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练习题】4-2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4 09:07:26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3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在长期与荒漠化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吸取了惨痛的历史教训,这些都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B.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民工潮”的涌现,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了。
C.研究发现,用醋泡足能推动机体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帮助入睡,进而有效治疗失眠。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化学醋。
D.1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南极洲西部地区冰川融化加速,很可能导致2100年时海平面上升1.4米。
解析:C项,“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这里应用“促进”。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夕阳西下,暮色   ,无边的林海,发出了阵阵的松涛声。?
(2)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3)从刀郎成名的那天起,怎样定义和评判刀郎及其歌曲,在音乐理论界就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而且至今也没能达到   。?
(4)某些戏说类的电视剧为了追求收视率,不惜曲解、篡改   伪造历史,危害极大。?
A.苍茫  整治  共鸣  以至
B.苍茫 整合 共识 甚至
C.苍莽 整治 共识 以至
D.苍莽 整合 共鸣 甚至
解析:“苍莽”与“苍茫”都含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之意。“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则与“大地、暮色”等搭配。据语境,应选用“苍茫”。“整治”指通过具体活动使某项工作有条理,“整合”则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据语境,显然是强调“亚洲各国中缺少一种能起组织、协调的核心力量”,故应选用“整合”。“共鸣”着重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共识”则侧重指共同的认识。据语境,显然是说“音乐理论界至今对刀郎及其歌曲没有产生共同的认识”,故应选用“共识”。“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甚至”,连词,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据语境,应选用“甚至”。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3)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解析:“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副词,终归之意,一般用在问句中。句(1)“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认为合适而使用。句(2)应选“采用”。“鉴别”,辨别真假好坏;“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句(3)应选“鉴别”。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的功绩仿佛早就为时间所   ,他也从不向别人说起自己光荣的过去。?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题。?
(3)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   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A.淹没  亟待  经过
B.湮没 急需 通过
C.湮没 亟待 通过
D.淹没 急需 经过
解析:“淹没”意为漫过、盖过,“湮没”指埋没。“亟待”意为急迫地等着,“急需”指紧急需要。“通过”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经过”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
答案:C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片两国接壤的   地带,由于连年战乱,死伤众多,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谷”。?
(2)该公司   因实力不济要退出竞标,实际上却加紧谋划击败竞争对手的策略。?
(3)面对老师的   问候,他满脑子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A.边沿  佯言  亲切
B.边线 扬言 亲密
C.边沿 扬言 亲热
D.边线 佯言 亲切
解析:“边沿”指沿边的部分,“边线”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边的界线。“佯言”指诈言,说假话;“扬言”指有意传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威胁意)。“亲密”,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切”,形容热情而关心;“亲热”,亲密而热情。不同的语素显示了三个词各有侧重,“亲密”重在彼此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重在上对下的关心,感情真挚而恳切;“亲热”重在显示彼此间态度的热情。
答案:A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请他出面   ,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暴者。?
(2)若再要点些   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3)海尔节电空调在山东市场的零售份额实现了环比翻番,牢牢   了山东市场的首位。?
A.干涉  景致  占领
B.干预 景致 占据
C.干预 景象 占据
D.干涉 景象 占领
解析:“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是中性词;“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含贬义。句(1)应用“干预”。“景致”指风景、情致,“景象”指现象、状况。句(2)应用“景致”。“占据”指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占有。从搭配关系上看,句(3)应用“占据”。
答案:B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客人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来,又马上   在祖先牌位前。?
(2)讲诚信,做一个值得他人   的同志,应该是每个公民的为人准则。?
(3)我这次没带孩子,是想专心干点事情,同时也使耳根   一会儿。?
A.供奉  信任  清净
B.供奉 相信 清净
C.贡奉 信赖 清静
D.贡奉 信任 清静
解析:“供奉”指敬奉、供养,“贡奉”指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信任并依靠。三个词的词义由轻而重,后两个词的感彩较浓。“清净”指没事物打扰,“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答案:A
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受到民众欢迎的平价药店   了传统的药品销售流通模式。别的药店的流通模式是从厂家到各级批发商和代理商,再到零售药店;平价药店则是直接从厂家和大型批发商那里进货,并采用现金结账的   。这就大大   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就能给出更低的药价。?
A.打破  方式  减少
B.打击 方式 缩减
C.打击 形式 减少
D.打破 形式 缩减
解析:“打击”,攻击使受挫,使用不当;“打破”,突破原有的纪录、限制、规定或拘束等,符合上下文意思,使用准确无误。“形式”,①事物的形状、结构;②表现内容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和形式。“形式”和“方式”都可以与上文搭配,但“方式”更强调“做事”,使用更加自然。“减少”,减去一部分,可以搭配“环节”。“缩减”,紧缩减少,“缩”的含义与原文意思照应不够妥帖,与“中间环节”搭配不当。
答案:A
9.将下面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曾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   ;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   ;如果中国要   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可能就是中国要在未来肩负起的责任。?
A.出产  浪费  引领
B.生产 消费 引领
C.生产 浪费 领导
D.出产 消费 领导
解析:“出产”指天然生产或人工生产,“生产”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指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资财富,“浪费”指无节制或不恰当地使用财物、人力、时间等。“引领”指引导、带领,“领导”指带领并引导大家开展工作。
答案:B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神话的理性
王宪昭
有不少神话读者和研究者认为,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创造,是人们通过幻想或想象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事实上,如果过分强调其中的“幻想”或“不自觉”因素,就会忽略神话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因为神话的本质并不是今天有些人所说的,只是概念意义上的人类童孩时期所发生的“童话”,相反,在神话荒诞叙事的面纱下却是对人类本身一种自觉的“理性”思考。大量的神话正是凭借这种理性,才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有的成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有的则转化为特定的群体信仰。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神话中对世界物象的解释存在大量的杜撰,但从思维本身而言,神话在许多因果关系的推论方面具有推论的合理性。一方面,神话在阐释“人类起源”时,要避免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循环,树立神话有先验性的权威地位,必须设立一个毁灭原有人类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当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婚配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后,就不能避开人类产生与婚配的关系。于是设定世界上原来曾出现过神创造的人或自然存在的人,因为暴发洪水,只剩下一对兄妹或极少的“人种”,通过婚姻传人类的情节与人们的现世结合起来。这样通过二次创造人类,把“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巧妙结合起来,其中又会加入大量有关道德、禁忌的因素。这样人类的产生既有了无懈可击的“源”,也有了顺理成章的“流”;既有无须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使原来难以解决的两难推理得以妥善解决。这也许正是神话之所以被人视为神圣叙事的原因之一。
神话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带有先验性质的寓意或象征。神话在历史上的出现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动态发展的复杂文化现象。但它绝不是人类一种休闲式的创作,而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这正如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这些故事既然是关于最高天神的,人们就同样有理由相信,在神话所揭示的东西后面还蕴藏着一种较深刻的意义”。就神话的本质而言,它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可能不是真理或规律,却能成为一种寓意或象征。神话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认识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一种设想,而这些设想不可能并不需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因为神话流传的前提是人们首先要无条件地信服,就好像神话中的“天帝”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去证明。但这并不是说,神话完全是人类童年时期做梦的结果,或者说是人类靠想象或幻想制造出的痴人梦语。相反,神话是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最好最直接的文化载体。毋庸否认,在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诸如神话中对人类生存规则的阐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对人类敬畏之心的渲染,对人类和谐环境的期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都可以视为符合人类发展的理念。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0.对“神话的理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创造,是人类凭借想象或幻想制造出来的产物。
B.神话阐释“人类起源”,既有无须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
C.神话作为文化遗产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
D.神话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
解析:A项,“是人类凭借想象或幻想制造出来的”说的不是“神话的理性”。
答案:A
11.下列有关神话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量的神话之所以能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凭借的是其对人类本身的自觉的“理性”思考。
B.“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是神话中关于人类的产生的“源”和“流”的关系的阐释。
C.神话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一种设想,它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
D.作为人类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文化载体,神话中蕴含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
解析:C项,张冠李戴,根据文意,“感官认识”是“设想”,“神话”不是“设想”;以偏概全,原文有限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
答案:C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神话的叙事表面上是荒诞的,但其本质却是对人类本身一种自觉的“理性”思考。
B.神话对“人类起源”的阐释,就其思维本身而言,具有因果关系推论方面的合理性。
C.从本质上来说,神话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并非真理或规律,却能成为一种寓意或象征。
D.无条件地信服是神话流传的前提,但这与神话的“理性”并不矛盾。
解析:C项,“神话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并非真理或规律”有误,原文第3段中说“它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可能不是真理或规律”。
答案:C
课件16张PPT。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