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漂白粉能在空气中长期存放
C.工艺师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2.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可能成为未来的能源新秀 Ⅰ对,Ⅱ对;有
B Cu能与浓HNO3反应 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 Ⅰ对,Ⅱ对;有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Ⅱ对;无
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铵根 铵盐与强碱加热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氨气 Ⅰ对,Ⅱ对;有
A.A B.B C.C D.D
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不考虑水蒸气)的是
A.木炭和浓硫酸共热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C.Na与稀硫酸反应 D.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后排出的气体
4.若将铝粉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能放出氢气且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5.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且硅酸不溶于水
D.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防火材料
6.工业上常用NOx+NH3N2+H2O,使NOx转化为无毒的N2,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0 L,可与3.5 L相同状况的NH3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N2,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 B.2∶1
C.3∶1 D.1∶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明矾净水原理是吸附,不涉及化学变化
C.SO2与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原理相同
D.坩埚主要用于给固体加热,可用坩埚将烧碱加热融化
8.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用玻璃瓶盛装盐酸,所以也可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B.锌在常温下以固态的形式存在,所以金属在常温下均以固态的形式存在
C.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所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也可置换出钠
9.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稀
C. D.
10.下列物质能将品红氧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⑤臭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1molN2与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12.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B.补铁剂(有效成分为Fe2+)与维生素C共服效果更佳
C.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
D.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HCl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lO强
B.SO2、H2S为强还原性化合物,都不可用浓硫酸干燥
C.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D.蔗糖遇浓H2SO4后变黑,膨胀,最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浓H2SO4具有酸性、氧化性和脱水性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1810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加热石英砂、木炭和铁时,得到一种“金属”,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
(2)玻璃是常用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材料有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Ⅱ.我国空气质量预报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4)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沙尘暴 c.光化学烟雾 d.白色污染
(5)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就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①纯碱溶液吸收法。写出用纯碱溶液处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氨催化转化法。写出用将NO还原为无害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5.I.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氮元素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一氯胺(NH2Cl)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HClO,是重要的水消毒剂,写出NH2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含氮材料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产生的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却对空气产生了巨大污染。
(1)N2O的处理。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NO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燃煤烟气脱硫实验:
(1)写出通入和空气发生反应生成石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将脱硫后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可粗略判断燃煤烟气脱硫效率高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石灰石浆液的脱硫效率受pH和温度的影响。燃煤烟气流速一定时,脱硫效率与石灰石浆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在pH为5.6时脱硫效果最佳,石灰石浆液时,脱硫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煤烟气通入石灰石浆液时的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I.用下图装置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对装置③的试管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SO2可用于杀菌、消毒。葡萄酒里含有微量SO2,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其中抗氧化作用是利用了SO2的___________性。氯水和SO2都有漂白性,有人为增强漂白效果,将Cl2和SO2混合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几乎没有漂白效果,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
Ⅱ.完成下列问题
(5)实验室需配制溶液230mL,现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晶体___________g,配制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和___________。
(6)配置过程中所用蒸馏水需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煮沸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7)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所选用的溶质已经失去部分结晶水
B.转移溶液时玻璃棒靠在刻度线上方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摇匀后溶液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使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8)放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变质。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8.某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E”或“F”)。
四、计算题
19.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L。
(2)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3)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结果不需化简)
(4)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20.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1)工业上也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Ⅰ)
2NO2+Na2CO3═NaNO2+NaNO3+CO2(Ⅱ)
当NOx被Na2CO3溶液完全吸收时,x的值不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1.9 B.1.8 C.1.6 D.1.3
(2)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x,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NOx中的x值为___________。
21.将20mL充满NO2和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10mL的无色气体:
(1)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各多少毫升___、___?
(2)若要将原混合气体完全吸收,需要多少毫升的氧气(同温同压下)___?
22.某常见非金属黑色固体单质A,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生成物中水省略):
已知:X、Y的浓溶液均是无色液体,但Y的浓溶液久置会变成黄色;B、C是无色气体,D是红棕色气体,且C、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X、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D________。
(2)区别C和D两种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________、C是________(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B 6.A 7.C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1)硅、碳、铁
(2)纯碱、石英砂、石灰石
(3)
(4)ac
(5)
(6)
15. NH2Cl+H2O = HClO+NH3↑ 2NH3+2O2N2O+3H2O NaNO3 NO 3HClO+2NO+H2O=3Cl-+2NO+5H+ 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16.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的快慢 石灰石的溶解度减小,与的反应变慢 温度升高,的溶解度减小
17.(1) 分液漏斗 防倒吸
(2) 石蕊溶液变红 溶液恢复红色
(3) 2∶1
(4) 还原
(5) 31.5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6)除去水中溶解氧,防止其氧化
(7)AC
(8)取少许待检验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滴加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溶液已变质
18. Ca(OH)2+2NH4Cl CaCl2+2NH3↑+ 2H2O 碱石灰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产生大量白烟 E
19. 5.376 5.824 1.52 57.8
20. D 1.875
21. 15 5 7.5mL
22. H2SO4 NO2 看气体颜色,无色气体为C(SO2),红棕色气体为D(NO2) C+4HNO3(浓)CO2↑+4NO2↑+2H2O
23. Fe H2 2Fe+3Cl22FeCl3 2FeCl2+Cl2===2FeCl3 4HCl(浓) + MnO2MnCl2+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