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浓、浓
B.浓硝酸与浓硫酸和铜反应时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作食品的漂白剂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
B.用明矾[KAl(SO4)2 12H2O]处理污水
C.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 xH2O)
D.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3.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2性质稳定,可用于制取氨气
B.NH4Cl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除铁锈
C.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备硝酸铵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SO2并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浓硫酸浓度不宜过大,以防止氧化亚硫酸钠
B.乙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为尽快观察到乙中的实验现象,可增大FeCl3溶液浓度或加热
D.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但是应该连接倒扣漏斗
5.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B.Na2CO3 C.AgNO3 D.BaCl2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制溴工业中溴的吸收剂
B.苯的密度比H2O小,可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
C.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和TiCl4溶液反应制备Ti
D.Mg2Si3O8·nH2O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氨水可以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B.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能析出单质Cu
C.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D.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浊水中加少量硫酸铁,一会儿水可变得清澈透明
8.称取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40g,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不一定为0.64g
B.生成气体体积为2.016L
C.实验中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8.5%
9.对下列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均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B.稀硝酸具有酸性,可除去铜制品表面的铜锈
C.乙烯可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
D.反应:3C+SiO2=SiC+2C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10.下列实验目的和操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Mg中的Al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B 卤水点豆腐 向煮沸的豆浆中加入盐卤(含NaCl、等)
C 除去中的HCl 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某溶液中含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A.A B.B C.C D.D
11.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已变质
B.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即析出Cu单质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一定还有SO
12.我国夏代已经有青铜器,传说夏禹铸九鼎,史料中更有夏禹之子夏启炼铜的记载。冶铁技术大约出现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时期,冶炼出生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生铁的国家。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冶炼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用于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C.金属冶炼的过程就是被冶炼的金属得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D.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二、填空题
13.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Al2O3、②NH4Cl、③浓HNO3、④FeCl3溶液。其中,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与Ca(OH)2混合加热时反应生成氨气的是______;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常温下可以将铁、铝的表面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的是______。
14.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B→C+D+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B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Na2O2,B为硫酸,则C和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A、C均含有铝元素。
①当B是盐酸时,C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B是NaOH时,C是________________。
(5)若A为单质,B为第2周期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请写出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反应)。
15.已知铁的化合物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选填序号);
a.KMnO4 b.HNO3 c.H2O2
(2)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CuFeS2中S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选填序号);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
b.Cu2+和S是氧化产物
c.当转移1mol电子时,46g CuFeS2参加反应
d.反应中,Cu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
①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
(4)高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和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胶体等物质,写出FeO4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高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 (用简洁的名词描述即可)
16.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字母)。
A.Fe B.FeO C.Fe3O4 D.Fe2O3
(2)将烧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有棕黄色的烟生成,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17.配平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_______CaCl2+______NH3↑+2H2O
18.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___________
A.汽油、柴油的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
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
(2)请写出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有___________。(多选)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限制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
19.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并回答问题。
用途 物质
A.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 a.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b.
C.厨房中的食用碱 c.
D.打印机墨粉中的磁性成分 d.
(1)补齐上图连线_____ 。
(2)上述的用途,利用了它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可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常温下,铝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浓硫酸、浓硝酸,故A正确;
B.在铜与浓硫酸、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浓硫酸、浓硝酸都是部分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并生成相应的铜盐,体现了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有毒,一般不能用于食品漂白,故C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故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时,SO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或亚硫酸氢钙,反应过程中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明矾[KAl(SO4)2 12H2O]溶于水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可吸附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该过程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发生的反应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 xH2O),发生的主要反应为:6HCl+ Fe2O3=2FeCl3+3H2O,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细菌病毒,杀菌消毒的过程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B
【详解】A.N2可以与氢气反应,用于制取氨气,不是因为性质稳定,A错误;
B.NH4Cl溶液呈酸性,可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B正确;
C.NH3易液化,用作制冷剂,和还原性无关,C错误;
D.HNO3与NH3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硝酸铵,与硝酸的强氧化性无关,D错误。
答案选B
4.A
【分析】如图,装置甲用于制取二氧化硫,其反应为;装置乙中的反应为;装置丙为尾气处理,其中可以盛放NaOH溶液,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了防止倒吸可以连接倒扣的漏斗或者干燥管;
【详解】A.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化合价相邻且不交叉,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浓硫酸浓度过大含氢离子浓度越低,反应速率变慢,故A错误;
B.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能氧化二氧化硫,装置乙中的反应为,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正确;
C.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缩短,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装置丙为尾气处理,其中可以盛放NaOH溶液,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了防止倒吸可以连接倒扣的漏斗或者干燥管,故D正确;
故选A。
5.A
【详解】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分别为刺激性气味、无现象、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可鉴别,故A正确;
B.加入Na2CO3,不能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故B错误;
C.加入硝酸银溶液,四种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加入BaCl2溶液不能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铁,也不能鉴别KCl和氯化镁,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溴工业中溴的吸收剂,故A错误;
B.溴在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且水与苯互不相溶,所以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Br2,故B错误;
C.Na具有强还原性,先与溶液中的水优先反应生成NaOH,故C错误;
D.Mg2Si3O8·nH2O能与酸反应,可消耗胃中过多盐酸,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 用氨水不可以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因为二者均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
B. 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不能析出单质Cu,B错误;
C. 铁离子易水解,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抑制铁离子水解,单质铁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C错误;
D. 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浊水中加少量硫酸铁,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因此一会儿水可变得清澈透明,D正确;
答案选D。
8.C
【分析】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溶液为浅绿色,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发生CuO+H2SO4=CuSO4+H2O后,又发生CuSO4+Fe=FeSO4+Cu,且Cu被完全置换,生成0.64gCu,其物质的量=0.01mol,由Cu元素守恒可知n(CuO)=n(Cu)=0.01mol,故混合物中:m(CuO)=0.01mol×80g/mol=0.8g,则:m(Fe)=6.40g-0.8g=5.6g,n(Fe)==0.1mol。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铜的质量为0.64g,故A错误;
B.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得:2n+0.01mol×2=0.1mol×2,解得n=0.09mol,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体积,故B错误;
C.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生成溶质为硫酸亚铁,则反应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Fe的质量为5.6g,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为×100%=87.5%,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A错误;
B.Cu与稀硝酸反应,应选稀硫酸或稀盐酸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B错误;
C.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则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C正确;
D.3molC参加反应,2molC作还原剂,1molC作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l:2,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0.C
【详解】A.除去Mg中的Al,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将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镁不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镁,故A正确;
B.卤水点豆腐,向煮沸的豆浆中加入盐卤(含NaCl、等),利用胶体聚沉性质得到,故B正确;
C.除去中的HCl,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掉HCl,不能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因为亚硫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硫、水反应,故C错误;
D.检验某溶液中含,先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铁离子,再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A
【详解】A.久置的过氧化钠粉末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过氧化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过氧化钠已变质,故A正确;
B.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置换出铜,故B错误;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钠元素,可能为钠盐溶液,也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
D.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不溶于盐酸,则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存在银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A.金属活动性越强越难冶炼,金属活动性越弱,越容易冶炼,故金属的冶炼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A项正确;
B.炼铁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B项正确;
C.金属冶炼就是金属化合物变为金属单质的过程,就是金属得电子被还原过程,C项正确;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金属镁,不能在水溶液中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D。
13. ④ ② ① ③
【详解】铁盐遇到KSCN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④;
铵盐与Ca(OH)2混合加热时反应生成氨气,故答案为②;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答案为①;
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可以将铁、铝的表面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答案为③。
14. Cl2+2OH-===Cl-+ClO-+H2O C、浓硫酸 Na2SO4、O2 AlCl3 NaAlO2 C+4HNO3(浓) CO2↑+4NO2↑+2H2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任选2个反应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详解】(1)在反应中A、C、D均含有氯元素,A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则该反应为歧化反应,可以猜测可能为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2)C、D都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D应为CO2和SO2,因此A与B应为C和浓硫酸,反应为C+2H2SO4(浓) 2SO2↑+CO2↑+2H2O。(3)由Na2O2的性质可知发生反应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即C和D为Na2SO4、O2。(4)根据题意A应为铝的化合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AlCl3、H2O等。如NaAlO2可溶于过量盐酸生成AlCl3、NaCl、H2O;A与NaOH反应,可以得到NaAlO2、H2O等,如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NaAlO2、NaCl和H2O。(5)B为第2周期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则只可能为LiOH、Be(OH)2、H3BO3、H2CO3、HNO3,A为单质可与上述物质中的某物质反应,则B应为HNO3,A可能为C或Cu等,反应的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5. c c Fe2+ Fe3+ Fe3+Cu2+ 4FeO4-+10H2O4Fe(OH)3+8OH-+3O2↑ 杀菌 净水
【详解】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1)要使产物纯净,必须物质间发生反应后,没有杂质生成。a.KMnO4能氧化Fe2+生成Fe3+ ,但反应后引入了K+和Mn2+新杂质,错误;b.HNO3能氧化Fe2+生成Fe3+ ,但溶液中还有NO3-杂质离子,错误;c.H2O2能氧化Fe2+生成Fe3+ ,同时有水生成,水是原溶液的成分,所以不是杂质,正确。故选c。
(2)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黄铜矿不是合金,故a错误;b.CuFeS2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中Cu2+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没发生改变,所以Cu2+不是氧化产物,CuFeS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中S的化合价为0价,化合价升高,所以S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c.根据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在这个反应中转移4mol电子,消耗184g CuFeS2,则转移1mol电子时,有 46g CuFeS2参加反应,故c正确;d.CuFeS2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CuFeS2只作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c。
(3)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对应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①若剩余的固体为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一定有Fe2+,一定不含Fe3+,但不一定含有Cu2+;②若剩余的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则反应后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Fe2+,一定不含Fe3+、Cu2+。
(4)高铁酸钾(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所以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净水、消毒。FeO4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 +10H2O 4Fe(OH)3+ 8OH- + 3O2↑。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16.(1)C
(2)Cl2
【解析】(1)
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选C;
(2)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1价,是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故为Cl2。
17. 1 2
【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据此配平方程式。
【详解】物质在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在反应物中有1个Ca,所以反应后Ca原子个数是1个,因此CaCl2的系数是1;反应物NH4Cl的系数是2,由于反应前N原子个数是2,所以NH3的系数也是2。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说就是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
18.(1)C
(2)CO+NO N2+CO2
(3)ABD
【分析】本题考查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需结合题给信息解题。
(1)
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物不能产生NO,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应是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汽车缸内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故选C。
(2)
根据题给信息,CO和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反应方程式是CO+NO N2+CO2;
(3)
开发氢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A选项正确;使用电动车,较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小污染,B选项正确;限制车辆行驶不能控制污染,故选项错误;使用乙醇汽油,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小污染,D选项正确,故选ABD。
19.(1)B-d、C-b、D-c
(2)化学
(3)2Na+2H2O=2NaOH+H2↑
【详解】(1)钠能与水反应而不能与有机溶剂反应,可用Na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厨房食用碱为纯碱,其成分为Na2CO3,Fe3O4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粉,可用作打印机墨粉中的磁性成分,故连线如下:B-d、C-b、D-c,故答案为:B-d、C-b、D-c;
(2)由于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用于杀菌消毒,即84消毒液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化学;
(3)钠能与水反应而不能与有机溶剂反应,可用Na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