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及作业、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该单元通过(小说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丰富体验,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的叔叔于勒》在本单元学习中起着(决定)作用。一方面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丰富体验,健全人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累知识,阅读体验,让学生在熏陶渐染中陶冶情操,砥砺品格,完善人格。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小说)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积累了(文学)知识,培养了(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九年级)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因而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处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课标表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结合学情和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1、准确梳理小说情节,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因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语文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学重难点可确定如下:
重点:(1)准确梳理小说情节,体会小说曲折巧妙的构思,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难点: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启发与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五、说教法:
(1)朗读法: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的内容和作家所表达的情感。朗读法利于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体悟。
(2)圈点批注法:圈点指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划出文章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等。批注就是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六、说学法:
引导学生学习圈点批注法,运用圈点批注阅读文章。圈点批注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就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做各种记号。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我在《我的叔叔于勒》这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学习圈点批注的相关知识——圈点批注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圈点批注精彩或有感悟的语句,分享交流——批注阅读感悟、体会,有层次开展学法指导。
七、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如下:
1、准确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小说曲折巧妙的构思。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
为了使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组图片(展示),要求同学按图片内容重新排序。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既是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的复习巩固,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环节(二):梳理探究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先采用跳读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问题:用笔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展示),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字,从这些表称呼的词语上感受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其次借助微视频,帮助学生梳理于勒的这些称呼并归类,引领学生更直观系统的把握情节,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部分,进一步掌握学习小说的方法。
环节(三):主旨探析
(设计思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成三个阶段(展示),这个环节的实施主要采用比较法(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的称呼、态度、感情以及于勒命运的变化上进行对比),利用折线图目的是直观地再现“称呼、亲情、金钱”三者的关系,能让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到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的这种亲情关系完全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同时体会到本文的结构特点——构思巧妙,突出了本文的重点。
环节(四):深入探究
(设计思路):这种亲兄弟之间的“(亲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那么,文中其他(人情)是否也建立在金钱之上呢?我顺势出示思考题:(展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锁定:女婿、船长这两个人物。明白作者由特殊到一般,类推到社会上其他人,进而揭示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把握理解小说主题。
环节(五):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的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达到全面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这几个环节的设计,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方法,学习新知,培养能力。
(五)说板书及作业:
板书是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形式,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我的板书以一波三折的折线图呈现的:
本节课的作业:让学生续写故事(二选一)。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生活积累,向课外延伸,为下节课从“细节描写上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特点”奠定基础。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是: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涵盖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拓展延伸这个环节的设计起到了引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目的,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突破了难点,气氛活跃。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