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
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
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
奇、武侠、言情、官场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
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
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知识链接
14 故 乡
鲁 迅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重点)
学习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对比手法、环境描写突出主题的写法。(难点)
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
学习目标
问题导入
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幼年丧父。为探索救国之路,鲁迅曾学习洋务实业,后又留日学医,但最终走上了“文学救国”的道路。他生平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唤醒世人,其作品文字犀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毛主席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呐喊》简介
1.订正字音
阴晦(huì) 瓦楞(lénɡ) 猹(chá)
胯下(kuà) 祭祀(jì sì) 装弶(jiànɡ)
秕谷(bǐ) 鹁鸪(bó ɡū) 缚(fù)
獾猪(huān) 愕然(è) 髀(bì)
鄙夷(bǐ yí) 嗤笑(chī) 瑟索(sè)
寒噤(jìn) 深黛(dài) 惘然(wǎnɡ)
潺潺(chán) 恣睢(zì suī)
检查预习
2.词语释义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
如许:这么些。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嗤笑:讥笑。
瑟索:哆嗦,发抖。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畅快。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到处奔波。现在写作“辗转”。
恣睢:放纵,放任。
切近:(情况)相近;接近。
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中可以大致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妥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的八道湾宅第。11月修葺完毕,同月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湾宅”。同月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乡,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29日中午抵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共计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成的。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梳理情节结构。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
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整体感知
回故乡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
回乡原因:
所见景象及心情:
在故乡
(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
过了三四天:
又过了九天:
离故乡
(78-88自然段)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母子见面。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见到了闰土。
动身启程。
严寒的冬天。
卖屋、搬家。
萧索、悲凉。
开端
发展与高潮
结局
【2、故事情节】
3.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况各部分意思。
课文可以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线索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4.文章题目为“故乡”,想一想,本文共写了几个
故乡?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内容,应用哪个字较为
恰当?请简单说说理由。
(1)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2)可以用“变”字来概括。因为小说正是通过故乡景物、人物等的变化来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闰土”、杨二嫂文中形象的社会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
2.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14 故乡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故乡》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精读课文,分析闰土
作者写闰土着重运用了什么方法?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刻画?突出了什么?
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闰土的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闰土变化
肖像
紫色的圆脸 小毡帽 手红活圆实 颈套银项圈
很深的皱纹 破毡帽 极薄的棉衣 手像松树皮 无银项圈
(健康开朗 朝气蓬勃)
(苍老贫困 饱经沧桑)
对比
语言
对比
乡间趣事 滔滔不绝
热情活泼 脱口而出
无聊的客套 生活的痛苦 吞吞吐吐 欲言又止
闰土变化
动作
对比
月夜刺猹 动作灵活身手敏捷 无拘无束
老友相见 手提纸包
拘束瑟缩 麻木迟钝
闰土变化
变 化 20年前的闰土 20年后的闰土
外貌描写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一倍,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动作描写
手捏钢叉、捕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
显得迟钝麻木。
语言描写
说话脱口而出,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喊我“老爷”,谦恭而又含糊。
刻画人物的方法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人物 形象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事。对“我”友好热情。
对“我”恭恭敬敬,喊“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热爱生活。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热情、纯真、质朴、懂得许多知识,有智有勇的小英雄形象。
善良忠厚、勤劳朴实、迟钝麻木、迷信、封建等级观念森严的木偶人。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闰土变化的原因 文中何处?
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行为,再次反映出他的愚昧和麻木,
他只会把摆脱苦难命运的希望,把未来寄托在神佛身上。
这一细节描写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说明闰土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毒害之深,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着怎样的态度与想法?请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思考、讨论。
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了社会的弊端。
故乡
人物:“我”、“我”的母亲、宏儿、闰土、杨二嫂、水生
闰土
少年:活泼可爱
中年:愚昧麻木
反动统治的压迫,
封建思想的侵蚀
精读课文,分析杨二嫂
阅读相关语段,思考: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方面描写她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1)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2)都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3)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见,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在作者头脑中印象深刻。写杨二嫂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符合杨二嫂尖酸刻薄的性格。
杨二嫂的变化
年轻漂亮端庄文静豆腐西施
尖刻自私势利贪婪的圆规
变 化 20年前的杨二嫂 20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描写
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没有这么薄,年轻漂亮。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描写
终日坐着。
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拿着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顺手牵羊,又偷又抢。
刻画人物的方法
抱过我。
对“我”说话尖酸刻薄。
语言描写
对“我”的态度
终日坐着,不怎么说话。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对生活的态度
人物 形象
虽靠姿色招揽顾客,但终日坐着较为安分守己。
顺手牵羊偷“我”母亲的手套,搬弄事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贼喊捉贼。
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
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 ,泼悍庸俗的小市民的形象 。
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杨二嫂的外貌变化,说明她也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杨二嫂对“我”的种种嘲讽、吹捧和对闰土的诬陷,又无不反映了旧社会对她的损害。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无非是要说明,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乡镇小市民也逃脱不了日益贫困和遭受损害的厄运。
杨二嫂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端庄文静的
豆腐西施
放纵刻薄自
私的圆规
勇敢机智天
真的小英雄
苍老麻木守
旧的木偶人
情同手足
厚障壁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作者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呢?
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
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作者所寄托着的新生活的愿望。
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是怎么认为的?你认为呢?
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有许多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沉重、忧愤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这个“我”并不是鲁迅自己)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简析“我”的形象
故乡
豆腐西施:尖酸刻薄
(杨二嫂)
宏儿、水生:新生活的希望
“我”:线索人物
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1.《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都非常成功,作者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业布置
课时目标
1.掌握对比手法的妙处。
2.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4.进一步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重点难点
1.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3.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14 故乡第三课时
回顾上两节课所学的内容
故乡
人物:“我”、“我”的母亲、宏儿、闰土、杨二嫂、水生
闰土
少年:活泼可爱
中年:愚昧麻木
反动统治的压迫,
封建思想的侵蚀
故乡
豆腐西施:尖酸刻薄
(杨二嫂)
宏儿、水生:新生活的希望
“我”:线索人物
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分析对比手法
《故乡》塑造人物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什么?
对比手法,作用是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
“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及礼教对人的毒害。
杨二嫂与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出闰土淳朴、善良的个性。
故乡前后景况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
“我”和闰土的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分析景物描写
课文中哪些地方对故乡的景物做了描写?
第2、12段分别对眼前的故乡景色和记忆中的故乡景色做了描写。另外,第6段中插入了老屋景象的描写,第88段中又再现了故多的神异景色。
1.简要赏析第2段中“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
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句话。
品味赏析
自然环境描写,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冷”“苍黄”“横”“萧索”等字词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破败、毫无生气的氛围,既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又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给中国农村经济带来的灾难。
“枯草”“断茎”毫无生气,“当风抖着”更使人心寒。下文中“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只是收不起钱来”都反映了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当然也就“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而“我”也难免悲上加悲了。因此,此句表面写“枯草的断茎”,实际上,正暗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同样,它也起到了烘托人物悲凉心情的作用。
第6段中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老屋的破落,更写出了主人的伤感。
3.第12段描写的画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画面景物色彩明丽,展示了“我”记忆中故乡的美好景色,烘托了少年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这美丽而令人神往的画面与现实中荒败的故乡形成了鲜明对比,流露出“我”对少年闰土的怀念,也为后文写中年闰土的变化做了铺垫。
此幅图景中,明丽的色彩依旧,而略去了少年闰土的形象,这是因为记忆中的美好形象已被残酷的现实抹去(“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因此,联系上下文看,这幅故乡神异图画已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主题的升华,展示了对未来故乡的美好憧憬。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对于新生活的热切愿望。
最后一段中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
小结: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景物描写要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要为作品的主题服务。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能为描写而描写。
1、第12—30段使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使用了插叙。
插入对闰土与“我”的少年友谊的描述,表现了儿时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再见面时的生疏、隔膜形成对比,点明美丽的故乡、美好的人际关系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正是“我”产生“悲凉”心境的原因。
重点品味
2、“我”和闰土见面后的第一句话都用了省略号,各有什么含义
“我”见到闰土后,十分兴奋、激动,但他凄惨的现状又令“我”吃惊,内心的矛盾和疑惑使“我”不知从何说起。闰土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变得谨小慎微,他不再把“我”视为平等而亲切的朋友,内心复杂、痛苦的情绪让他只能喊出一声“老爷”。
3、第61段中的“厚障壁”指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可悲”
的 “厚障壁”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把由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比作“厚障壁”。
它的“可悲”之处在于,这样的隔膜在现实生活中近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在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和消除。
“厚障壁”的存在,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对当时人民的长期且强力地毒害,使他们在精神上、肉体上慢慢屈服,最后苟安于现状,成为麻木、机械、毫无杭争意识的愚民,而闰土就是其中的代表。
4、第61段中的“厚障壁”指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可悲”
的 “厚障壁”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把由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比作“厚障壁”。
它的“可悲”之处在于,这样的隔膜在现实生活中近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在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和消除。
“厚障壁”的存在,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对当时人民的长期且强力地毒害,使他们在精神上、肉体上慢慢屈服,最后苟安于现状,成为麻木、机械、毫无杭争意识的愚民,而闰土就是其中的代表。
5、84段“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高墙”是比喻。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深的隔膜,所以“我”的四面好像竖起了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深化主题,写出了我因无法沟通、突破、消除而感到的沉郁、痛苦。
6.第86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
不同。第一个“辛苦”指奔波劳碌;第二个“辛苦”指辛勤劳苦;第三个“辛苦”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我”的辛苦是因为异地谋生,追求理想,奔波不定;闰土的辛苦,是因为生活重压,精神萎靡而麻木;杨二嫂的辛苦,是因为世态炎凉,生活每况愈下。
作者对这三种“辛苦”的生活是持否定态度的。
7.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第一句的意思是: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
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这两句充满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8、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对于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究竟是什么,还说不清楚;希望什么时候能实现,中间要经历多少斗争和流血牺牲,也说不清楚;所以想到希望,“我”便“忽然害怕起来了”。
思考:想到希望“我”为什么会“忽然害怕起来了”?
重点品味
9“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已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闰土的“愿望”就是在对神灵的膜拜中得到安慰,相对而言,他的“愿望”就在最近的神灵上,所以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希望有新的生活,这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希望“新的生活”变成现实的迫切心情。
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①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②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③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④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慰藉。
这也表明: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鲁迅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
10、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它告诉我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为之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
11、第84~88段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
议论文中的议论,是为了发表见解,阐明道理,而文学作品中的议论是为了对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较之议论文中的议论,它更形象化,更具感染力。
理解主题
根据对小说的阅读与分析,自行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本文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请你结合以下几种观点,谈谈自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1) 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4)表现旧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出“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的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上。闰土、杨二嫂
尽管性格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与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对于“闰土”“杨二嫂”,“我”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了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拓展延伸
这首诗声调激越,感情强烈。作者运用顿挫跳跃的笔法,有曲折、有波澜、有起伏地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抒发得深刻真切。
全诗四句,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
诗人运用典故、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自己抒发的感情形象化。如“神矢”这个典故的运用,就把抽象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风雨如磬”这个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黑暗势力的强大,民族危机的深重和国家处境的险恶。以“荃”这种芳香的草比喻人民,表现了鲁迅对人民的热爱、赞颂。最后用“轩辕”代祖国,并誓以鲜血来奉献,使爱国主义的思想得到最形象最突出的表现。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
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
时深刻地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
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和人与人
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
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 结
故乡
景
人
闰土 活泼可爱 愚昧麻木
杨二嫂 年轻美丽 尖酸刻薄
过去
现在
未来
新的生活
反动统治的剥削、压迫,封建思想的侵蚀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美丽 萧条 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