水。(参考答案为D,但C选项加点词语意思也相同,此题解析仅代表家家乐老师观点。)本题考查字义辨析,平时要注意记忆。
4.回忆学过的诗句,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我国传统节日的一项。( A )(2分)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包含传统节日的诗句,A为托物言志,其中并未包含传统节日,B包含了中秋节,C包含了七夕节,D包含了重阳节。平时要注意积累常见包含传统节日的诗句。
5.回忆读过的名著,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2分)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B.读经典名著时,我们可以在页面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C.《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部分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顺序写的。
D.《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D.《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
6.难忘同学。请你关注下列句子的加点部分,选出感谢同学的话中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C )(2分)
A.谢谢你,小明,在我抱怨自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可是又不肯下苦功夫的时候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来劝告我。
B.谢谢你,小刚,是你告诉我辩论时既要注意听,也要学会说。“听”出对方的矛盾和漏洞,“说”要抓住漏洞反驳,我们小组这才赢了辩论赛。
C.谢谢你,小红,你知道我喜欢书法,就买了一本王羲之的《三门记》送给我。
D.谢谢你,小芳,去年过年你送我一袋年糕,祝福我“万事如意,年年高”。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及文学常识。C.《三门记》作者为赵孟頫。
7.难忘老师。请你根据情境,运用学过的词句,还原老师曾经的谆谆教导。(5分)
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徘徊 外,又剩些什么呢?”所以,您教导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您以“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鼓励我们要像竹子一样,任凭风雨,依然坚韧顽强。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犹如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想起杜甫的名句“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令我们终身受益!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古诗词的积累和掌握,理解性填空除了要熟记诗句内容和字形外,还要能够根据题目中的关键提示信息来确定要填写的诗句是哪句。
活动二:感恩母校
8.回忆美好,感恩无限。你会给学校的学弟学妹留下什么礼物呢?请你从以下两个礼物中任选一个并将礼物名片填写完整。(3分)
礼物1:留下一个榜样 礼物2:留下一本好书
榜样名片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
他(她)是课文中的鲁滨逊(谁) 为这本书点赞,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像鲁滨
因为他(她)心态乐观,勇于拼搏,坚 逊一样有着乐观,勇于拼搏,坚持不懈、
持不懈,不畏艰险。 不畏艰险的品质,才能克服困难。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人物的理解以及对好书的了解。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了解课本人物、了解一些好书及好书的相关内容。
9.毕业相册需要选印一幅书法作品,寄托母校对同学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选出下列选项不合适的一项。( B )(2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包含寄托母校对同学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的书法作品。A.“天道酬勤”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多比喻做事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逐步积累。D.“学无止境”意思是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根据题干可知不属于母校对同学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应该选B。
10.书法作品中的“酬”是形声字,本义为主人向客人敬酒作答。请选择“天道酬勤”中“酬”的正确含义。( D )(2分)
A. 向客人敬酒 B.用财物报答 C.交际往来 D.实现愿望
【答案解析】“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勤奋付出给予相应的酬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够有所收获,而收获不一定指财物,根据语境,D更为恰当。(此题解析仅代表家家乐老师观点。)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35分)
活动三:殷殷期盼
列车隆隆,思绪滚滚。家长、同学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殷殷期盼化成行囊里的三篇文章。你能读懂寄托在每一篇文章里的心愿和期盼吗
【这是爸爸妈妈送给你的文章】(11分)
人生小幼①,精神专利②,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③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④,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小幼:幼小的时候。②专利:专注而敏锐。③固:所以。④理:温习。
【古文翻译】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这就该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不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
选出对“人生小幼,精神专利”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C )(2分)
A.人一出生,就有敏锐的精神专注力。
B.人一出生,专注力就很专一而敏锐。
C.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而敏锐。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要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根据“小幼”二字可确定选项。
作者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有什么不同 (用指定符号在文中勾画作答)(4分)
(1)七岁时:(用“ ”勾画)
(2)二十岁以后:(用“ ”勾画)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理解,找到关键词“吾七岁时”“二十之外”,注意要勾画完整,才能表现清楚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的不同之处。
选出下列诗句表达的意思和短文所讲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C )(2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答案解析】A B两个选项传达的意思都是:如果少年时期不知道努力好好学习,老来就会后悔不已,和短文一致,它们传递的都是抓住时间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我读懂了爸爸妈妈寄托在这篇小古文的期望是:(3分)
参考答案:通过这篇小短文,爸爸妈妈希望我能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希望我能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和学习机会,抓住青少年时期好好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作答时需要把文言文传递的道理写清楚。
【这是初中学长送给你的文章】(13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会呈现出白色。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坐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殊——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但她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别人家笑话了去”。因她无法适应,关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5.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蜚声中外:本义指名扬中外,享誉全球。文中指叶嘉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有了创作源泉,长大后作为学者名扬中外。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词语解释需要结合词语的本义+文中义。这个词语可以用拆字组词法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本义,再解释文中义“谁+为什么/怎么样(带入本义解释)”。
16.我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第②自然段的( A )和( B )是略写,第③自然段的( C )和第④自然段的( D )详写,这四个事例中,只有( D )是反面的例子。(填字母)(5分)
A.仙人掌 B.蝴蝶 C.叶嘉莹 D.林黛玉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事例的详略得当手法的使用。详写是指具体的叙述和描写,略写是概括式的叙述。文中仙人掌和蝴蝶的例子都在第②段,一句话概括,是略写;文中叶嘉莹和林黛玉的例子分别在③④自然段,完整而具体地叙述,是详写。还考查到议论文正反面例子结合。正面事例是指通过举例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反面则是找个跟论点相反的例子,进而从反面印证论点的正确。林黛玉的例子就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
17.选出能表达短文观点的内容( ABCD )(多选题)。(4分)
A.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B.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C.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D.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观点的判断和理解,短文观点是“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其中A选项在第①自然段,告诉我们人也是一样,要学会适应环境,和短文观点契合;B选项在第②自然段,告诉我们学会适应环境的好处,所以要学会适应环境;C选项在第④自然段开头,告诉我们适应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后面说到这一过程中要勇敢面对每一种环境,也和观点契合;D选项在第④自然段结尾,非常直接地表达了短文观点。
18.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选出下列不恰当的一项( B )。(2分)
A.鲁迅意识到,当时的环境下,医学并不能救中国,于是弃医从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弈秋的学生下棋时看见天上有天鹅,就想着要把它射下来。
C.骆驼为了适应沙漠,背长有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在沙漠里可以多日不吃不喝。
D.起初长颈鹿的脖子并不是很长,为了在热带草原上能吃到高处的叶子,它的脖子逐渐变长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拓展的能力。做这种题要明确选文观点“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其中A选项是鲁迅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改变自己的事例;C选项是骆驼为了适应沙漠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D选项是长颈鹿为了适应热带草原的环境,脖子进化的例子;B选项和观点无关。
【这是小学老师送给你的文章】(11分)
材料一:
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选自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
材料二:
XX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阅读 内容 卡通漫画 112 56% 阅读 习惯 每天读 15 7.5%
杂志 32 16% 经常读 70 35%
武侠小说 30 15% 有时读 93 46.5%
文学名著 26 13% 不读 22 11%
(摘自网络)
材料三:
(摘自报纸)
19.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林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小林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书籍 、 网络 、 报纸 。(3分)
【答案解析】根据每一则材料最后的材料来源可总结出小林搜集信息的渠道。
阅读材料一,选出不属于习爷爷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的一项。( D )(2分)
A.勤学书本知识 B.多学课外知识
C.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 D.勤做读书笔记
【答案解析】该题需注意审题,要选择“不属于”的一项,仔细阅读材料一可发现未提到勤做读书笔记一项,故选D。
21.根据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3分)
(1)××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卡通漫画。 ( √ )
(2)××小学大多数六年级学生都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 X )
(3)××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杂志的比读武侠小说的少。 ( X )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图表类型,该类型题目遵循以下原则认真分析图表数据:①审标题,明对象 ②看表头,知内容 ③看横纵,明变化 ④作归纳,得结论。
22.读了以上三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请你谈谈对“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读的书越多,积累的知识越多,就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余时间我十分喜欢阅读,书里有着大千世界,从书中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读书让我打开思维,使我明白,积累的书籍越厚,人生的路才能走的更高。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句子理解。句子理解第一步需抓住关键词,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接着要说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题目中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所以在作答时需要结合生活中自己的具体例子。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25分)
活动四:成长纪念
23.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请结合以下情况发表感言。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问你,即将迈进初中大门,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请结合实际写一写。(3分)
参考答案:小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小学,我将要和你说再见了。我已经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快乐。升入初中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这样才会有更美好的人生回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即兴发言。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在发言之前,要先打腹稿,想清楚主题是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本题说的是对小学生活的感悟和对初中生活的畅想,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契合主题,身份、字数达标即可。
24.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某次或某些经历,以及从中感悟到的道理。(22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此类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注意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填写在格子里,再进行写作,可以填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珍惜友谊、保护环境等成长感悟类,然后选择成长过程中的某次或某些经历来写,以及在这件事中感悟到的道理。西山区2023~2024学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
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
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里忘不掉的纯真。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搭上思绪的列车,完成以下活动,向六年小学生涯告别。
积累·运用(40分)
活动一:回忆往事
列车启动,回忆如脱缰的野马,奔涌而来。难忘啊,我的小学生活……
1.请你为朝夕相处的校园完整画像。
难忘啊,校园的一草一木:走廊上,那满墙的 曾经迎来多少来自
的友人的驻足观赏;图书馆内,有我们热爱的 ,那
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操场两旁,高大的树木在 的吹拂下,轻轻晃动,树上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
(1)请借助拼音将空格补充完整。(10分)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晃动( ) A.huàng B. huàn 清脆( ) A.cuì B.chuì
(3)在教室的墙面上,“面对困难,不哭qì,不放qì,要有志qì,要以乐观勇敢为武qì,这样才能成长”这句格言一直鼓励着我。选出格言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顺序正确的一项。( )(2分)
A.气 泣 弃 器 B.泣 弃 器 气
C.泣 弃 气 器 D.气 弃 泣 器
2.难忘生字。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4分)
(1)( ) A.眨眼 B. 肿胀 C.抵炕 D.剥削
(2)( ) A.万象更新 B. 焉知非福 C.见微知著 D.司空见贯
3.请你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出口成章 终日不成章 B.与人为善 通国之善弈者也
C.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D.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4.回忆学过的诗句,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我国传统节日的一项。( )(2分)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回忆读过的名著,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B.读经典名著时,我们可以在页面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C.《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部分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顺序写的。
D.《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6.难忘同学。请你关注下列句子的加点部分,选出感谢同学的话中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谢谢你,小明,在我抱怨自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可是又不肯下苦功夫的时候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来劝告我。
B.谢谢你,小刚,是你告诉我辩论时既要注意听,也要学会说。“听”出对方的矛盾和漏洞,“说”要抓住漏洞反驳,我们小组这才赢了辩论赛。
C.谢谢你,小红,你知道我喜欢书法,就买了一本王羲之的《三门记》送给我。
D.谢谢你,小芳,去年过年你送我一袋年糕,祝福我“万事如意,年年高”。
7.难忘老师。请你根据情境,运用学过的词句,还原老师曾经的谆谆教导。(5分)
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所以,您教导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您以“
, ”鼓励我们要像竹子一样,任凭风雨,依然坚韧顽强。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犹如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想起杜甫的名句“ , ”,令我们终身受益!
活动二:感恩母校
8.回忆美好,感恩无限。你会给学校的学弟学妹留下什么礼物呢?请你从以下两个礼物中任选一个并将礼物名片填写完整。(3分)
礼物1:留下一个榜样 礼物2:留下一本好书
榜样名片 书名:《 》
他(她)是课文中的 (谁) 为这本书点赞,因为它
因为他(她)
9.毕业相册需要选印一幅书法作品,寄托母校对同学们深深的祝福和希望,选出下列选项不合适的一项。( )(2分)
10.书法作品中的“酬”是形声字,本义为主人向客人敬酒作答。请选择“天道酬勤”中“酬”的正确含义。( )(2分)
A.向客人敬酒 B.用财物报答 C.交际往来 D.实现愿望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35分)
活动三:殷殷期盼
列车隆隆,思绪滚滚。家长、同学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殷殷期盼化成行囊里的三篇文章。你能读懂寄托在每一篇文章里的心愿和期盼吗
【这是爸爸妈妈送给你的文章】(11分)
人生小幼①,精神专利②,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③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④,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小幼:幼小的时候。②专利:专注而敏锐。③固:所以。④理:温习。
选出对“人生小幼,精神专利”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人一出生,就有敏锐的精神专注力。
B.人一出生,专注力就很专一而敏锐。
C.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而敏锐。
作者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有什么不同 (用指定符号在文中勾画作答)(4分)
(1)七岁时:(用“ ”勾画)
(2)二十岁以后:(用“ ”勾画)
选出下列诗句表达的意思和短文所讲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读懂了爸爸妈妈寄托在这篇小古文的期望是:(3分)
【这是初中学长送给你的文章】(13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会呈现出白色。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坐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殊——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但她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别人家笑话了去”。因她无法适应,关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5.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蜚声中外:
16.我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第②自然段的( )和( )是略写,第③自然段的( )和第④自然段的( )详写,这四个事例中,只有( )是反面的例子。(填字母)(5分)
A.仙人掌 B.蝴蝶 C.叶嘉莹 D.林黛玉
17.选出能表达短文观点的内容( )(多选题)。(4分)
A.人,也要和露珠一样,学会适应。
B.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C.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D.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8.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选出下列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鲁迅意识到,当时的环境下,医学并不能救中国,于是弃医从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弈秋的学生下棋时看见天上有天鹅,就想着要把它射下来。
C.骆驼为了适应沙漠,背长有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在沙漠里可以多日不吃不喝。
D.起初长颈鹿的脖子并不是很长,为了在热带草原上能吃到高处的叶子,它的脖子逐渐变长了。
【这是小学老师送给你的文章】(11分)
材料一:
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选自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
材料二:
XX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阅读 内容 卡通漫画 112 56% 阅读 习惯 每天读 15 7.5%
杂志 32 16% 经常读 70 35%
武侠小说 30 15% 有时读 93 46.5%
文学名著 26 13% 不读 22 11%
(摘自网络)
材料三:
(摘自报纸)
19.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林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小林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 、 。(3分)
阅读材料一,选出不属于习爷爷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的一项。( )(2分)
勤学书本知识 B.多学课外知识
C.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 D.勤做读书笔记
21.根据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3分)
(1)××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卡通漫画。 ( )
(2)××小学大多数六年级学生都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 )
(3)××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杂志的比读武侠小说的少。 ( )
22.读了以上三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请你谈谈对“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句话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25分)
活动四:成长纪念
23.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请结合以下情况发表感言。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问你,即将迈进初中大门,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请结合实际写一写。(3分)
24.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某次或某些经历,以及从中感悟到的道理。(22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