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30 20: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
品名 苏打饼干
配料 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苏打
保质期 12个月
生产日期 2020年6月15日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的分子式为
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KI溶液可出现蓝色
D.葡萄糖与白砂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
2.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一水合氨的电离: NH3·H2O NH+OH-
B.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CO2↑ +2SO2↑+2H2O
C.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2HCO +Ca2++2OH- =CaCO3↓+CO+2H2O
D.乙醇在铜催化下氧化:2CH3CH2OH+O22CH3CHO+ 2H2O
3.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四种烃分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甲分子内含有10mol共价键
B.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三种
D.分子丁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
4.化学使生活更丰富,化学使生活有滋有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废弃的油脂制取脂肪酸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B.谷氨酸通过中和反应制取味精的主要成分,关键是严格控制溶液的
C.营养蛋白粉人体内水解断裂的肽键即酰胺键,但酰胺键不一定是肽键
D.蛋类中的部分蛋白质、脂肪与渗入的强碱生成盐,在变性呈胶冻状蛋白质中结晶形成“松花”
5.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20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科学防护对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进行病毒传播
B.免洗手消毒液中的成分乙醇、活性银离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为60~220nm,介于溶液和胶体粒子之间
D.垃圾分类清运是防止二次污染重要的一环,废弃口罩属于有害垃圾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病毒疫苗通常需在高温下贮运
B.油脂、纤维素、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C.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D.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可用于杀死新冠病毒是因为它们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8.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A.CH4+Cl2CH2Cl2+H2
B.H2C=CH2+Br2→CH3CHBr2
C.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2H5
D.+3HNO3+3H2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图1)化合物的名称是2,4,6-三甲基-5-乙基庚烷
B.有机物(图2)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C.高分子化合物(图3),其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油脂属于酯类,不能使溴水褪色 D.乙醇,乙酸、苯可以用溶液鉴别
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乙醇
B.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吸水
C.酯化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12.某种塑料的结构可表示为,合成该塑料所需的原料是
A.CH3Cl B.CH2=CHCl C.CH3CH2Cl D.CHCl=CHCl
13.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CHCH B.CH2=C(CH3)2 C.CH3COH D.CH3C(CH2)2CH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环丙烷( )和乙烯互为同系物 D. 和 是同一物质
二、填空题
15.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溶液,你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它们___
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3)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二氧化氮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成硝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在①蛋白质 ②油脂 ③葡萄糖 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_________(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生成_________(填名称,下同),油脂水解后生成___________
18.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_, 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
⑴液氯 ⑵
⑶白磷 ⑷氯气 ⑸氯水
⑹ ⑺红磷 ⑻
⑼ (10)
⑾ (12)
19.请用序号填空:
①13C与14C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CH3CH3与CH3CH2CH3 ④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20.比较甲烷与氯气、乙烯与溴的反应,以及甲烷、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反应物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生成物(写结构简式) 现象
甲烷、氯气 ① ④
乙烯、溴 ② ⑤
甲烷、氧气 ③
乙烯、氧气 ⑥
①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
2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物质名称 乙烷 丙烷 乙醇
分子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结构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结构简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2.为了检验过氧化氢分解酶的作用,在室温下进行如下实验:
(1)在试管A中加入3%的双氧水3mL,再加入二氧化锰0.5g,有气体产生。
(2)在试管B中加入3%的双氧水3mL,再加入新鲜的鸡肝片1g,有气体产生。
(3)在试管C中加入3%的双氧水3mL,再加入煮熟的鸡肝片1g,无气体产生。
(4)在试管D中加入3%的双氧水2mL和10%的盐酸1mL,再加入新鲜的鸡肝片1g,无气体产生。
(5)在试管E中加入3%的双氧水2mL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再加入新鲜的鸡肝片1g,无气体产生。
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
23.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
(1)维生素C属于下列哪些类别_______。
A.多元醇 B.内酯 C.烯烃 D.单糖
(2)维C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芳香性
(3)若误食NaNO2会使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变为Fe3+而中毒,此时也可服用维C解毒,说明维C的上述性质与Fe2+相比:维C_______Fe2+(填“>”或“<”)。
24.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
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甲)。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精炼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蔗糖属于二糖,其分子式为,故B正确;
C.该苏打饼干粉末中含有淀粉,可以使碘水或碘酒变蓝,加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故C错误;
D.葡萄糖属于单糖,其分子式为,而白砂糖的主要成分蔗糖,蔗糖属于二糖,其分子式为,则葡萄糖与白砂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
答案为C。
2.C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其电离产生和OH-,电离方程式为:NH3·H2O+OH-,A正确;
B.C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时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CO2、H2O,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 +2SO2↑+2H2O,B正确;
C.反应要以不足量的NaHCO3为标准书写离子方程式,方程式中其系数可设为1,反应的方程式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a2++OH-=CaCO3↓+H2O,C错误;
D.乙醇具有还原性,在Cu作催化剂和加热时,乙醇被氧化为乙醛,该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3.B
【详解】A项,甲分子中碳碳间含有6个共价键,每个碳上含有1个碳氢键,所以1 mol甲分子内含有10 mol共价键,故A错误;
B项,碳氢化合物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
C项,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三种,分别是面对角线的两个碳、体对角线的两个碳和同一个面棱上的两个碳上的氢被氯取代的结果,故C正确;
D项,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分子丁是不可能合成的,故D正确。
综上,选A。
4.A
【详解】A.皂化反应是指油脂的碱性的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过程,故A错误;
B.谷氨酸通过中和反应得到谷氨酸钠,通过调控pH值控制反应的进度,防止羧基完全反应,故B正确;
C.蛋白质中的酰胺键被称为肽键,但并不是所有的酰胺键都称为肽键,故C正确;
D.蛋白质中存在羧基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且遇到强碱也能发生变性,可得到胶冻状蛋白质结晶,故D正确;
故选:A。
5.D
【详解】A. 根据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错误;
B. 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香叶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
C. 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 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羟基,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6.C
【详解】A.一些病毒可以借助气溶胶的形式漂到远处进行传播,A项正确;
B.乙醇、活性银离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项正确;
C.溶液和胶体粒子直径分别是:<1nm、1~100nm,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超出了胶体的粒子直径范围,C项错误;
D.废弃口罩可能附有病菌,属于有害垃圾,D项正确;
答案选C。
7.D
【详解】A. 抗病毒疫苗高温下易变性失活,A项错误;
B.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
C.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项错误;
D. 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8.D
【详解】A.甲烷与氯气光照先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CH4+Cl2CH3Cl+HCl,A错误;
B.乙烯与Br2加成两个C上都要加Br,H2C=CH2+Br2→CH2BrCH2Br,B错误;
C.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有H2O生成: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2H5+H2O,C错误;
D.甲苯硝化生成三硝基甲苯和水,+3HNO3+3H2O,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图1化合物的名称为2,4,6-三甲基-3-乙基庚烷,A项错误;
B.图2所示的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8O3,不饱和度为(16-8)÷2=4, 由于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所以在其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若还能发生银镜反应,还应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该种同分异构体的不饱和度至少为5,这与分子式不符,B项错误;
C.图3所示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应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C项错误;
D.乙炔与苯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相等,D项正确;
答案选D。
10.D
【详解】A.丁烷有4个C原子,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A错误;
B.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溶乙烷中依然为杂质,无法除尽,B错误;
C.油脂包括脂肪和植物油,其中液态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
D.加入碳酸钠后,乙醇无明显现象,乙酸有气泡产生,苯会分层,现象均不相同,所以可区分,D正确;
故答案选D。
11.A
【详解】A.酯化反应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醇不一定就是乙醇,其它醇也可以,故A错误;
B.酯化反应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平衡正向移动,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吸水,故B正确;
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C正确;
D.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生成的水是取代反应生成的,浓硫酸不做脱水剂。
12.B
【详解】该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只有2个碳原子,说明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将链节的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CH2=CHCl,答案选B。
13.B
【详解】A.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不是单键的共价键,因此乙炔的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
B.2-甲基丙烯的结构简式可写成,B项正确;
C.醛基习惯写成而非-COH,乙醛的结构简式可写成CH3CHO或,C项错误;
D.CH3C(CH2)2CH3的结构不正确,不是所有C原子都满足形成4个共价键的要求,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根短线表示,将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连接起来,称为结构式。省略结构式中的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等短线,所得的式子称为结构简式。
14.D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1H2和 2H2为同种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B错误;
C.乙烯含双键,而环丙烷不含双键,不是同系物,C错误;
D.两种有机物主链均为4个碳原子,且第2个碳原子上有甲基取代,是同种物质,D正确;
故选D。
15.分别取三种溶液少许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色的是淀粉溶液;其余两种溶液分别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溶液,剩余的为蔗糖溶液。
【详解】淀粉与碘水会变蓝色,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溶液与碘水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均不反应,故其操作为:分别取三种溶液少许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色的是淀粉溶液;其余两种溶液分别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溶液,剩余的为蔗糖溶液。
16. CH CH(CH )CH 第三周期、第ⅢA族 3NO2+2H2O=2HNO3+NO
【详解】(1)结构简式:CH CH(CH )CH
(2)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
(3)NaO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4)二氧化氮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2H2O=2HNO3+NO
17. ③ ④ 氨基酸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分析】根据蛋白质、油脂、纤维素的性质,结合葡萄糖为单糖,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①蛋白质水解后生成氨基酸;②油脂水解后能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③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④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但是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因为人体内无纤维素酶,故答案为③;④;氨基酸;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18. (2)和(6) (9)和(10) (3)和(7) (8)和(11) (9)和(12)
【详解】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CH2”的有机物,即(2)和(6)互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即(9)和(10)分子式都是C6H14,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即(3)和(7)都是磷元素的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即(8)和(11)的质子数都是17,中子数分别是20、18,故互为同位素;
同一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即(9)和(12)为同一种物质。
19. ① ③ ②
【分析】根据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系物是物质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分析判断。
【详解】①13C与14C质子数都是6个,中子数分别是7、8,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都是C4H10,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CH3CH3与CH3CH2CH3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
④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任何两个化学键都相邻,因此是同一物质,故(1)属于同位素的是①;(2)属于同系物的是③;(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②。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的辨析及物质关系判断的知识。掌握概念的相同点及区别是判断的关键。
20.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光照 纯氯气 CH2Br-CH2Br 燃烧、放热、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分析】根据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分析发生反应的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及产物。
【详解】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方程式CH4+Cl2→CH3Cl+HCl,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条件是光照;乙烯与溴的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生成物是CH2BrCH2Br;甲烷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乙烯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现象是发光,发热,有少量黑烟,故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光照 纯氯气;CH2Br-CH2Br;燃烧、放热、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21. C2H6 C3H8 C2H6O CH3CH3; CH3CH2CH3 CH3CH2OH
【详解】乙烷的分子式是C2H6;乙烷的结构简式是CH3CH3;乙烷的结构式是;
丙烷的分子式是C3H8;乙烷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3;乙烷的结构式是;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乙醇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乙醇的结构式是;
22.新鲜鸡肝中含有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这种酶在酸、碱溶液中失去催化活性,鸡肝煮熟时所含的酶被破坏
【详解】加入新鲜的鸡肝片,与加入二氧化锰的效果相同,都有气体生成,说明新鲜鸡肝中含有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加入煮熟的鸡肝片则无气体生成,说明鸡肝煮熟时所含的酶被破坏;在含有新鲜鸡肝片加入了盐酸或强氧化钠,则无气体生成,说明酶在酸、碱溶液中失去催化活性,鸡肝煮熟时所含的酶被破坏,故实验结论为新鲜鸡肝中含有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这种酶在酸、碱溶液中失去催化活性,鸡肝煮熟时所含的酶被破坏。
23.(1)AB
(2)C
(3)>
【详解】(1)A.维生素C含有多个羟基,属于多元醇,故A正确;
B.维生素C含有酯基,属于内酯,故B正确;
C.维生素C含有O元素,不是烯烃,故C错误;
D.维生素C不属于糖类,故D错误;
故选AB。
(2)Fe3+转变为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则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选C。
(3)若误食NaNO2会使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变为Fe3+而中毒,说明Fe2+被NaNO2氧化,此时也可服用维C解毒,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说明维C的还原性与Fe2+相比:维C>Fe2+。
24. BCD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CH3COOH AC CH2===CH2+Br2―→CH2Br—CH2Br
【详解】(1)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不含有水,故A错误;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葡萄糖在人体内会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为人体提供需要的能量,故C正确;D.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故答案为BCD;
(2)木糖醇中含有羟基,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3)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峰就有几中氢原子,图乙有2个峰,说明有2种氢原子,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溶液呈酸性,说明含有羧基,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45=13,另一个基团为甲基,A为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
(4)A.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万以上,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如血清蛋白、酶等,故A错误; B.羊毛是蛋白质,因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所以可用灼烧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故B正确;C.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故C错误;D.细菌的成分是蛋白质,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故D正确;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故E正确;故答案为AC;
(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