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右图回答4—6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5.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21·世纪*教育网
6.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灾害十分频繁,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采取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据此回答7~9题。【出处:21教育名师】
7.关于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 B.水旱灾害频繁,抗旱能力较强
C.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D.土壤侵蚀并不严重
8.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 )
①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 ④深耕改土 ⑤修基本农田 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21cnjy.com
9.导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和不合理土地利用的原因有 ( )
A.耕作方式先进 B.外来人口迁入多
C.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减少 D.经济发展快,破坏环境严重
10.右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A.a——④ B.b——① C.c——② D.d——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右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2.东线工程与中、西线工程相比的最大优点是 ( )
A.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B.全程可以自流
C.水量大水质好 D.可以大大促进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13.东线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的特征:( )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4~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下列关于地形地势的表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15.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16.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A.柑橘、梨 B.芒果、荔枝 C.苹果、大枣 D.椰枣、香蕉
17.解决华北供水紧张问题,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 )
A.防治水污染 B.尽力杜绝水的浪费
C.加快南水北调步伐 D.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 www-2-1-cnjy-com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
19、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2-1-c-n-j-y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05年11月14日“新晚报”报道,北京丰台140万人将喝上南水北调水。据此回答20~21题。
20.“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
A.南起江苏扬州的江都 B.将长江流域的水调至黄河流域
C.利用京杭大运河自然输送 D.输水线路跨五大水系
21.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 )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下图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完成22~23小题:
22.村落发展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在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这口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
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
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
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
23.村落发展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有
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
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 D、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用电不足
24.1990年后,世界500强许多企业在上海落户,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和开放性
下图是沼气池、猪圈、厕所和蔬菜日光温室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读图回答25~2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5.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能所在的地区是
A.海南岛 B.云贵高原 C.山东半岛 D.江南丘陵
26.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所改良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积温 光照 B.温度 土壤 C.土壤 水分 D.光照 土壤
27.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近些年,该地区蔬菜的复种指数及销售范围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
A.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农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丰富廉价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D.全球气候变暖,市场的需求增大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该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回答230~31题。
30.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31.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32~34题。
3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C、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34.“两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506m以上。下图表示三江源地区1960—2004年平均气温变化。读图,回答35~36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35.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高谷深,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能资源丰富
3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三江源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
A.河湖流量增加,洪涝多发 B.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
C.降水增加,水土流失加剧 D.蒸发加剧,草地退化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37~38题。www.21-cn-jy.com
3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E1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8.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的变化趋势
三、综合题(共4题,43分)
39.图甲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乙是图甲中A地附近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读图甲,说出该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甲中C河中游河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系东西对称,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的特点,该河带来的“灾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版权所有:21教育】
(3)根据所给气候资料,分析A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因素。
(4)B地生长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其危害有 、21*cnjy*com
、 ;解决的措施有 、
、 。
40.读“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西气东输的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我国地形的 级阶梯,沿途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分异规律。
(2)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通道:南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终点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该基地的工业特色是 。该基地中还毗邻的特别行政区是 ,该特别行政区工业产值的40%为电子工业所创造,说明该地的工业生产已由 指向型工业向 指向型工业转化。中线的电能转化方式优于北线的原因是
。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附近取水,以 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180亿m3,缓解1150千米输水沿线的 河、
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 ( )
A.空气稀薄 B.高山峡谷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冻土层深厚
4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两种方案,请分别指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图所示方案的优、缺点是 。
乙图所示方案的优、缺点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为平衡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水资源贡献巨大,但开发新水源同样重要。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在凝结、蒸馏、蒸发、加热中各选一个词表示①②两个阶段。2·1·c·n·j·y
①阶段: ,②阶段: 。
42.读“持续发展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把 列为第一位,包括社会、 和 可持续发展。
⑵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的实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它注重这样的几个战略:
A
B
C
D 。
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持续发展,
的持续发展是条件,
持续发展是目的。
⑷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四个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发达国家应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姓名 班级 考号 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高 二 地 理 答 题 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C A C D B A C C B D A C D C C D B B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 D C C C C B A A C B D C C B C D A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河流
原建筑
新建筑
井
老井
图 例
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