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摔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摔跤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5:33: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由《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三篇短文组成。《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写的是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的情景,现实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该片段侧重的是动作描写,具体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不同动作,写出了两个男孩不同的性格特点。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显要特征是以“文”为“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习作,学会表达。人文主题是“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学写“形形色色的 人”,便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所在。如何帮助学生达成这个核心要求呢?在《摔跤》这一片段中可以结合课后题,借助对人物印象展开教学,先归纳人物特点,再通过抓住人物动作来体会动作描写的精妙,提炼作者动作描写的方法,最后迁移写法。联系上一节课典型事例的作品,让学生用习得的动作描写方法写一位同学。
【教学目标】
通过聚焦关键语句,结合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并初步运用本课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产生阅读名著《小兵张嘎》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并初步运用本课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回顾,聚焦任务
孩子们,这个单元我们要探索“如何使用恰当的描写方式,凸显人物的特点”。经过上节课《两茎灯草》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选用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堂课我们要进入第二个片段,认识两个新的人物,学习写好人物的第二招——聚焦动作描写,写准特点。
齐读课题——【摔跤】
简要介绍:《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小英雄/张嘎的故事。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关键词:
(1)第一组词语:
师:这组同学的厉害之处在于把北方方言的儿化音读得很好听,你的眼前浮现了课文中的哪个人?(生:小胖墩儿)
师:是的,当我们读到一组词眼前就能浮现一个人,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2)第二组词语:
1.师:读到这一组词你们眼前出现了谁?生:小嘎子
2.解读:下冷绊子——乘对方不备,突然出手,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
3.解读“嘎”。
师:知道“嘎”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来看字典里的解释,应该选择哪一个?
①乖僻,和别人合不来②调皮。有时用来称小孩儿,含喜爱意。生:第二个
师:没错,在北方特别调皮、淘气但又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我们就叫他“小嘎子”。
(3)第三组词语:
结合图片解读:虎势儿——像老虎一样气势汹汹、公鸡鹐架——指公鸡打架时,彼此试着用尖嘴呼对方的架势。
结合视频解读:走马灯——走马灯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玩具,属于灯笼的一种,灯转动的时候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
2.事件: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最后小嘎子输了。
孩子们,其实嘎子与胖墩儿的形象全都蕴含在他们的动作里,接下来。
板块三:研读语言,体会人物
出示嘎子和胖墩儿的人物名片:
2.好了吗?赶紧同桌间交流一下。
老师发现了很多同学画出了这些句子。同时-左边出示嘎子语句,右边出示胖墩儿语句,指名交流:先说嘎子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2)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机敏、争强好胜)
(3)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急躁、机敏)
再说小胖墩儿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踏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经验丰富、沉着稳重)
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实力派、劲儿大)
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沉稳、动作敏捷)
注意朗读:让我们把人物特点读到文字里去。
小结:刚刚我们通过找到描写人物的语句,抓住关键动词,感受到了嘎子与小胖墩儿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摔跤分实力派和技巧派,你认为小胖墩儿应该是?那小嘎子呢?(齐答)
诶,那作者主要是用了什么描写让我们看出这两位摔跤选手的特点呢?(动作描写)想不想亲眼看看视频里这些摔跤动作?
板块四:解读动作,感受写法
观看电影片段《小兵张嘎》的第一次摔跤视频。请仔细看视频,认真观察两人的动作。引导:视频中他们摔跤的过程那么短,作者却把它写成了长长的好几段的文字,他到底是怎样把两人摔跤的过程写具体、写生动的呢?
小组代表交流:同一处如果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请举手补充,注意多角度,不重复。
A.校对梳理图-对不上的同学可以快速校对一下
对比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在摔跤,两人的动作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提炼方法①:他们一个是技巧派,一个是实力派,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人物特点。所以描写人物动作时,作者精选了动词,从而突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作者是怎么把两人的动作写具体、写生动的呢?(他把摔跤分成了一个个连续的动作)
提炼方法②-就像你们说的,摔跤过程看似简短,但作者写它的时候把它分解成了多个连续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才把摔跤的过程写得这么清楚、生动。这种写作手法叫“动作分解”。
D.除此之外,我们再仔细观察,还有哪里跟我们平时写的动作不一样?指读——虎势儿、公鸡鹐架似的、猴儿似的、走马灯似的。发现什么?(比喻修辞)有什么好处?(更生动形象)提炼方法③:是啊,在动作描写时,用上修辞性动作能让动作更生动、更鲜活,使人物特点更突出。板贴修辞性动作
板块五:巩固学法,迁移练笔
过渡:我们也来学习作者的写法,练练笔吧。
评星标准:如果你能抓住最能凸显人物特点的动作得1颗星,能把动作分解成连续的多个动作得2颗星;如果还能给个别动作加上修辞得3颗星。
学生修改上节课的作品。
评价交流:(投影-师读-边读边圈出动作,画出修辞词语-请学生评价:这个同学抓住了xx有特征性的动作,还把xx这个大动作分解成了多个连续动作,把XX大胆的特点写出来了,还用上了xx这个修辞,给他三颗星,真棒,懂得给予客观的评价也是一种能力;还有谁想交流?站起来,自己读不投影-生读-同学评 2个-请同学们评一下,你觉得这个同学可以得几颗星?-你来说,因为...好的)
小结:瞧,这节课同学们给自己写的人物添加了精妙的动作描写,是不是让你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了呢?
结课:总结:在《摔跤》这一片段中,我们抓住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特点,并试着以写好人物的第二招——聚焦动作描写,写准特点,来突出人物形象。课后,你可以和同学分享交流你的人物作品,看看你写的人物能不能吸引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