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9 15: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PLANETARY EARTH
GEO PPT
01
04
Circl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2011年2月,就有迹象表明,“旅行者1号”已在之前某个时刻抵达了太阳系边缘的“过渡区”,距地球约230亿公里。
科拉半岛超深钻孔
前苏联·科拉半岛超深钻孔
Ultra deep drilling in Kola Peninsula, former Soviet Union
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
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3m(12Km),截止目前,以垂深计算,这个钻孔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uncover the secret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但就当前实际的科技水平来说,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触及地球的“表皮”。
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The outer spher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CONTENTS
CONTENTS
01
地震和地震波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力巨大的自然灾害。
图为地震构造示意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场景该如何防震减灾?
1.家里
2.学校
3.公共场所
4.野外
分组讨论
1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
2
3
避震时动作:
伏地,遮挡,手抓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找遮挡或用手、背包等保护头颈、眼睛等重要器官;扶稳、抓牢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① 纵波 (P波)
② 横波 (S波)
分类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使得物体震动
横波(S波) 较慢 固体 上下颠簸
纵波(P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前后,左右摇晃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1)、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增加,这个面叫“莫霍界面”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6371
地面
33
莫霍界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三个圈层
地壳(Crust)
地幔(Mantle)
地核(E-Core)
内核
外核
地幔
地壳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莫霍界面
6371
地面
33
2900
古登堡界面
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地壳厚薄不一,平均厚度17千米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
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
① 地壳
② 地幔
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的上部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称为岩石圈。
内部圈层
岩石圈 地壳加上地幔顶部软或流层以上的部分
③ 地核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压力将铁原子和镍原子紧紧挤压在一起
圈层名称 不连 续面 深度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 界面 古登 堡界面 平均 33千米 2900 千米 纵波和横波 速度明显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固体岩石外壳;
厚度不一,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地 幔 上地幔 主要呈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地 核 外核 液态的金属物质
内核 固态,温度很高,
压力、密度很大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sphere
课时作业
2022版 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自然地理学(第II版)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2022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Geography compulsory on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Geography) (version II)
第 四 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小练
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 )
A.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3.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
A
D
4.图中( )
A.A表示岩石圈 B.B表示地幔
C.C表示内核 D.n表示纵波
5.图中b表示( )
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
③地壳与上地幔交界④下地幔与地核交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莫霍界面,横波与纵波速度都变慢 B.古登堡界面是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
C.地幔的底部有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D.古登堡界面与莫霍界面是地震波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第 四 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小练
下图示意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D
D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