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前后两种作用力,前者大的是
A.氨分子内与水分子内 B.碘分子间与氨分子间
C.比分子间与分子间 D.金刚石中原子间与石墨晶体中原子间
2.分子晶体在通常情况下不具有的性质是
A.晶体微粒是分子 B.干燥或熔化时均能导电
C.晶体内微粒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D.熔点和沸点一般低于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3s、3p、3d、4s的能量依次升高
B.、中S原子的VSEPR模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C.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由和构成,常温下能导电
D.和晶体硅都是共价化合物,属于共价晶体
4.有关NH3分子的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分子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
B.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
C.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1,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
D.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1,分子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09°28′
5.一种含硼钠盐的结构如图所示,其阴离子是由2个和2个缩合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中B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阴离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均为 D.1个离子中含有8个σ键
6.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不正确的是
A.共价键的极性: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C.卤素单质的熔点:
D.羧酸的酸性:
7.类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比”中正确的是
A.CO2通入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B.钠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过氧化钠,则锂在空气中加热也能生成过氧化锂
C.可用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制气体,则可用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制气体
D.CO2中C为sp杂化,SiO2中Si也是sp杂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3和NCl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C.NH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PCl3和NH3都是三角锥形分子,都存在未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
9.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的基态原子L层上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Z与M同主族;W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
C.键角:
D.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Cl3和N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KF是离子化合物,HF为共价化合物
C.在NH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D.CO2、SO2都是极性分子
11.锂金属电池的电解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锂电池的发展,某种商业化锂电池的电解质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三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常温下的水溶液呈酸性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W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Z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M的氢化物的沸点
C.可以用XW的水溶液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D.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12.下列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反应:Cu2++2OH-=Cu(OH)2↓
B.步骤②生成的[Cu(NH3)4]2+中含有离子键
C.溶液Y呈深蓝色是因为c(Cu2+)增大
D.在X中滴加Na2S溶液会生成CuS黑色沉淀
二、填空题
1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键线式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2)2-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
(4)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已知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为:,该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6)丙醛(CH3CH2CHO)与丙烯醇(CH2=CH-CH2OH)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丙醛比丙烯醇的沸点低的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14.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2+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CH3COOH
(1)基态Cr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配离子[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1molCH3COOH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3)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
(4)CH3CH2OH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个不同的吸收峰。
15.含碳元素的物质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中的化学键从形成的过程来看属于___________(填“”或“”)键,从其极性来看属于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
(2)和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与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与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
(3)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4)甲醇与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范德华力均相近,但是二者的沸点相差很大,造成该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6.氯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1)三氯化氮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用于漂白、消毒。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电负性:。
①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
②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
(2)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模型的名称为_______。
(3)与键角较小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与可形成配离子,配体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17.过渡元素铁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CN)6] 4-、Fe(SCN)3 等。
(1)基态铁原子核外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科学研究表明用 TiO2 作光催化剂可将废水中 CN- 转化为 OCN-,并最终氧化为 N2 、CO2.OCN- 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与 CN-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1.5mol [Fe(CN)6]3- 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4)[Fe(CN)6]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18.填空。
(1)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的是_______
A.乙醇 B.苯 C.一氯甲烷 D.乳酸CH3CH(OH)COOH
(2)下列分子具有极性的是_______
A、NH3 B、CCl4 C、H2O D、CS2 E、BF3
(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在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古人人工合成的“中国蓝”“中国紫”颜料。人们对这些颜料的研究发现,其成分主要是钡和铜的硅酸盐(BaCuSixOy)。“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2+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形成该配位键,Cu2+提供_______,若“中国蓝”的化学组成中x∶y=2∶5,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
(4)BaO的熔沸点_______MgO,金刚石的熔点_______SiC(均填“>”或“<”或“=”)
(5)131I2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该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131I2分子;KI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每个K+紧邻_______个I-。
19.填写下列空白:
(1) 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用文字描述)。
(2)[Fe(H2O)6]2+与NO反应生成的[Fe(NO)(H2O)5]2+,NO以N原子与Fe2+形成配位键,请在指出[Fe(NO)(H2O)5]2+的配位体是_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_____。
(3)《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
(4)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
B.能溶于苯,不溶于水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 500 ℃
试推断它们的晶体类型: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氨分子内氮氢键的键能小于水分子内氢氧键的键能,则分子内的共价键小于水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碘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氨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则碘分子间的作用力小于氨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烷和硅烷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分子间作用力大于甲烷,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中原子间的共价键氢氧石墨晶体中原子间的共价键,所以金刚石的熔沸点、硬度都大于石墨,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A正确;
B.分子晶体在干燥或熔化时均以分子存在,不存在自由的离子,因此均不能导电,B错误;
C.分子晶体内微粒间以范德华力也就是分子间作用力结合,C正确;
D.晶体内微粒间以范德华力结合,作用力较弱,熔点和沸点一般低于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B
【详解】A.根据构造原理,3d能量高于4s,故A错误;
B.SO2中S原子有2个σ键,1个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SO3中S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两者VSEPR模型均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
C.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是由Na+和Cl-组成,常温下,氯化钠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导电,故C错误;
D.晶体硅属于单质,故D错误;
答案为B。
4.C
【详解】NH3分子的中心原子为N,其孤电子对数是(5-3×1)=1;每个N连接3个H,成键电子对是3,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但由于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故选C。
5.C
【详解】A.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非金属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则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故A正确;
B.硼酸的结构简式为B(OH)3,分子中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阴离子含有硼酸和四羟基合硼离子,硼酸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原子杂化轨道为sp2杂化,四羟基合硼离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原子杂化轨道为sp3杂化,故C错误;
D.四羟基合硼离子中含有的8个单键都为σ键,则1个四羟基合硼离子中含有8个单σ键,故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A.由于F、Cl、Br、I的电负性依次减弱,故共价键的极性:HF>HCl>HBr>HI,A正确;
B.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呈变大趋势,P的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l> P > S >Si,B错误;
C.由于I2、Br2、Cl2、F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小,故卤素单质的熔点:I2>Br2>Cl2>F2,C正确;
D.饱和一元羧酸中,烃基是推电子基,烃基越大,羧基中H-O键极性越小,越难电离,其酸性越弱,即酸性:CH3CH2COOH<CH3COOH<HCOOH,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碳酸、亚硫酸都是弱酸,盐酸是强酸,CO2通入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故A正确;
B.锂的活泼性比钠弱,锂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锂,故B错误;
C.I-能被浓硫酸氧化,所以不能用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制气体,故C错误;
D.SiO2中Si与周围4个O原子形成4个σ键,Si是sp3杂化,故D错误;
选A。
8.D
【详解】A.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分子中,各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键角60°,故B错误;
C.离子中,中心原子N原子杂化方式为杂化,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
D.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杂化,有一对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杂化,有一对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均存在未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B
【分析】由题意可知,X和Z的基态原子L层上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则X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X为C,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Z为O,则Y为N;Z与M同主族,则M为S;W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则W为。
【详解】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即沸点:,故A错误。
B.Y为N,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为,共有5个轨道,一个轨道则就是一种空间运动状态,则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故B正确;
C.为,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采用杂化,有1个孤电子对;为,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采用杂化,无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则键角,故C错误。
D.W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D
【详解】A.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3+5=8,则P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绝对值为1,其最外层电子数是7,1+7=8,则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NF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3+5=8,则N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绝对值为1,其最外层电子数是7,1+7=8,则F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正确,A不符合题意;
B.KF由K+和F-构成,是离子化合物,HF是由H原子和F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分子,是共价化合物,正确,B不符合题意;
C.NH中H+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Cu(NH3)4]2+中铜离子含有空轨道,氮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铜离子和氨分子能形成配位键,正确,C不符合题意;
D.CO2是含有极性键的对称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错误,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B
【分析】根据价键理论和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初步分析,X为H,Y或Z可能为第IVA族元素,M为第VIA族元素,W为第ⅦA族元素,而氢卤酸的水溶液为弱酸的只有HF,可确定W为F,那么M为O,由此可知,Y和Z只有一个属于第IVA族元素,再结合Y元素的成键特征可知,Y为B、Z为C。
【详解】A.基态氟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A正确;
B.Z的氢化物为烃,某些固态烃的沸点高于、的沸点,B错误;
C.XW的水溶液是氢氟酸,可以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C正确;
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是非极性分子,D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 一水合氨为弱碱,步骤①反应: ,A错误;
B. 步骤②生成的[Cu(NH3)4]2+中不含有离子键、含N-H极性共价键、铜离子和N原子之间的配位键,B错误;
C. 溶液Y呈深蓝色是因为形成了[Cu(NH3)4]2+,C错误;
D. 在X中含有过量的硫酸铜、滴加Na2S溶液、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会生成CuS黑色沉淀,D正确;
答案选D。
13.(1)2-甲基戊烷
(2)CH2=C(CH3)CH2CH3
(3)
(4)2 +O22 +2H2O
(5)羟基、(酮)羰基、羧基
(6)丙烯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解析】(1)
键线式,主链有 5 个碳原子,2 号碳原子连有 1 个甲基,系统命名为 2- 甲基戊烷;
(2)
根据系统命名原则, 2 -甲基- 1 -丁烯主链有 4 个碳,含一个双键在1号碳上,2号碳上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
(3)
根据烷烃的通式可知12n+2n+2=72,解得n=5,因此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新戊烷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因此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为新戊烷,结构简式为;
(4)
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苯甲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O22 +2H2O;
(5)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酮)羰基、羧基;
(6)
丙烯醇中碳原子形成了一个碳碳双键,其余为碳氧、碳氢单键,所以C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杂化,丙醛(CH3CH2CHO)与丙烯醇(CH2=CH-CH2OH)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丙醛比丙烯醇的沸点低的多,其主要原因是丙烯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14.(1) 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O
(2) sp3 sp2 7NA
(3)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3
【分析】(1)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铬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铬离子,则基态铬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或[Ar]3d3;配离子[Cr(H2O)6]3+中的配位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能与中心离子铬离子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44s2或[Ar]3d3;O;
(2)
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羧基中不饱和碳原子为sp2杂化;有机物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乙酸分子中含有7个σ键和1个π键,则1mol乙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mol×7×NA mol—1=7NA,故答案为:sp3;sp2;7NA;
(3)
水与乙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答案为: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
乙醇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不同的吸收峰,故答案为:3。
15.(1) 极性
(2) 、
(3) 羧基 1
(4)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其沸点远高于乙烷
【解析】(1)
甲烷中碳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与氢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形成4个碳氢共价键,该共价键为σ键;碳氢键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
(2)
甲烷中心原子C的价电子对数为4+(4-14)=4,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碳中心原子C的价电子对数为2+(4-22)=2,采取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型,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甲烷分子中原子数为5、价电子总数为8,二氧化碳分子中原子数为3、价电子总数为16,利用同主族变换和左右移位法可得,与CH4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是,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
(3)
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手性碳原子是指人们将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其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
(4)
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但乙烷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因此虽然两者相对分子质量和范德华力均相近,但甲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16.(1) -3价 三角锥形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
(2) sp3杂化 正四面体形
(3) 中含有1个孤对电子,而不含有,孤对电子和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4)
【解析】(1)
①电负性N>Cl,因此NCl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则N显负价,为-3价,NCl3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含有1个孤电子对,因此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②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容易液化;
(2)
的中心原子Cl的价电子对数为,则其杂化方式为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
(3)
中含有1个孤对电子,而不含有,孤对电子和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因此键角较小的是;
(4)
与可形成配离子,其中提供空轨道,提供电子,因此配体为。
17. C<N<O CO或N2 18NA +2
【详解】(1)基态铁原子为26号元素,核外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价电子排布图为;
(2)OCN-中三种元素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
(3)与CN-含有相同原子个数,且价电子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其中属于分子为CO或N2;[Fe(CN)6]3-中含有6个配位键,6个C≡N微粒,则含有 键的数目为12,1.5mol [Fe(CN)6]3-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18NA;
(4)[Fe(CN)6]4-中含有6个CN-,微粒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8.(1)D
(2)AC
(3) 空轨道 BaCuSi4O10
(4) < >
(5) 4 6
【解析】(1)
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一个碳原子有4根键,4根键分别连接1、2、3、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那么这个碳原子就可以称之为手性碳原子。四个选项中,只有CH3CH(OH)COOH中间C原子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成为手性碳原子,故D符合题意;
(2)
极性分子由极性键构成,且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不均匀,不对称,据此分析。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需排除。
A.氨气分子由氮氢极性键构成,且分子为三角锥型,属于极性分子,A符合题意;
B.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B不符合题意;
C.H2O是由氢氧键构成,分子呈V形结构,属于极性分子,C符合题意;
D.CS2的结构与CO2的结构相似,结构呈直线形,属于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D不符合题意;
E.B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平面三角形结构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E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选AC;
(3)
Cu为29号元素,“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2+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形成该配位键,Cu2+提供空轨道;若“中国蓝”(BaCuSixOy)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BaO CuO xSiO2,化学组成中x∶y=2∶5,则x∶(1+1+2x)=2∶5,解得:x=4,则y=10,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故答案为:空轨道;BaCuSi4O10;
(4)
MgO和BaO都是离子晶体,Mg2+和Ba2+所带电荷相同,但Mg2+半径小于Ba2+半径,MgO晶格能更大,熔沸点更高;金刚石与SiC均属于原子晶体,且原子半径:C>Si,所以C-C键长比Si-C键短,键能大,所以金刚石的熔点> SiC,故答案为:<;>;
(5)
由碘晶胞可知,I2在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上,故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I2分子;KI晶胞与NaCl晶胞结构相似,每个K+紧邻6个I-,故答案为:4;6。
19.(1) sp3 平面三角形
(2) NO、H2O 6
(3) 平面三角形 sp2
(4) 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解析】(1)
中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2-42)+4=4,中S为sp3杂化。中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为(5+1-32)=0,成键电子对数为3,价层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由于N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答案: sp3;平面(正)三角形;
(2)
NO以N原子与Fe2+形成配位键,H2O以O原子与Fe2+形成配位键,所以[Fe(NO)(H2O)5]2+的结构应为: ,可知[Fe(NO)(H2O)5]2+的配位体是NO和H2O,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 NO和H2O;6;
(3)
ZnCO3中,阴离子中的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 3+=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 sp2;
(4)
A.固态时能导电,说明其中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故A为金属晶体;
B.苯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能溶于苯、不溶于水的晶体,其一定是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故B属于分子晶体;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说明其熔化后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为离子晶体;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不可能是金属晶体或石墨;熔点为3500°C,其熔点很高,故D为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
故答案为: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