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预习学案——13.1 分子热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预习学案——13.1 分子热运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29 18: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要点一、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
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要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要点诠释: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3.固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4.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5.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所以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2.1.2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例题1】如图所示,公园荷花香飘满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能够闻到荷花的清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透过露珠看到荷叶放大的叶脉,露珠相当于凹透镜
D.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分析】
(1)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3)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解答】
解: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能够闻到荷花的清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透过露珠看到荷叶放大的叶脉,露珠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
D、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随外界大气压的改变而改变
B.在水中滴入红墨水,水变红,这属于扩散现象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析】
(1)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塑料吸盘利用大气压工作。
【解答】
解:A、水的沸点随外界大气压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
B、在水中滴入红墨水,水变红,这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B。
【例题3】用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装在 (选填“上”或“下”)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分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
【解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重力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故答案为:下;避免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如图,2022年3月23日下午再次开讲的“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换了一种方式,带同学进一步感受太空中的浮力——水油分离实验。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匀地混在了一起,这一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 。、
2.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运动员在2022年世界杯赛场上奋力奔跑 B.打开一瓶酒精消毒液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气味
C.放假回家时,小明乘坐高速行驶的火车 D.“T型空间站”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
3. 如图所示,为二氧化氮与空气间的扩散实验。由甲图所示的实验 说明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乙图所示的实验 (以上两空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说明空气分子在做规则运动。
4. 2022年3月23日的太空课堂第二课,王亚平老师在两片塑料板加入两团水,如图甲,两团水接触后形成水桥,如图乙;释放塑料片后,两塑料片能够吸在一起形成“水桥”。这两团水能吸在一起连成“水桥”是利用了(  )
A.水和塑料板间的万有引力
B.空间站内气体的压力
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D.磁极之间的作用力
5. 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
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6. 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均匀混合后总体积 ,说明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的玻璃管;
(2)图2是 现象,说明 。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 ;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1.在五千多年以前,苏美尔人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它是写在湖湿的黏士制作的泥版上(后自然干燥),二千多年后的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乙所示写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书写的材料发生了 形变(选项“弹性”、“非弹性”),根据被书写材料的硬度可以判断,甲骨文的书写的工具是 (选填“木棒”、“青铜小刀”)。后来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丙所示的毛笔和纸,中华文明由此取得了相对其它文明明显的优势,作用在毛笔上的压力主要是使 (选填“毛笔尖”、“纸”)发生形变,笔在纸上留下的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墨汁印记保留下来,墨汁分子在纸中发生了 现象,使纸上的文字历经千年仍能保存下来。力的 要素通过书法家们的手在毛笔上灵活运用成一门艺术,毛笔字的书写效果使人赏心悦目,就像有了生命,随着时间的积累,发展出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如图丁所示,是中国毛笔写出的最常见的“一横”,通过对它形状的分析,可以判断笔在从左向右运动中在 (选填“起始”、“中间”或“终点”)区域的对纸的用力最小。
2.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 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D.电子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
(3)如何使水中的花粉小颗粒运动更快?答: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参考答案:
热身训练:1. 不能;分子的热运动是自发进行的,不需要外力;2.B;3. 可以;不可以;4.C;5.D;6. (1)变小;分子间有空隙;小;(2)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
拓展阅读:1. 非弹性;青铜小刀;毛笔尖;扩散;三;中间;2. (1)C;(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提高水的温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