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除法《买文具》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修改后)
一、教材解析
《买文具》作为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探索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本课安排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初步判断商是几位数(定位);第三个问题是借助情境,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二、学情分析
除法口算和竖式计算对于四年级孩子并不陌生,学生在三年级已经重点学习了除法口算,掌握了一定的口算技巧和方法,并能快速准确口算,并且在三年级下册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重点理解了算理,并熟练掌握简单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而本节课《买文具》主要学习除数是整十数(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探索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发现并归纳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能正确地计算。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清楚表达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难点:试商、商的定位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好,我们回顾一下学过的乘除法有关知识,一起完成以下计算题,并且思考你是怎么算的。
1.口算(抢答)
30×4= 20×5= 60×8= 16÷4= 20÷5= 480÷6=
2.竖式计算我能行。
96÷8=12 754÷8=94……2
3.教师追问:480÷6是怎么算的
3.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相当不错,给自己鼓鼓掌,祝贺我们都是“计算小能手”。
【设计意图:1.通过口算练习,一方面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另一方面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2.结合这两道竖式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1.师生谈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预设: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买文具时候会不会可能用到除法呢?本节课的学习就与《买文具》有关系。(教师顺势板书课题:买文具)
课件出示课本66页主情境图。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如果用80元买书包,可以买多少个?
思考: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师:怎样列式呢 如何计算呢
预设 生:求80中有几个20,就是用80÷20=4。
独立思考1分钟,在学习单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计算过程! 大家积极思考。
(教师巡视观察,发现同学们有方法,也能算出结果,但是方法单一,为小组合作交流埋下伏笔。)
活动一:小组合作 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你是如何计算出80÷20=4的?
6分钟,学生汇报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方法一:乘法。
预设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方法二:直观演示(借助10元人民币)。
预设 生1:我想80元里面有8张10元,2张10元可以买一个书包,8张里面有多少个2张,就可以买多少个书包。8里面有4个2,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张)÷2(张)=4(个)。
生2:老师,通过上面同学的演示,我有一个新的理解思路,20元能买一个书包,一共有80元,那么就看80元中有几个20元就可以买几个书包。
师:通过上面的图例,可以看出,80元平均分成了4个20元,也就是同学所说的,8(张)÷2(张)=4(个),可以求出80÷20=4。
(教师板书:8÷2=4 80÷20=4)
(补充:学生想不到这种方法时,教师直接出示人民币图形,提问:谁能结合人民币模型来解释80÷20=4)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方法正确合理,思路清晰,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时孩子们初步感受体验商不变的规律。】
方法三:(列竖式)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能用竖式表示吗
(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注意商的定位。老师巡视后请一个书写正确的同学板演,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如果没有错例可循,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直接展示错例或者提问书写正确的孩子每一步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上?)
PPT课件出示竖式计算:
预设 生1:正确书写的竖式
生2:把商4写在十位的同学。
师:谁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如果学生能向他们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
师: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竖式。他们的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预设 生:它们的商都是4,但是4的位置不同,一个在个位上,一个在十位上。
师:4应该商在什么位置上
预设 生:应该商在个位上。
师:请你说说“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预设
生1: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是80,就是8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80除以20,就是8个十除以2个十,我就想乘法口诀“二四得八”,8÷2=4。所以80除以20,商是4。4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生2:因为4表示“4个”书包,所以4应该写在个位上。
生3:如果把4商在十位上,就表示4个10,4个10就是40,40×20不等于80,所以4应该商在个位上。
……
师:(提问板书错误的同学)你又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同意以上同学的观点。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谁的写法
预设 生:第一种。
(教师擦去错误的,同时完善板书)
师:这道除法竖式计算题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 生:以前学习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这个两位数还是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4应该商在什么位置,让学生明白商的定位,是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同时要使学生体会探究商定位的过程。】
巩固练习(一)
1.基础练习
(1)教材第67页第1题。
让学生先进行圈一圈的活动,然后再写得数,借助直观图,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材第67页第2题。(口算抢答)
2.重点题(说一说、算一算)
3.(易错题)数学急诊室。(判断对错,并改正)
活动二:小组合作 探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讨论算法、理解算理
PPT课件出示教科书66页情境图。
160元能买几个计算器 还剩多少元
师:根据信息,你知道能买多少个计算器吗 怎么列式
预设 生:160÷30。
师:请你们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预设
生1:因为16÷3≈5,所以商是一位数。
生2:因为5×30=150,6×30=180,所以160÷30的商是一位数。
生3:160÷30,除数是两位数,被除数是三位数,试商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是“16”,小于除数30,不够商1,所以要看被除数的前3位,是160。我们看到了被除数的个位,所以160÷30的商是一位数。
师:我们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 下面请同学们用除法竖式验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160÷30=5(个)……10(元)
师:“5”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预设 生:3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16比30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除到了个位,所以5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我们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和刚才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预设 生:一样。
师:这就证明我们既做对了,同时也估算对了。
巩固练习(二)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928÷50= 297÷30=
2.对比迁移、总结计算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习的这两个除法计算有什么相同之处 (除数都是整十数也就是两位数)(板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我们是怎么算的?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你能结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推理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教师板书: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教师小结: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积极参与。同学们再次集体鼓掌,祝贺我们今天的进步。
四人小组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换意见,讨论时把你懂得道理一定给同伴讲清楚,同伴一定要听明白,这个问题才是我们真正都懂了,我们学习才会更加有意义,开始吧。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当除数是两位数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就用乘法计算来试商;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三位,也要用乘法计算来试商。
生2: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板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