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压强
一.选择题
1.(2022 宁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2.(2022 台州)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3.(2021 杭州)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4.(2021 台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安全带,如图,系带设计的比较宽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5.(2023 温州)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6.(2021 衢州)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
A.大气的压力 B.饮料的重力
C.手握杯的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
二.填空题
7.(2023 杭州)澳洲沙漠里的魔蜥,头部有两个尖锐的刺,能在受到天敌攻击时保护自己,其原理是:刺的尖端 很小,能在防卫时产生很大的压强。魔蜥很多时候靠喝露水获得水分,沙漠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魔蜥冰冷的体表上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露水,露水通过魔蜥体表的沟槽流进其口中。
8.(2022 丽水)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
9.(2021 浙江)双休日小嘉同学乘公交车到南湖旅游,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
(1)上车后他看到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坐上去后感觉比用硬质塑料做的椅子要舒服,这是采用 的方法使压强减小的缘故。
(2)车子开动后,小嘉发现公交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这是因为他以 为参照物。
(3)车子到站后,广播提醒“车辆到站,请各位乘客等车子停稳后再有序下车”。如果车子没有停稳就下车,由于 人往往会站不稳而跌倒。
10.(2022 杭州)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 。
11.(2021 湖州)暑假爸爸带小越去杭州游玩,晚上经高速公路开车返回,下车时小越发现车身两侧密密麻麻有很多死昆虫,这是因为车高速行驶时(模拟场景如图所示),A处空气流速比B处 (选填“大”或“小”),对昆虫的压强比B处小,昆虫被压向车身导致死亡。昆虫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也是唯一适应陆地飞行生活的无脊椎动物。在生物分类上昆虫属于 门。
12.(2021 浙江)核能是水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如图是核电机组示意图,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 。
(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 。
三.计算题
13.(2022 绍兴)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 。
(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
(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v0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四.解答题
14.(2023 浙江)甬舟铁路建成后将结束我市未通铁路的历史。2023年4月,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正式开工,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如图)。
(1)目前从大桥通行两地约半小时。海底隧道建成后,全长约16千米,若按20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隧道只需花多少时间?
(2)海底隧道建设时需考虑海水压力的影响。据测算该隧道受到水的最大压强约为8.5×105帕,则隧道1米2需要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力为多少牛?
15.(2021 绍兴)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图为探测器离轨着陆火星全过程及“祝融号”火星车的示意图,已知g火星=3.76N/kg,请回答。
(1)“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而“嫦娥五号”在降落月球时没有采用降落伞减速的原因是 。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力能 的原理,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力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2)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器中驶出,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车轮,若每个车轮与火星表面的接触面积为4.0×10﹣3m2,求“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
16.(2022 台州)兴趣小组在调查某城市的“热岛效应”时发现:
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能量消耗较多,绿化率较低,气温较高。
郊区:人口密度小,绿化率较高,河道密布,气温较低,但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
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的现象作出解释。
17.(2022 湖州)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原因是:
(1)请从海陆性质和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 。
(2)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 (选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18.(2021 丽水)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19.(2021 台州)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甲所示。德贝莱纳打火机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莱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压强
一.选择题
1.(2022 宁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解答】解: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2022 台州)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解答】解:AB、放上瓶盖后,鸡蛋上方的受力面积增大了,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时,鸡蛋受到的压强减小了,所以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小,故A正确、B错误;
C、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所以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故D正确。
故选:B。
3.(2021 杭州)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解答】解:AC、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瓶的重力,即F=G,正立和倒立时,水瓶的重力不变,压力大小也不变,即F甲=F乙,故A、C错误;
BD、由公式可知,在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越小,压强p越大,水瓶倒立时桌面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强更大,即p甲<p乙,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4.(2021 台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安全带,如图,系带设计的比较宽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解答】解:安全头盔的系带设计的比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2023 温州)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解答】解: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位于干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所以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D正确。
流动沙丘上几乎没有植被生长,所以不是生物作用,A错误。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流动沙丘多分布在沙漠地区,所以影响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不是冰川作用,B错误。
流水作用主要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动沙丘多分布在沙漠地区,所以影响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不是流水作用,C错误。
故选:D。
6.(2021 衢州)如图所示,用吸管吸敞口玻璃杯中饮料,使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
A.大气的压力 B.饮料的重力
C.手握杯的力 D.杯对饮料的支持力
【解答】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
B、饮料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故B错误;
C、手握玻璃杯的力,是为了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防止杯子掉落,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C错误;
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是玻璃杯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7.(2023 杭州)澳洲沙漠里的魔蜥,头部有两个尖锐的刺,能在受到天敌攻击时保护自己,其原理是:刺的尖端 受力面积 很小,能在防卫时产生很大的压强。魔蜥很多时候靠喝露水获得水分,沙漠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魔蜥冰冷的体表上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露水,露水通过魔蜥体表的沟槽流进其口中。
【解答】解:澳洲沙漠里的魔蜥,头部有两个尖锐的刺,能在受到天敌攻击时保护自己,因为刺的尖端受力面积很小,产生很大的压强;
沙漠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魔蜥冰冷的体表上液化形成露水。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液化。
8.(2022 丽水)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 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 等于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480 毫升水。
【解答】解:(1)本图是同一个瓶子的两种放置状态,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本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瓶中装满水,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变,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相等,
所以p1=p2;
(3)V=600mL=600×10﹣6m3
这瓶水的质量为:m=ρV=1×103kg/m3×600×10﹣6m3=0.6kg。
这瓶水重为:G=mg=0.6kg×9.8N/kg=5.88N。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则F=G=5.88N。
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为p11.68×103Pa;
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
由p得:倒放时水的重力G′=F′=pS=1.68×103Pa×7×10﹣4m2=1.176N,
倒出的水的重力ΔG=G﹣G′=5.88N﹣1.176N=4.704N,
则由G=mg得:Δm0.48kg。
由m=ρV得V0.48×10﹣3m3=0.48×103cm3=480mL。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等于;480。
9.(2021 浙江)双休日小嘉同学乘公交车到南湖旅游,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
(1)上车后他看到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坐上去后感觉比用硬质塑料做的椅子要舒服,这是采用 增大受力面积 的方法使压强减小的缘故。
(2)车子开动后,小嘉发现公交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这是因为他以 公交车 为参照物。
(3)车子到站后,广播提醒“车辆到站,请各位乘客等车子停稳后再有序下车”。如果车子没有停稳就下车,由于 惯性 人往往会站不稳而跌倒。
【解答】解:(1)人坐在椅子上,压力相等,人坐在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受力面积大,压强小,人感觉舒服。
(2)车子开动后,小嘉发现公交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公交站台是被研究的物体,公交站台和公交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公交站台是运动的。
(3)车子行驶时,乘客随车一起运动,当车没有停稳时乘客下车,乘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往往站不稳而跌倒。
故答案为:(1)增大受力面积;(2)公交车;(3)惯性。
10.(2022 杭州)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靠拢 (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 纸片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片中间气体压强小于两侧大气压,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将纸片向内挤压 。
【解答】解: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故答案为:靠拢;纸片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片中间气体压强小于两侧大气压,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将纸片向内挤压。
11.(2021 湖州)暑假爸爸带小越去杭州游玩,晚上经高速公路开车返回,下车时小越发现车身两侧密密麻麻有很多死昆虫,这是因为车高速行驶时(模拟场景如图所示),A处空气流速比B处 大 (选填“大”或“小”),对昆虫的压强比B处小,昆虫被压向车身导致死亡。昆虫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也是唯一适应陆地飞行生活的无脊椎动物。在生物分类上昆虫属于 节肢动物 门。
【解答】(1)距离汽车越近,周围的空气流速就越快,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A处空气流速比B处大。
(2)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故答案为:
大;节肢动物。
12.(2021 浙江)核能是水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如图是核电机组示意图,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 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
(2)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 比热容大 。
【解答】解:(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上方气压增加时,沸点也增加,此题中水面上方有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所以将水加热到约320℃也不会沸腾。
(2)蒸发器中的水是液体,被加热后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
(3)因为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核电站用水做冷却剂就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
故答案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汽化;比热容大。
三.计算题
13.(2022 绍兴)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 越小 。
(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
(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v0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解答】解:(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所以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受力面积越大,所以 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越小;
(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重力:G=mg=72kg×10N/kg=720N;
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力F=G=720N;
对雪地的压强:p1800Pa;
(3)他在飞行过程中,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速度减小;下落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速度增大;
所以他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先变小,当上升到最高点B时,速度最小,接着下落过程速度变大;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如图所示:
答:(1)越小;
(2)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1800Pa;
(3)图见解析。
四.解答题
14.(2023 浙江)甬舟铁路建成后将结束我市未通铁路的历史。2023年4月,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正式开工,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如图)。
(1)目前从大桥通行两地约半小时。海底隧道建成后,全长约16千米,若按20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隧道只需花多少时间?
(2)海底隧道建设时需考虑海水压力的影响。据测算该隧道受到水的最大压强约为8.5×105帕,则隧道1米2需要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力为多少牛?
【解答】解:(1)根据速度公式v可得,
通过隧道需花时间t0.08h;
(2)根据压强公式p可得,
隧道1米2需要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力F=pS=8.5×105Pa×1m =8.5×105N。
答:(1)通过隧道只需花时间0.08h;
(2)隧道1米2需要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力为8.5×105N。
15.(2021 绍兴)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图为探测器离轨着陆火星全过程及“祝融号”火星车的示意图,已知g火星=3.76N/kg,请回答。
(1)“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而“嫦娥五号”在降落月球时没有采用降落伞减速的原因是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力能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理,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力是 不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2)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器中驶出,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车轮,若每个车轮与火星表面的接触面积为4.0×10﹣3m2,求“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
【解答】解:(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降落伞不能工作,不能依靠空气阻力使“嫦娥五号”减速,故“嫦娥五号”没有采用降落伞方式降落;
“天问一号”探测器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其速度大小不断变化,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理,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力是不平衡的;
(2)“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力:F=G火星=mg火星=240kg×3.76N/kg=902.4N,
受力面积:S=6×4.0×10﹣3m2=2.4×10﹣2m2,
“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p3.76×104Pa。
答:(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平衡;
(2)“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为3.76×104Pa。
16.(2022 台州)兴趣小组在调查某城市的“热岛效应”时发现:
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能量消耗较多,绿化率较低,气温较高。
郊区:人口密度小,绿化率较高,河道密布,气温较低,但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
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的现象作出解释。
【解答】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因此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形成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因此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形成热岛效应。
17.(2022 湖州)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原因是:
(1)请从海陆性质和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
(2)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解答】解:(1)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原因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故答案为:(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2)反射。
18.(2021 丽水)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解答】解: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并产生大量热,是自热火锅的主要热量来源,而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盒内的空气、氢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的小孔便于气体的排放,避免危险,还要注意盒盖排气小孔,防止烫伤。
故答案为:
发热包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强碱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而铝粉在碱性热水中能反应产生氢气,盒内的空气、氢气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使盒内气压变大,盒盖的小孔便于气体的排放。
19.(2021 台州)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甲所示。德贝莱纳打火机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被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莱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 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由于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氢气逸出,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发生燃烧。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气;开关关后,与稀硫酸仍继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气压变大,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没有氢气喷出,火焰熄灭 。
【解答】解:打火机的使用原理: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由于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氢气逸出,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发生燃烧。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气;开关关后,与稀硫酸仍继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气压变大,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没有氢气喷出,火焰熄灭。
故答案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由于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氢气逸出,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发生燃烧。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气;开关关后,与稀硫酸仍继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气压变大,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没有氢气喷出,火焰熄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