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卷
(分数: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基础田园。 (31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中,每组都有一个出现了错误,请把它选出来。(3分)
(1)A.学弈(yì) B.鸿鹄(hú) C.弓缴(jiāo) D.沧沧凉凉(cāng) ( )
(2)A.盘盂(yú) B.蛰你(zhē) C.蝈蝈(guō) D.诞生(yán) ( )
(3)A.俄裔(yì) B.酸碱(jiǎn) C.鄙夷(bǐ) D.华罗庚(huá) ( )
2.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1)月光下,音乐家 xī shuài( )唱起歌来,那qīng cuì( )的歌声为 dān diào( )的月夜增添了许多情趣,即使独自一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不会感到kǒng bù( )。
(2)wèi( )教授在高中jiē duàn( )就善于观察,他能从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认真的试验和研究,在科学 lǐng yù( )作出了贡献。
3.选字组词,用“√”标出来。(4分)
支(援 缓) (辩 辨)斗 石(蕊 芯) 一应(俱 惧)全
(波 玻)璃 阻(拦 栏) (贱 溅)到 (搜 艘)肠刮肚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走马观花(跑) B.赴汤蹈火(热水) C.不以为然(这样) D.声泪俱下(全)
5.用恰当的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3分)
(1)借此机会,我要向王老师求教,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问个明白。 ( )
(2)每个科学家都要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势的能力。 ( )
(3)有时他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一心一意地工作起来,连饭也忘了吃。 (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句子的意思)
(2)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作者引用华罗庚的话的好处是 。我
也能模仿着引用名言写句子:
( 4分)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这句话运用 描写,写出了"我"即将看到表里秘密时 的心情。请模仿写出自己类似的心情:
( 4分)
二、课文链接。 (11分)
1. 《学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1分)
2.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为 而争辩。 一个小孩是根据太阳在早晨和中午时自己 来说明观点的,另一个小孩是根据太阳在不同时间自己 来说明观点的。(4分)
3. 《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 的孩子。(1分)
4.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2分)
5.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国学名言。(3分)
(1)穷则变, ,通则久。 — — 《周易》
(2)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淮南子》
三 、国学实践。( 5分)
六年级(2)班的同学就"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认真练字"展开了辩论,请根据正方的
观点,完成下面的交际。
正方:我认为电脑时代需要认真练字。电脑不能完全取代书写,对于学生来说,书写是一种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反方:
正方:字,反映着一个人的学识和审美情趣,"字如其人"嘛。它不单纯是一个书写问题,还关乎人的形象、品味问题,真是不容小觑呀!怎么办 练字吧!
反方:
四、课内阅读。 ( 8 分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 )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城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遥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在第一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形象表达了 的精神。(2分)
3.“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指的是
。(2分)
4.画线句子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 ”“ ”的人。(3分)
五、课外阅读。(15 分)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高伟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养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干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递、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1.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共同价值”指的是
。(2 分)
2,作者在短文中所持的观点是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 和 的具体事例。(4分)
3.作者把经典称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下面原因不恰当的是( )(3分)
A.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
B,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理想。
C.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
D.经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4.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分)
A,作者开篇从时代与青年成长的关系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经典对青年的
成长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B.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证明的侧重点不同。
C.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数字时代经典作品形态多元,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5.把下面材料作为本文论据,想一想放在第几自然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宴迫,但是他却不屈服干命运,凭着更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六、习作天地。(30 分)
如果有一架时光穿梭机,能回到从前,也能穿越到谣远的未来,你想开启怎样的时光之旅呢 请以“奇妙的时光之旅”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①想象要丰富合理,情节奇特有趣;
②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有一定的条理;
③语句要通顺。
参考答案
一、1. (1)C (2)D (3)D
2. (1)蟋蟀 清脆 单调 恐怖 (2)魏 阶段 司空见惯 领域
3.援 辩 蕊 俱 玻 拦 溅 搜
4.C
5. (1)追根求源 (2)见微知著 (3)专心致志
6. (1)虽然他们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 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 吗 答:不是这样的。
(2)强调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的 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
示例:乐观健康的心态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如成 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与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取财富、成 功、快乐和身体健康;相反,你甚至可能失去生活 中已有的一切。"
(3)心理 高兴 示例: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滋滋的。
二、1.学习或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视觉上大小的差距 感觉上冷热的差距
3.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求知欲极强
4.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 问题
5. (1)变则通 (2)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三、示例:我认为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电脑有各种字 体,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打出想要的汉字来,轻 松又迅速,何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字呢
打出来的字同样美观,宋体、楷体、行书等都可以打 出来,而且比手写的还要规范。
四、1.只要 就
2.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3.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4.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五、1.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 期待
2.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平凡的世界》 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 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 《老人与海》中那位 老年渔夫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 坚强的意志力
3.D 4.C
5.放在第三段最合适。这个论据可以论证第三段的 观点: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 成更为成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