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6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隽永(juàn) 惬意(qiè)
瓜熟蒂落(dì) 流水淙淙(cónɡ)
B.债券(quàn) 信笺(jiān)
含英咀华(jǔ) 恬不知耻(ɡuā)
C.湍急(tuān) 桎梏(kù)
随声附和(hè) 病入膏肓(huānɡ)
D.刹那(shà) 星宿(xiù)
浑水摸鱼(hún) 矫枉过正(jiǎo)
解析:B项,“恬”应读“tián”;C项,“梏”应读“ɡù”;D项,“刹”应读“chà”。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奖掖(yè) 贮存(zhù)
按捺(nài) 棱角分明(lénɡ)
B.遒劲(qiú) 嗜好(shì)
形骸(hé) 瞠目结舌(chēnɡ)
C.箴言(zhēn) 矜持(jīn)
雇佣(yōnɡ) 噤若寒蝉(jìn)
D.剽悍(biāo) 恫吓(dònɡ)
聒噪(ɡuō) 相形见绌(chù)
解析:A项,“捺”应读“nà”;B项,“骸”应读“hái”;D项,“剽”应读“piāo”。
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谬种(niù) 啮噬(shì)
付梓(zǐ) 租赁(lìn)
B.笑靥(yè) 撷取(xié)
细胞(bāo) 船舷(xuán)
C.刹车(shā) 咯血(kǎ)
岑寂(cén) 恫吓(hè)
D.窠臼(kē) 颓圮(qǐ)
坍缩(tān) 手帕(pà)
解析:A项,“谬”应读“miù”;B项,“舷”应读“xián”;D项,“圮”应读“pǐ”。
答案:C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吞噬(shì) 裨益(pì)
轧道机(yà) 顺蔓摸瓜(wàn)
B.觊觎(jì) 雪霁(jì)
殉道者(xùn) 钟灵毓秀(měi)
C.弄堂(nònɡ) 应酬(yìnɡ)
赚外快(zhuàn) 少不更事(ɡēnɡ)
D.诘难(nàn) 畸变(jī)
汗涔涔(cén) 庸人自扰(rǎo)
解析:A项,“裨”应读“bì”; B项,“毓”应读“yù”;C项,“弄”应读“lònɡ”。
答案:D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气氛/安分守己 主宰/载歌载舞 殷红/恹恹欲睡
B.愠色/意味蕴藉 腼腆/暴殄天物 荡漾/怏怏不乐
C.倜傥/痛哭流涕 警醒/惩一儆百 筵席/偃旗息鼓
D.缱绻/卷土重来 要挟/耀武扬威 汶川/文过饰非
解析:A项,fēn/fèn,zǎi/zài,yān;B项,yùn,tiǎn,yàng;C项,tì,jǐng,yán/yǎn;D项,quǎn/juǎn,yāo/yào,wèn/wén。
答案:B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悖谬/蓓蕾 稗子/裨将 阻塞/要塞
B.秕谷/媲美 围剿/缫丝 剥削/削减
C.谥号/对峙 竣工/疏浚 着落/落枕
D.荟萃/麾下 呵护/沉疴 地壳/脑壳
解析:A项,bèi,bài/pí,sè/sài;B项,bǐ/pì,jiǎo/sāo,xuē;C项,shì/zhì,jùn,luò/lào;D项,huì/huī,hē/kē,qiào/ké。
答案:D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悬念/琴弦 醇厚/谆谆告诫 渐染/循序渐进
B.箴言/斟酌 拜谒/殚精竭虑 折本/大打折扣
C.覆辙/掣肘 寒暄/喧宾夺主 传记/传奇小说
D.刚愎/媲美 谙熟/万马齐喑 忖度/度德量力
解析:A项,xuán/xián,chún/zhūn,jiān/jiàn;B项,zhēn,yè/jié,shé/zhé;C项,zhé/chè,xuān,zhuàn/chuán;D项,bì/pì,ān/yīn,duó。
答案:A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剽悍 漂泊 骠勇 虚无缥缈
B.驾驭 翁妪 熨帖 与会人员
C.干涸 阖家 弹劾 放浪形骸
D.囹圄 揶揄 觊觎 卖官鬻爵
解析:A项,piāo,piāo,piào,piāo;B项,均读“yù”;C项,hé,hé,hé,hái;D项,yǔ,yú,yú, yù。
答案:B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省视/省事 差遣/出差 附和/曲高和寡
揣度/度德量力
B.窥伺/伺机 颤动/颤音 精辟/鞭辟入里
商贾/余勇可贾
C.斐然/菲薄 啜茗/辍笔 湍急/逸兴遄飞
措施/厝火积薪
D.辅导/果脯 纤细/阡陌 浩大/皓首穷经
自诩/栩栩如生
解析:A项,xǐng/shěng,chāi,hè,duó;B项,sì,chàn,pì,gǔ;C项,fěi,chuò,tuān/chuán,cuò;D项,fǔ,xiān/qiān,hào,xǔ。
答案:B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翌年(yì) 伺候(cì)
伪君子(wěi) 削足适履(xiāo)
B.转载(zǎi) 瘙痒(sāo)
看守所(kān) 上蹿下跳(cuān)
C.纤绳(qiàn) 遁世(dùn)
潜台词(qián) 扶正祛邪(qū)
D.熟稔(niǎn) 青睐 (lài)
考据癖(pǐ) 沐猴而冠(ɡuàn)
解析:A项,“削”应读“xuē”;B项,“瘙”应读“sào”;D项,“稔”应读“rěn”。
答案:C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类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的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战国时楚地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他们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片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ò。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1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的生动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解析:A项,“天为阳、地为阴”并非汉镇墓文之语,它是作者的概括。B项,该理解忽略了原句中的重要信息,改变了龙舟的用途,划龙舟的目的在于招魂。C项,墓主人乘坐舟船是仪式的组成部分,并非当时整个仪式情景的“再现”。
答案:D
1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汉镇墓文和《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死者口中放小钱和中国皇帝死后口中含宝珠,都是为鬼魂进入冥间而并非上天所用。
解析:D项是用来说明死者必须横渡“阴阳界”才能进入“阴间”,不属于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
答案:D
1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C.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A项,“内容失察”“先入为主”等分析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注意原文“几乎”二字。D项,“代表……最新成果”的说法没有根据。
答案:C
课件15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