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1-3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1-3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3 20:49:55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3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一、夯基训练
1.用你的方言读下面这几组字,看看同一组字或同一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然后选出普通话里声母相同的一组(  )
①父亲 胡琴 ②脑袋 老戴 ③黄 王 ④街道 该到 ⑤鞋子 孩子 ⑥胡 吴 ⑦姿势 知识 ⑧轻松
青松 ⑨袜 骂 ⑩日头 一头
解析:①fù hú ②nǎo lǎo ③huánɡ wánɡ ④jiē
ɡāi ⑤xié hái ⑥hú wú ⑦zī zhī ⑧qīnɡ qīnɡ
⑨wà mà ⑩rì yì
答案:⑧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鱼鳍(qí)     豆萁(jī)
祈祷(qí) 海市蜃楼(shèn)
B.酽茶(yàn) 嫉妒(jí)
筵席(yán) 钟灵毓秀(yù)
C.气馁(něi) 烙印(lào)
莅临(lì) 风声鹤唳(nì)
D.露怯(lù) 宁愿(nínɡ)
铜臭(xiù) 呱呱而泣(ɡū)
解析:A项,“萁”应读“qí”;C项,“唳”应读“lì”;D项,“露”应读“lòu”,“宁”应读“nìnɡ”。
答案:B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 jiǎ  暑假 假嗓子 假仁假义 假模假式
B.供 ɡònɡ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C.角 jiǎo 角膜 唱主角 勾心斗角 凤毛麟角
D.冠 ɡuā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如云
解析:A项,“暑假”的“假”读“jià”,其余都读“jiǎ”;B项,“口供”“供认不讳”的“供”读“ɡònɡ”,其余都读“ɡōnɡ”;C项,“唱主角”的“角”读“jué”,其余都读“jiǎo”;D项,都读“ɡuān”。
答案:D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残骸  核查  咳嗽  弹劾  言简意赅
B.侠士  脸颊  海峡  狭窄  汗流浃背
C.侥幸  骁勇  富饶  尧舜  百折不挠
D.精彩  菁华  清晰  靓妆  晴天霹雳
解析:A项,hái,hé,ké,hé,gāi;B项,xiá,jiá,xiá,xiá,jiā;C项,jiǎo,xiāo,ráo,yáo,náo;D项,jīng,jīng,qīng,jìng,qíng。
答案:C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量刑  量杯  量入为出  质量并重
B.澄沙  澄碧  江澄如练  澄清事实
C.馈赠  匮乏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D.空间  间距  间不容发  亲密无间
解析:C项,都读“kuì”。A项,“量杯”中的“量”读“liánɡ”,其余读 “liànɡ”;B项,“澄沙”中的“澄”读“dènɡ”,其余读“chénɡ”;D项,“亲密无间”中的“间”读“jiàn”,其余读“jiān”。
答案:C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估计  沽酒  训诂  姑息养奸  呱呱坠地
B.嘹亮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  歼灭  扦插  迁延时日  阡陌交通
D.负笈  即日  慰藉  汲取经验  佶屈聱牙
解析:A项,“训诂”的“诂”读“gǔ”,其余都读“gū”;B项,均读“liáo”;C项,“歼灭”的“歼”读“jiān”,其余都读“qiān”;D项,“慰藉”的“藉”读“jiè”,其余都读“jí”。
答案:B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煞尾/煞白  剽窃/漂白  褴褛/缕析
B.薄膜/账簿  喘息/揣度  靓妆/菁华
C.反省/省悟  田畴/踌躇  憔悴/精粹
D.朝觐/朝晖  径直/痉挛  遏止/扼要
解析:A项,shā/shà,piāo/piǎo,lǚ;B项,bó/bù,chuǎn/chuǎi,jìng/jīng;C项,xǐng,chóu,cuì;D项,cháo/zhāo,jìng,è。
答案:C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绮丽  倚仗  崎岖不平  骑虎难下
B.阡陌  翩跹  见异思迁  纤尘不染
C.尺牍  亵渎  买椟还珠  穷兵黩武
D.重创  疮痍  怆然泪下  沧海桑田
解析:A项,qǐ,yǐ,qí,qí;B项,qiān,xiān,qiān,xiān;C项,均读“dú”;D项,chuāng,chuāng,chuàng,cāng。
答案:C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防(dī)     诤友(zhèng)
差可告慰(chā) 令人咋舌(zá)
B.崭新(zǎn) 肄业(yì)
浑身解数(xiè) 虚与委蛇(yí)
C.颀长(qí) 锃亮(zèng)
水声淙淙(zōng) 瘦削不堪(xuē)
D.下载(zài) 着落(zhuó)
风姿绰约(chuò) 嗲声嗲气(diǎ)
解析:A项,“咋”应读“zé”;B项,“崭”应读“zhǎn”;C项,“淙”应读“cóng”。
答案:D
10.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
A.谙练(ān) 悲怆(chuànɡ)
巨擘(bò) 幡然悔悟(fān)
B.证券(quàn) 罹难(lí)
抵毁(dǐ) 提纲絜领(qiè)
C.踅摸(xué) 纰缪(pī)
昡晕(xuàn) 分道扬镳(biāo)
D.翩跹(qiān) 庾毙(yǔ)
隽永(juàn) 循私舞弊(xùn)
解析:A项,字音、字形都对;B项,“抵”应为“诋”,“絜”应为“挈”;C项,“昡”应为“眩”;D项,“跹”应读“xiān”,“庾”应为“瘐”,“循”应为“徇”。
答案:B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朱熹、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的。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1.下列有关“儒教”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时代的儒教特别重视社会和谐,有利于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教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秦汉以后的儒教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文化多样性”的道路。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教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
解析: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的儒教“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无中生有。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诸子百家”式的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C.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语言多样性”的大大削弱是“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解析:C项说法绝对,从原文最后两句可知作者对此持辩证的观点。
答案:C
1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它所信奉的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B.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状态,直到近代才有显著改变。
C.中国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D.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保持和建设“文化多样性”,将对建立“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解析:文中说的是“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