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6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2023 金华)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如图为西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发育而来
D.⑥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解答】解:A、自花传粉是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而图片中是两朵花之间的传粉,属于异花传粉,A错误。
B、③果实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为种子,B错误。
C、⑤植株是由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因为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C错误。
D、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的主要区域是成熟区,D正确。
故选:D。
2.(2023 温州)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厚朴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解答】解: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花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厚朴具有花和种子,故厚朴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A。
3.(2023 浙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主要性质与功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结构,逐步了解规律。下面列举的结构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
选项 功能 结构
A 植物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 植物根毛区存在大量根毛
B 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飞机的机翼上面凸下面平
C 鸟类飞行时能减小空气阻力 鸟类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D 氢气能成为一种清洁能源 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解答】解:A、植物根毛区存在大量根毛细胞,使根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故A正确;
B、飞机的机翼上面凸下面平,使得上面流速大于下面流速,上面气压小于下面气压,获得升力,故B正确;
C、鸟类飞行是能减小空气阻力是由于身体呈纺锤形,故C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C。
4.(2023 丽水)丽水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利用气雾栽培技术立体种植蔬菜(如图),蔬菜产量比传统技术提高10倍以上。气雾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营养液以气雾的方式直接喷到根上,更利于吸收。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
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B.蔬菜利用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营养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D.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解答】解: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A错误;
B、蔬菜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受精卵,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发育形成的,所以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细胞液的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所以气雾栽培时要保证根毛吸水,营养液的浓度应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C错误;
D、根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用于完成自身的生理活动,其余大部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D正确。
故选:D。
5.(2022 金华)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答】解: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根据题意,豆腐柴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所以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被子植物。
故选:D。
6.(2021 衢州)春天,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身上沾有许多花粉。蜜蜂的这种行为,可帮助油菜花(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解答】解:在油菜开花的季节,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油菜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故选:B。
7.(2021 绍兴)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是单子叶植物
B.菜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自土壤
D.图中D结构发育成根
【解答】解:A、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为网状脉,直根系,属于双子叶植物,A错误;
B、菜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B错误;
C、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种子自身,C错误;
D、种子的萌发过程中,D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D正确。
故选:D。
8.(2021 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9.(2022 台州)某校开展蔬菜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劳动的过程。
(1)催芽 把干燥菜豆种子放在干燥的纸巾上,置于温度适宜、空气充足的环境中。为了让这些种子萌发,还需要提供的外部条件是 适量的水分 。催芽时发现某种子的A部位损伤(如图),几天后,该种子仍然发芽,因为该种子的胚结构保持完整,且有充足的有机物供细胞进行 呼吸 作用。
(2)播种 把发芽的种子进行播种,定期给菜豆植株浇水促进生长,菜豆的 根 (写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解答】解:(1)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要萌发,除环境条件以外,还必须满足的自身条件是活的胚种子完整,种子不在休眠期。图中损伤的是菜豆种子的部分种皮和子叶,胚没有损伤,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几天后会发芽。
(2)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根。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适量的水分;呼吸。
(2)根。
10.(2022 金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已成为大家共识。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如图)通常长在地下,里面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是我国的五种主食之一。
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马铃薯中的淀粉主要是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此可知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 自上而下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马铃薯中的淀粉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
【解答】解:(1)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
(1)自上而下
(2)小肠
11.(2021 浙江)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甲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解答】解:春季,到了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树木开始生长,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年轮宽;寒冬气温降低,树木生长较慢,年轮窄,因此图中甲部分为春材。由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
故答案为:
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2.(2021 金华)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
(1)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 胚乳 (填种子的结构名称);
(2)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 无性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解答】解:(1)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据此可知,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子叶或胚乳。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人工种子是由组织培养得来的,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用人工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胚乳;(2)无性
13.(2022 台州)卷耳(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竞争光、水和空间的能力极强。
(1)2021年11月,台州“华顶卷耳”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有利于进行 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图乙二歧式检索表中P、Q、R、S分别表示一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华顶卷耳,它是 S 。
(2)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卷耳的下列结构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 ABC 。
A.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
B.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
C.种子多,繁殖能力强
【解答】解(1)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由题干可知,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对应图乙二歧式检索表可知,华顶卷耳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且有花梗长,花瓣无毛,因此表示华顶卷耳的是S。
(2)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说明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种子多,繁殖能力强,ABC都正确。
故答案为:(1)光合;S。
(2)ABC。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2 温州)雨滴落在裸露的土壤上,使部分土粒飞溅而造成侵蚀。若雨滴落在草本植物上,经叶片遮挡,在叶片上短暂停留后沿叶片滴落,该过程会改变落地雨滴的直径等因素而改变落地时的动能,从而改变对土壤的侵蚀程度。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草本植物的茎高和叶片面积大小对雨滴经叶片遮挡后直径的影响,取茎高和叶片面积不同的植株,按如图装置进行9组实验:
①取茎高为10厘米,叶片面积为1.6厘米2的植株放入装置,雨滴下落经植株叶片遮挡后洒落在底盘上,按一定方法测得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
②换用其它植株,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叶片平均面积(厘米2) 1.6 3.2 4.7
茎高(厘米)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毫米) 2.38 2.48 2.55 2.55 2.67 2.72 2.65 2.76 2.82
(1)将茎高为10厘米的植株换成20厘米的植株进行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升降杆高度? 升高10厘米 。
(2)分析表中数据,判断经植株叶片遮挡后的雨滴平均直径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并在上表9组中选择3组(用组别序号表示)作为证据。 叶片面积;1、2、4(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
(3)结合实验结果和能量知识,解释“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雨滴经其遮挡后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的原因。 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经叶片遮挡后的雨滴直径越小,质量越小,高度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滴落到地面的动能也越小,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 。
【解答】解:(1)将茎高为10厘米的植株换成20厘米的植株进行实验时,如果不改变升降杆高度,那么雨滴发生器距离植物的距离会缩短10厘米,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应将升降杆升高10厘米,这样就排除了雨滴发生器与植物的距离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相同的叶片平均面积的情况下,不同的茎高,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的变化数据,与在相同茎高的情况下,不同的叶片平均面积,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的变化数据,两数据进行比较,那个差距大,说明就受哪种因素的影响更大。例如:1组与2组比较,雨滴平均直径增大:2.48﹣2.38=0.1(毫米),1组与4组比较,雨滴平均直径增大:2.55﹣2.38=0.17(毫米),通过数据比较,叶片平均面积与茎高相比,叶片的面积对雨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大。同理,2、3、5组;4、5、7组5、6、8组……也可以进行如此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叶片面积的影响要比茎高的影响更大。
(3)由前面的实验结果可知,植物的叶片面积越小,茎高越小,会使遮挡的雨滴落到地上的平均直径也越小。雨滴经其遮挡后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小的原因是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经叶片遮挡后的雨滴直径越小,质量越小,高度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滴落到地面的动能也越小,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
故答案为:(1)升高10厘米。
(2)叶片面积;1、2、4(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经叶片遮挡后的雨滴直径越小,质量越小,高度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滴落到地面的动能也越小,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
15.(2022 绍兴)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
【实验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菠菜叶片和CO2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入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光照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且l红>l黄>l绿,多次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得出结论】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 。
【交流拓展】
(1)实验中通过比较 红墨水移动的距离 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距离为l黑。
①装置D中红墨水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 l红+l黑 (用l红和l黑表示)。
【解答】解:【得出结论】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线颜色的不同。由于瓶内都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能维持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那么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导致瓶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ABC装置导管内的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我们可以根据红墨水移动的距离来判断氧气产生的多少,距离越远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且l红>l黄>l绿,说明红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绿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故可以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
(1)瓶中菠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导致瓶中气体压强的改变,使红墨水移动,所以实验中可通过比较 红墨水移动的距离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①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没有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菠菜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变,但氧气不断减少,因此瓶内压强减小,装置D导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测得的l红表示的是净光合强度值,而实际光合强度值=净光合强度值+呼吸强度值,而实验D在黑暗环境中,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得的l黑可表示为呼吸强度值,因此实验中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值是:l红+l黑。
故答案为:【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
(1)红墨水移动的距离。
(2)①右;②l红+l黑。
16.(2022 丽水)某兴趣小组参观植物工厂时,发现不同植物在补光时会用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光的颜色是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实验步骤]
①称取三份200克生长旺盛不带土的佛甲草,分别放入3个透明的塑料袋内,通入体积和CO2浓度均相同的人体呼出气体,袋内各放置了一个氧气传感器并密封(如图甲)。置于室温为22℃的不同暗室中;
②三个装置分别用200瓦的LED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保持45厘米的距离照射5小时,每隔1小时记录读数,将测得的数据制成如图乙的曲线。
[评价反思]
(1)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 O2 ,体积分数变化快慢(填“CO2”或“O2”);
(2)分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植物在红光和蓝光环境中其光合作用强度强于绿光环境 ;
(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偏大,从光源或环境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绿光光源不纯(或环境中有微弱的其他颜色的光、环境有漏光、环境温度有变化等)使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 。
【解答】解:(1)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氧气体积分数增加快时光合作用强。由图乙可知,纵坐标上从小到大标注了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可见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快慢。
(2)由图乙可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红光和蓝光环境中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高于绿光环境。所以分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植物在红光和蓝光环境中其光合作用强度强于绿光环境。
(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数据偏大的原因是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了。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的原因不外乎这些原因,如绿光光源不纯、环境中有微弱的其他颜色的光、环境有漏光、环境温度有变化等。
故答案为:(1)O2
(2)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植物在红光和蓝光环境中其光合作用强度强于绿光环境。
(3)绿光光源不纯(或环境中有微弱的其他颜色的光、环境有漏光、环境温度有变化等)使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
17.(2022 温州)在“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小组发现不同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他们想:当生态瓶中的水及水草数量一定时,动物的种类与数量怎样投放才能使生态瓶更稳定?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士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1)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 有利于光合作用,便于观测 。
(2)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解答】解:(1)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有利于光合作用,便于观测。
(2)①取3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A、B、C;
②在A瓶内放入1条小金鱼、B瓶内放入2条小金鱼、C瓶内放入3条小金鱼:
③将3个瓶子用盖子和凡士林密封,并同时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且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早晚各观
察一次,记录并比较各组鱼存活的天数;
④比较三组实验现象,若B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则再取2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
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D、E;
⑤在D瓶内放入2条小田鱼、E瓶内放入小金鱼和小田鱼各1条,重复步骤③;
⑥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1)有利于光合作用,便于观测。
(2)①取3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A、B、C;
②在A瓶内放入1条小金鱼、B瓶内放入2条小金鱼、C瓶内放入3条小金鱼:
③将3个瓶子用盖子和凡士林密封,并同时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且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早晚各观
察一次,记录并比较各组鱼存活的天数;
④比较三组实验现象,若B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则再取2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
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D、E;
⑤在D瓶内放入2条小田鱼、E瓶内放入小金鱼和小田鱼各1条,重复步骤③;
⑥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8.(2021 台州)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尽可能多 。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B 。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mb﹣ma/nSt 。(用字母表示)
【解答】解:(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尽可能多,避免出现偶然性。
(2)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破坏叶柄韧皮部以切断筛管,防止有机物运走 B(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mb﹣ma/nSt。
故答案为:(1)尽可能多
(2)B
(3)mb﹣ma/nSt
四.解答题
19.(2023 宁波)如图所示,有的植物体顶生幼叶会有部分重叠。幼叶成熟过程中,叶片会逐渐展开,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这是植物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 适应 。小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叶展开生长的原因:幼叶的分生组织会产生生长素并向叶柄运输,受光照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叶柄上生长素分布 不均匀 (填“均匀”或“不均匀”),导致叶柄弯曲生长。
【解答】解:(1)阳光是从上往下照射的,若叶片相互遮挡,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植物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地接受阳光照射,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能适应环境。
(2)不均匀光照能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运往背光侧,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叶柄弯曲生长。
故答案为:
(1)适应
(2)不均匀
20.(2023 温州)新疆地处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盐碱地经大量灌水后,可暂时减轻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但随着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逐渐到达表层土壤,使表层土壤盐碱化更严重,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易发生虫害。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钻出地面的幼苗数与播种的种子数的比值)。科技团队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湿出”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改良。两种种植技术介绍如表。
传统种植技术 干播湿出技术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温度适宜时,在表层土壤播种并盖上地膜,使种子距离地面3~4厘米。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 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如图);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
根据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解释相对于传统种植技术,干播湿出技术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解答】解:干播湿出技术是指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干播湿出技术不仅减轻了表层土壤盐碱化,防止土壤板结,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条件,所以干播湿出技术能大大提高棉花出苗率。
故答案为:干播湿出技术不仅减轻了表层土壤盐碱化,防止土壤板结,还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条件,所以干播湿出技术能大大提高棉花出苗率
21.(2022 宁波)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将两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 呼吸 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
(2)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 乙 (填“甲”或“乙”)中的叶片。
(3)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 不是 (填“是”或“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答】解:(1)呼吸作用是指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实验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呼吸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甲装置中,放置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甲装置中没有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甲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乙中的叶片。
(3)植物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有的来自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呼吸。
(2)乙。
(3)不是。
22.(2022 杭州)2021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而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只需11步,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6个月 1﹣2天
占地面积 5亩地 1米3反应器
(1)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 太阳 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氢气和二氧化碳 ;在阶段2中,Cy为甘油酮(C3H4O3),则y的值为 3 (填写数字)。
(2)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 酶 作为催化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为人体提供能量 。
(3)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虽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大意义。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的优势是 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等因素制约,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 。(写出2点)
【解答】解:(1)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太阳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甘油酮(C3H4O3)中一个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为3,则y的值为3。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酶作为催化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糖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3)根据表格数据对比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相较于传统农业,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的优势是: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等因素制约,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
故答案为:(1)太阳;氢气和二氧化碳;3
(2)酶;为人体提供能量
(3)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短,不受气候等因素制约,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
23.(2021 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解答】解:植物体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①温室大棚,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可以保证植物体在白天获得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②根据纬度不同,设计“前屋面角度”不同,可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保证植物体在冬季正常的呼吸作用,不会被冻伤。
故答案为:①温室大棚,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可以保证植物体在白天获得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②根据纬度不同,设计“前屋面角度”不同,可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保证植物体在冬季正常的呼吸作用,不会被冻伤。
24.(2021 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解答】解:冬天有霜的日子往往是晴天,光照强,青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有机物)多;冬天有霜的日子气温低,青菜呼吸作用减弱,消耗淀粉(有机物)少,积累的淀粉(有机物)增多;青菜体内的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为防止短时间内气温低引起体内液体凝固,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使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冻死;同时,由于青菜细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故答案为:①青菜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低温下呼吸作用减弱,淀粉积累的多;②淀粉在青菜体内分解成葡萄糖;③青菜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导致其中液体的凝固点降低,青菜细胞中的液体不易凝固,不易被冻死;④青菜细胞中的淀粉分解产生的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4小点答全得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6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2023 金华)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如图为西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发育而来
D.⑥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2.(2023 温州)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厚朴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3.(2023 浙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主要性质与功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结构,逐步了解规律。下面列举的结构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
选项 功能 结构
A 植物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 植物根毛区存在大量根毛
B 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飞机的机翼上面凸下面平
C 鸟类飞行时能减小空气阻力 鸟类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D 氢气能成为一种清洁能源 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4.(2023 丽水)丽水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利用气雾栽培技术立体种植蔬菜(如图),蔬菜产量比传统技术提高10倍以上。气雾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营养液以气雾的方式直接喷到根上,更利于吸收。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
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B.蔬菜利用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营养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D.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5.(2022 金华)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2021 衢州)春天,经常看到蜜蜂在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身上沾有许多花粉。蜜蜂的这种行为,可帮助油菜花(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7.(2021 绍兴)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是单子叶植物
B.菜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自土壤
D.图中D结构发育成根
8.(2021 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二.填空题
9.(2022 台州)某校开展蔬菜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劳动的过程。
(1)催芽 把干燥菜豆种子放在干燥的纸巾上,置于温度适宜、空气充足的环境中。为了让这些种子萌发,还需要提供的外部条件是 。催芽时发现某种子的A部位损伤(如图),几天后,该种子仍然发芽,因为该种子的胚结构保持完整,且有充足的有机物供细胞进行 作用。
(2)播种 把发芽的种子进行播种,定期给菜豆植株浇水促进生长,菜豆的 (写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0.(2022 金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已成为大家共识。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如图)通常长在地下,里面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是我国的五种主食之一。
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马铃薯中的淀粉主要是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此可知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马铃薯中的淀粉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11.(2021 浙江)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12.(2021 金华)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
(1)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 (填种子的结构名称);
(2)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13.(2022 台州)卷耳(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竞争光、水和空间的能力极强。
(1)2021年11月,台州“华顶卷耳”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有利于进行 作用制造有机物。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图乙二歧式检索表中P、Q、R、S分别表示一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华顶卷耳,它是 。
(2)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卷耳的下列结构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 。
A.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
B.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
C.种子多,繁殖能力强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2 温州)雨滴落在裸露的土壤上,使部分土粒飞溅而造成侵蚀。若雨滴落在草本植物上,经叶片遮挡,在叶片上短暂停留后沿叶片滴落,该过程会改变落地雨滴的直径等因素而改变落地时的动能,从而改变对土壤的侵蚀程度。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草本植物的茎高和叶片面积大小对雨滴经叶片遮挡后直径的影响,取茎高和叶片面积不同的植株,按如图装置进行9组实验:
①取茎高为10厘米,叶片面积为1.6厘米2的植株放入装置,雨滴下落经植株叶片遮挡后洒落在底盘上,按一定方法测得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
②换用其它植株,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叶片平均面积(厘米2) 1.6 3.2 4.7
茎高(厘米)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毫米) 2.38 2.48 2.55 2.55 2.67 2.72 2.65 2.76 2.82
(1)将茎高为10厘米的植株换成20厘米的植株进行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升降杆高度? 。
(2)分析表中数据,判断经植株叶片遮挡后的雨滴平均直径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并在上表9组中选择3组(用组别序号表示)作为证据。 。
(3)结合实验结果和能量知识,解释“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雨滴经其遮挡后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的原因。 。
15.(2022 绍兴)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
【实验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菠菜叶片和CO2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入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光照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且l红>l黄>l绿,多次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得出结论】 。
【交流拓展】
(1)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距离为l黑。
①装置D中红墨水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 (用l红和l黑表示)。
16.(2022 丽水)某兴趣小组参观植物工厂时,发现不同植物在补光时会用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光的颜色是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实验步骤]
①称取三份200克生长旺盛不带土的佛甲草,分别放入3个透明的塑料袋内,通入体积和CO2浓度均相同的人体呼出气体,袋内各放置了一个氧气传感器并密封(如图甲)。置于室温为22℃的不同暗室中;
②三个装置分别用200瓦的LED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保持45厘米的距离照射5小时,每隔1小时记录读数,将测得的数据制成如图乙的曲线。
[评价反思]
(1)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 ,体积分数变化快慢(填“CO2”或“O2”);
(2)分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偏大,从光源或环境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17.(2022 温州)在“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小组发现不同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他们想:当生态瓶中的水及水草数量一定时,动物的种类与数量怎样投放才能使生态瓶更稳定?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士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1)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 。
(2)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18.(2021 台州)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19.(2023 宁波)如图所示,有的植物体顶生幼叶会有部分重叠。幼叶成熟过程中,叶片会逐渐展开,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这是植物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 。小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叶展开生长的原因:幼叶的分生组织会产生生长素并向叶柄运输,受光照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叶柄上生长素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导致叶柄弯曲生长。
20.(2023 温州)新疆地处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盐碱地经大量灌水后,可暂时减轻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但随着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逐渐到达表层土壤,使表层土壤盐碱化更严重,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易发生虫害。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钻出地面的幼苗数与播种的种子数的比值)。科技团队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湿出”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改良。两种种植技术介绍如表。
传统种植技术 干播湿出技术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温度适宜时,在表层土壤播种并盖上地膜,使种子距离地面3~4厘米。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 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子距离地面1~2厘米(如图);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
根据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解释相对于传统种植技术,干播湿出技术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21.(2022 宁波)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将两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 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
(2)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 (填“甲”或“乙”)中的叶片。
(3)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 (填“是”或“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2.(2022 杭州)2021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而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只需11步,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6个月 1﹣2天
占地面积 5亩地 1米3反应器
(1)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 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在阶段2中,Cy为甘油酮(C3H4O3),则y的值为 (填写数字)。
(2)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 作为催化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
(3)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虽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大意义。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的优势是 。(写出2点)
23.(2021 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24.(2021 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