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 ————鲁迅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
短 歌 行
曹操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诵,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本诗的艺术技巧,背诵诗歌,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短 歌 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针对乐曲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走进曹操
曹操(155——220)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政治措施: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
军事功绩: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文学成就:“建安风骨”的领袖
东汉末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创作。主要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诗歌主题多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疾苦,格调苍凉悲壮。此时,又在汉献帝建安年间,因此,被称为“建安风骨”。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
———钟嵘《诗品》
朗读全诗 品味赏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pì
jīn
wèi
yōu
duō
qì
mò
zā
bǔ
全班配乐朗读,感受作者的慷慨悲壮。
整体感知
朗诵完了本诗,你觉得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忧
知人论世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雄视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品味语言:如何写“忧”
结合诗句,体会
知人论世:为何而“忧”?
小组讨论
一忧 人生短暂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杜康:酒(借代)
作者在忧什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作者在忧什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君
(贤才)
思慕情人
思慕贤才
比兴
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
作者在忧什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以礼待才
尊重人才
求贤若渴的心情(比兴)
作者在忧什么?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月比喻贤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暗喻贤才难得。
二忧 贤才难得
作者在忧什么?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越陌度阡
人才
诗人对既得贤才的欣喜
作者在忧什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南飞”比喻人才南流;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无可寄托
作者在忧什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厌”、“周公吐哺”
——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比兴 用典)
三忧一统天下之功业未就
三忧
人生短暂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志
(一统天下)
比较鉴赏
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
关东的英雄个个雄强,纷纷举起讨贼的刀枪。
开始想学周武孟津会,立誓除董卓保卫汉皇。
谁知道大家貌合神离,你不争先我也只观望。
最后发展到争权夺势,义军内部腾起了血光。
袁绍之弟淮南曾立国,袁绍也玩过刻玺伎俩。
混战中士卒铠甲生虱,百姓惨死者不计其详。
旷野里只见累累白骨,千里内没有雄鸡啼唱。
活着的仅剩百分之一,想起来这些痛断肝肠。
【鉴赏】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汉末的实录,是一首反映现实的史诗。它反映了自初平二年(190年),关东各郡将领起兵讨伐董卓,直到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淮南称帝这八九年间的重大纷繁的历史事变和社会面貌。重点写各路军阀以讨伐董卓为名而拥兵自重,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形成新的割据局面,从而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开篇'由义而动'到自相残杀的记叙,表现了诗人英明的政治洞察力,对上层军阀的内讧以及对下层将士、百姓痛苦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通过比较鉴赏这两首诗,你觉得曹操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抑或是其他呢?
拓展思考
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
团队的领导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你将如何对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