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2-2 耳听为虚——同音 字和同音词(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2-2 耳听为虚——同音 字和同音词(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3 20:50:42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5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旖旎 绮丽 犄角 蜿蜒崎岖 不偏不倚
B.玷污 粘贴 铁砧 拈轻怕重 沾沾自喜
C.渴望 暮霭 褐色 怒不可遏 残碑断碣
D.脐带 侪辈 调剂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解析:A项,yǐ,qǐ,jī,qí,yǐ;B项,diàn,zhān,zhēn,niān,zhān;C项,kě,ǎi,hè,è,jié;D项,qí,chái,jì,jǐ,jì。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拱顶 供给  烘干 一哄而散
B.剽窃 漂白剂 保镖 虚无缥缈 
C.复辟 偏僻  辟谣 劈头盖脑
D.戡乱 湛蓝  勘验 字斟句酌
解析:A项,gǒng,gōng,hōng,hòng;B项,piāo,piǎo,biāo,piāo;C项,bì,pì,pì,pī;D项,kān,zhàn,kān,zhēn。
答案:A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诡谲 倔强 崛起 一蹶不振 攫为己有
B.贿赂 绿林 露面 戮力同心 烧杀掳掠
C.妊娠 绅士 辰时 扪参历井 莘莘学子
D.箴言 狰狞 甄别 文思缜密 百福并臻
解析:A项均读“jué”;B项,lù,lù,lòu,lù,lǔ;C项,shēn,shēn,chén,shēn,shēn;D项,zhēn,zhēnɡ,zhēn,zhěn,zhēn。
答案:A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辐射 户口簿 举国观注 睡眼惺忪
B.厮打 副食品 融汇贯通 关怀倍至
C.健全 元宵节 面色凝重 无上光荣
D.部署 荧光屏 冉冉升起 合盘托出
解析:A项,“观”应为“关”;B项,“汇”应为“会”,“倍”应为“备”;D项,“合”应为“和”。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延着河谷蜿蜒穿行的老版不同,新版金温铁路采用截弯取直的方式,桥梁和隧道成为穿越高峡深谷的主要手段,桥梁总长达49.8公里以上,隧道总长超过108公里。
B.《让子弹飞》是根据四川作家马识途《夜谭十记》改编的贺岁大片。很多看完电影的影迷们都表示,这是一部不愿意起身如厕的“憋尿电影”,是一部溶合了江湖热血和黑色幽默,突破中国传统大片风格的西部传奇大作。
C.创造的人生也同样是最美的。只有波涛汹涌的浪花,才能显示大海磅礴的气势;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只有敢于跋涉,才能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真正体会创造的欢心快乐。
D.道德修养的过程,既是一个推广仁爱及于他人直至人类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升华的过程。好德,求仁,动心忍性,不忧不惧,充实而有光辉……既经受了忧患的磨难,又享受了快乐的人生,最后达到与宇宙合一的精神境界。
解析:A项,“延着”应为“沿着”;B项,“溶合”应为“融合”;C项,“欢心快乐”应为“欢欣快乐”。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每一块雨花石都画得十分精彩,七大八小的雨花石,块块都有不同的颜色、纹路、机理,仿佛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
B.中青年平均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高一倍多,即便考虑肥胖与糖尿病等因素,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仍有重要联系。
C.当层层迭迭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庄严而慈蔼地望着你,使你止不住地怦怦心跳。
D.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国内多数拍卖公司对拍卖的规模和拍品的质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轨避急剧萎缩的成交量带来的风险。
解析:A项,“机理”应为“肌理”;C项,“层层迭迭”应为“层层叠叠”;D项,“轨避”应为“规避”。
答案:B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    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障”。?
(2)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    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3)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    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  核计  迟缓
B.废止  合计  迟缓
C.废置  合计  弛缓
D.废止  核计  弛缓
解析: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废止: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核计:核算。合计:合在一起计算;盘算;商量。迟缓:不迅速、缓慢。弛缓:局势、气氛、心情等和缓。
答案:C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凡身体健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    者,都可以申请参加高考。?
(2)新来的局长姓李,并不如先前我们所揣想的那样可怕,他业务能力很强,    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3)有些公司过于强调执行与服从,却忽视员工的意见沟通机制建设,并对提出    的员工进行报复与打击,缺乏应有的宽容。?
A.学历  处世  异议
B.学历  处事  疑义
C.学力  处世  疑义
D.学力  处事  异议
解析: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指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或者没有在某一班级肄业而具有相同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如大学学历。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疑义:可以怀疑的道理;可疑之点。异议:不同的意见。
答案:D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奥运会金牌选手纷纷    新浪网,与网友畅谈在北京参加比赛的感受。?
(2)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    而记录下来的,因而叫作“志”。?
(3)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    ,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做客  搜集  征候
B.作客  收集  征候
C.做客  收集  症候
D.作客  搜集  症候
解析: “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1)句从语境看,应该选“做客”。“搜集”和“收集”同是动词,二者都有“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但“搜集”有“到处寻找”之意。(2)句语境中含有“到处寻找”的意思,故选“搜集”。“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症候”,指疾病或症状。(3)句从语境看,应该是指一种心理迹象,故应用“征候”。
答案:A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陈光标式”慈善历来备受争议。有关专家认为,应给慈善行为多些宽容和大度,以   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理性、健康的社会氛围。?
(2)多年来,援藏援疆干部在   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有力地推动了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3)近日,“上海殡葬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上海市人才服务市场举行,招聘专场受到众多高校毕业生青睐,   十分火爆。?
A.建造  艰苦  局面
B.营造  坚苦  局面
C.营造  艰苦  场面
D.建造  坚苦  场面
解析:建造:主要用于实际的事物的构造。营造:主要用于抽象的事物的构造。坚苦:坚忍刻苦,常强调行为主体的内在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艰难困苦,常强调行为主体面临的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场面: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表示的范围较小。局面:通常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答案:C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
古汉字的形声相益(节选)
世界上古史与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因所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与特征。同时,又因相关远古族团大体相当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认知水平,加之彼此间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这些文字系统经历了大体一致的源起与发展的历程,即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阶段逐渐发展到表意、表音相结合的阶段,此后,除少数特例之外,多数文字系统先后步入了单一表音的阶段。
原始的汉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中国史前考古资料所见,其刻画于陶、石、龟、骨上的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前者一律刻画于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并在商代甲骨或殷周金文的族名徽号用字中可以找到它们的余绪,它们是多物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后者多刻画在废弃的陶片上,其频繁出现、重复使用的几率高且形体简单,古今相承,与商代甲骨、金文中的纪数字基本一致。目前所知,处在原始阶段的古汉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后汉书·律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等记载,与考古资料相互吻合。
完成于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律历志》又有“筹,所以纪数”的记载,都表述了这样的史实:结绳与筹策原是古代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始纪数工具,而原始数字系统即由仿象原始纪数工具创制而成。古代先贤以古汉字始于结绳(《易·系辞》)或“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八卦原是以筹策求取奇偶之数表示阴阳变化的游戏)的看法,都与古汉字基础数字的形成密切相关。
形声相益为汉字的发展开辟坦途。世间事物,有具象有抽象。初制文字的依类象形,只可施于前者,而于后者则无以为计。为摆脱这种困境,先贤开辟转注与假借两种途径,把依类象形的名物字,通过转折字义或假借字音的方式,使之成为意义抽象的辞字。转注与假借两种手段的应用,为古汉字的发展找到了转机。
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譬如归于同一品类但形近实异者(如古称羽物的鸡、鸦、鸠,古称毛物的狼、狈、狐)比比皆是,而依类象形却实难一一有所区分。另外,一个表意字,通过借其读音用作多个辞字的情况,虽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却为识读者造成了麻烦。在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中,一种规避了上述弊端的新的汉字类型已经出现,这就是古代学术界称作“形声相益”的文字。这种新的构字法或在表意字上附加声符(如“鸟”加“奚”为“鸡”),或在表音字(假借字)上附加形符(如“可”加“水”为“河”),形成形与声相辅相成的形声字。这种既有表意字用作形符或声符并相互补充、相互增益的构字方式,为古汉字的发展辟出一条畅行无阻的大道。
11.下列对“汉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多数是“依类象形”的产物,合体字则是以独体字为基础,由“形声相益”的方式构成。
B.中国原初文字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二是用作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
C.处在原始阶段的古汉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典型的如6 000年前半坡人创造的文字符号。
D.因为具象事物可以依类象形,抽象事物却无法用图画文字表示,古代先贤开辟了转注、假借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解析:此类题目大多从不同角度考查概念的含义,注意文中的细节,通过比较来分析作答。A项,合体字多是由“形声相益”的方式构成的形声字,还有一部分是由几个象形符号组成的会意字。B项,第二段开头第一句说“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例、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主要是用作”说明还有其他的用途,B项缩小了范围。D项,“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说法错误。由文本的最后一段“虽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却为识读者造成了麻烦”可知。
答案:C
12.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使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具有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与特征。
B.用作神名的称谓字全部刻画于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我们从甲骨文、金文的族名徽号用字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响。
C.《后汉书》“筹,所以纪数”记载表明筹策原是古代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始纪数工具,而原始数字系统即由仿象原始纪数工具创制而成。
D.既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又便于识读者认读的被古代学术界称作“形声相益”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商代和周代的甲骨卜辞中。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与原文中的内容进行比照,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要求准确筛选。D项的信息集中在最后一段中:“在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中,一种规避了上述弊端的新的汉字类型已经出现,这就是古代学术界称作‘形声相益’的文字。”D项“最早出现在商代和周代的甲骨卜辞中”错,应是“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
答案:D
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文字系统都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阶段逐渐发展到表意、表音相结合的阶段,最后先后步入了单一表音的阶段。
B.后世的考古资料证明,《后汉书·律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的记载是不够客观正确的。
C.归于同一品类但形近实异者比比皆是,而依类象形却实难一一有所区分,而加上形旁或声旁就能有效地区分了。
D.“形声相益”的形声字的构成有多条途径,或为表意字附加声符,或为表音字附加形符,或左形右声,或上形下声等等。
解析:A项扩大了范围,相关原文信息在第一段最后一句。B项应是客观正确的,原文信息在第二段最后一句。D项从最后一段倒数第二句可知,形声字的构成只有两条途径,选项中的后两种是形声字的类型。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