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慈母情深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中篇小说《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以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均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课时目标
1.会认“魄、抑”等10个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正确读写“连续、广播”等20个词语,读准多音字“龟”。
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落魄 辞退 压抑 颓败 缝纫机
忙碌 吊挂 噪声 脊背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龟裂 哇
忍心 酸甜 攥着 权利
生字学习
写一写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1~5自然段讲的是为什么要钱,在什么情况下要钱;
第6~34自然段讲的是向母亲要钱的经过;
第35~38自然段讲我最终拥有了想要的书。
划分课文层次的依据是什么?
是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的。
根据课文层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买到了书。
课文先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然后写家里太穷,“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母亲工作很艰辛、劳累。再写母亲不顾同事的
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哪些小事?
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却用钱给母亲买了罐头。最后,写母亲又给“我”钱买书,“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课文讲述的是家境贫穷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劳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买到了书。
概括课文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我”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
从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连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说明他当时对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既感到悲哀、辛酸、心痛,又深深体会到母亲的辛苦、疲惫,同时,更感受到母亲的坚强、慈爱、美丽与伟大。
从中可以感受到“我”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为不能替母亲着想,加重母亲的负担而感到惭愧,“我”知道了要感恩母亲,感恩母爱。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慈母情深。
母爱是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时代背景
读写词语,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
想一想:母亲平时是怎样疼爱、关心你的?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写一写。
布置作业
谢谢!再见!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