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
(2)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4)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3分钟)
同学们,端午节刚过,大家都记忆犹新吧,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吃什么?玩什么?(学生畅谈)用幻灯片同步展示端午习俗的图片视频,教师介绍端午的由来。
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端午的回忆性文章,跟着作者汪曾祺一起到他的家乡——高邮,去感受一下那里的节日气氛。(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教师提示容易出错的字音、字形(多媒体课件展
示)(1分钟)
系百索子jì bǎi suǒ zi 门楣 mén méi 苋菜 xiàn cài 硝药 xiāo yào 籍贯 jí guàn 腌腊 yān là 大襟 dà jīn 车胤 chē yìn
(二)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弄清课文结构(5分钟)
思考问题: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家
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 最让作者难忘的是哪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
1.学生速读课文并勾画圈点,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主思考、明确,教师引导、小结。
从分析题目《端午的鸭蛋》提示文章的结构:
(板书 )端午的习俗(1) 家乡的鸭蛋(2、3) 端午的鸭蛋(4、5、6)
三、品语言,悟真情(21分钟)
(一)精读文章二、三自然段,品析重要语句
过渡语:作者在本文中着重写了十二红中的鸭蛋。(幻灯片展示汪曾祺评鸭蛋的
话并适时介绍汪曾祺和秦观在文坛上的地位)一枚小小的鸭蛋怎么会让汪老如此敬重呢?
提问1.高邮的鸭蛋名声能和秦观、汪曾祺相比吗?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名声大?
提问2.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
提问3.二、三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主思考、明确。教师板书。(4分钟)
具体品析二自然段(用多媒体展示相应语句)(4分钟)
(1)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咸鸭蛋!”通过去词比较的方法。与《我的家乡》的语句作比较,反复磨读“哦”和“!”“肃然起敬”应有的语气、表情。再由学生情景演读。
(2)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邮咸蛋”。 通过换位体验的方法。设置情景“如果你在上海也看到家乡的特产并特别标明,你的感受如何?”让学生入境体察。
(3)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修饰性词语重读。“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解读让学生感受汪曾祺的语言平淡而有味。文言文和白话文自然交融,温文尔雅,颇风趣。
具体品析三自然段(4分钟)
(1)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通过反复朗读并具体模拟动作“敲”“挖”“扎”。让学生能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教具咸鸭蛋的使用让人眼前一亮,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语言活起来并运用到生活中来。通过想象“吱”字也绘声绘色让学生感受到汪曾祺“下笔如有神”的写作功底。
(2)这是什么鸭蛋!指导朗读:重读“什么”,抓住“!”读出作者对他乡鸭蛋的瞧不起,也体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情味。
(二)精读文章四至六自然段,品析重要语句(4分钟)
过渡语:端午节到了,端午的鸭蛋总算盛上来了。
提问:关于端午的鸭蛋作者又写了哪几件趣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围绕端午的鸭蛋作者写了挑鸭蛋、挂鸭蛋、玩鸭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具体品析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老师出示两个实物鸭蛋让学生观察,先从颜色再从形状说区别。换词比较。把“秀气”和“蠢”不懂声色地字换成更通俗的词语,学生就能体会出原词的精妙,从而感受作者语言平淡而有味的特点
2.创设情境:端午节到了,一个同学挑选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蠢”的鸭蛋,一个同学挑选的是“秀气”的鸭蛋。但必须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请你说说你的鸭蛋有多好。(5分钟)
学生合作表演。
四、拓展迁移 诉真情 (10分钟)
课堂小结:一说起故乡,汪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祺就想到了家乡的鸭蛋,想到了儿时的过往种种。故乡和童年是永恒的话题,作家贾平凹忘不了故乡陕西的那口泡馍,叶圣陶嚼着薄薄的藕片就想起远在太湖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儿时的野菜紫云英的味道无与伦比,他们想念的仅仅是那些东西吗?当然不是。这些东西只是载体,主要是东西背后的情,才让他们深深思念到如今……
布置作业
扩句练习:那么,一说起故乡,你们就想到了家乡的什么物件,这样东西又勾起了你怎样的儿时情愫,动笔写写。
学生扩句练习:一说起故乡,我就想到了家乡的……
完成训练,上台展示。
五、板书设计
端午
的
风俗
家乡的
鸭蛋
端午的鸭蛋
名声久远
质细油多
挑鸭蛋
吃鸭蛋
玩鸭蛋
热爱家乡
怀念童年
端午
的
风俗
家乡的
鸭蛋
端午的鸭蛋
名声久远
质细油多
挑鸭蛋
吃鸭蛋
玩鸭蛋
热爱家乡
怀念童年
端午的鸭蛋段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