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07:2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 认识“豌、按”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尝试提问,并能根据提出的问题拟定问题清单。 4.归纳并总结问题清单,梳理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尝试提问,并能根据提出的问题拟定问题清单。
教学难点: 1. 能借助自己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 归纳并总结问题清单,梳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教材单元导读页,指导学生看图。 2. 引导交流:许多书本组成一个巨大的问号,让你想到了什么? 3.齐读“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点拨理解。 4.根据课题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都很善于提出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学习会认字。 “僵、框”都是后鼻音,“框”字容易习惯性读错,本字四声。 2.学习会写字。 重点指导“碗、恐、僵”。 “碗”结构左窄又宽,左边“豆”字的最后一画“提”和右边“宛”字的第五笔“横撇”要相互避让。 “恐”下面的“心”字底要写得扁平,卧钩起笔与左边的竖点起笔齐平,另外两点同向排列,上短下长。 “僵”书写时注意“左松右紧”。 三、细读童话,理解内容 1.快速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记录下自己的问题。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2、默读课文,列出问题清单 (1)默读课文,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将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问题清单。 (2)整理出小组的问题清单,最后整理班级问题清单。 3、解决班级清单里的问题,梳理课文内容层次 (1)讨论问题1:同样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什么各自的想法不同? 五粒豆各自的想法是什么?课文1-12自然段讲出了五粒豆的想法,它们各自憧憬着未来。想法不同这是他们的自由,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板书:憧憬未来) (2)讨论问题2与问题3:为什么小女孩吻豌豆叶的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身体虚弱的小女孩逐渐恢复健康,这和豌豆苗的生长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都是针对第五粒与小姑娘提出的,课文13-24自然段详细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女孩看到这粒豌豆顽强的生根、长叶、开花,使小女孩备受鼓舞,产生对生命的希望,康复的渴望。(板书:相遇小女孩) (3)讨论问题4与问题5:第二粒豆原本想直接飞到太阳里去,最后却躺在脏水沟里,为什么它仍然觉得自己最了不起?这个问题讲的是第二粒都的命运结局,课文22-23段简述了其余四粒都的命运,第二粒豆并没有实现它的理想,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而第五粒豆给小女孩带来了生命的力量,所以它才是最了不起的。(板书:生命的力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生字的音义,同学们学得非常扎实。同时我们通过质疑、提问、列举问题清单的方式来梳理了课文的层次内容,下节课我们还接着来给课文提问,看看究竟还能怎样提问,进一步探讨故事的深刻内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真整理课堂的问题清单,思考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憧憬未来 相遇小女孩 生命的力量
教学反思
根据本单元的导读提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给课文提问,这将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至少提出三个问题,这样就非常便于小组讨论,课堂问题清单也可以很快罗列出来,实现了在阅读中思考,提问。由于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许多,所以针对问题中进行筛选,归纳,提纲挈领抓住一些关键问题,以此着手梳理课文的层次与内容,从而实现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