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监测数学(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监测数学(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02 05:31:43

文档简介

2023 年春达州市普通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答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
容比照评分参考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
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
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得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该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该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A
7.D 8.C 9.C 10.C 11.D 12.B
12.【提示】∵ an 3an 1 2 an 1 ,∴ an 1 3an 1 2 an 1 1 .∵ an 0,∴ ( an 1)( an 1)
(3 an 1 1)( an 1 1) ,∴ an 1与 an 1 1同号,即所有 an 1都同号.∴当 a1 e时,
an 1 0 .∴ an an 1 3an 1 2 an 1 an 1 2 an 1 ( an 1 1) 0 ,即 an an 1,∴A 错误.
1 1 3a 1 1 3a 1 1 3a
由 an 3a 2 a a
n n 1 n
n 1 n 1 得 n 1 .∴ | an 2 a3 n 1
|
3 3
an 1 a n
| a a
| a a | n 1 n
|
n 1 n ,即 3 | an 2 an 1 | | an 1 a | ,∴1 3a nn 1 1 3an 3
B 正确.
B a 1 a 1 S 2 22由 解答知,当 1 时, 2 , 2 ,∴C 错误.
若0 a 41 ≤ ,则 D 错误.9
注:此题可用特殊值法分别排除 ACD 选项.
二.填空题:13. 1 14. 4 15. 2 6 16. ( , 2]
三.解答题:
17.解:(1)∵0 A π ,0 B π ,0 C π , A 4 B C π , cos A ,
5
∴ sin A 3 .………………………………………………………………………………………………1 分
5
∴ sin B sin 2A 2sin Acos A 24 ,cos B cos 2A 2cos 2 A 1 7 .……………………4 分
25 25
所以 cosC cos(B 44 A) sin Bsin A cos Bcos A .………………………………………6 分
125
a b 5b
(2)由正弦定理得 3 24 ,∴ a ①.………………………………………………………………8 分8
5 25
高二数学(文)答案 第 1页(共 3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又 sinC 1 cos
2C 1 ( 44 )2 117 ABC 468 1 ,△ 的面积为 ,∴ ab 117 468 ,即
125 125 25 2 125 25
ab 40 ②.………………………………………………………………………………………………10 分
由①②得,a 5 ,b 8,即 a b 13.……………………………………………………………12 分
18.解:(1)由题意可得选考物理和政治的人数的情况的 2 2列联表:
选考政治的人数 没选考政治的人数 合计
选考物理的人数 80 40 120
………………2 分
没选考物理的人数 70 10 80
合计 150 50 200
K 2 k 200 (80 10 40 70)
2
的观测值 11.11 10.828 .………………………………………4 分
120 80 150 50
所以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选择物理与选择政治有关.……………………6 分
(2)选出的两人可能为甲乙、甲丙、甲 A、甲 B、乙丙、乙 A、乙 B、丙 A、丙 B、AB 共 10 种,这两
人中选考物理和政治的各一人的有甲 A、甲 B、乙 A、乙 B、丙 A、丙 B 共 6 种. ………………9 分
设事件M 表示“两人中选考物理和政治的各一人”,则
P(M ) 6 3 .
10 5
3
所以这两人中选考物理和政治的各一人的概率为 .…………………………………………………12 分
5
19.(1)证明: 底面 ABCD是菱形,∴ AD=DC.
又 PA=PC,PD=PD,∴△PDA≌△PDC.
PD AD,∴PD DC .……………………………………2 分 P
∵ AD DC D, AD 面ABCD,CD 面ABCD
∴ PD 面ABCD.…………………………………………………3 分
∵ AC 面ABCD,∴ PD AC E.………………………………4 分
∵底面 ABCD是菱形,∴ AC BD. D C
∵ PD BD D,∴ AC 面PBD.……………………………5 分
E为 PB中点,DE 面PBD A B,
所以 AC DE. …………………………………………………………………………………………6 分
(2)解:连接 BD,由(1)知 PD 平面ABCD. ………………………………………………………7 分
∵底面 ABCD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AD AB 2 . ………………………………………………8 分
π
∵ BAD , E为 PB中点, PD=2,∴三棱锥 P ADE的体积
3
VP ADE V
1 1 1 1 1 3 3
B ADE VP ABD S△ABD PD 2 2 2 .………………12 分2 2 3 6 2 2 3
20.解:(1)∵ A(9, 6) 是 y2 2px(p 0) 上的点,
∴62 2 9 p,解得 p 2 .……………………………………………………………………………2 分
E y2所以 的标准方程为 4x.…………………………………………………………………………4 分
(2)设 B(x1,y1).
高二数学(文)答案 第 2页(共 3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 AF | 5 x p∵ ,∴ 0 x0 1 5,∴ x0 4,∴ y0 4. ………………………………………6 分2
E y2 4 4∵ : 4x的焦点为 F (1, 0) ,∴直线 AF 的斜率 k ,直线 AF 即 AB的方程为 y (x 1) ,
3 3
AB 3即 的方程为 x y 1.……………………………………………………………………………8 分
4
将 x 3 y 1代入 y2 4x 2并化简得 y 3y 4 0 .………………………………………………9 分
4
∴ 4 y1 3 ,∴ y1 1. ……………………………………………………………………………10 分
| AF | | y |
所以 0 4.…………………………………………………………………………………12 分
| BF | | y1 |
1 1
21 x 2 x 2 x.解:(1)由 f (x) axe ,g(x) f (x) x x 得,g(x) axe x x ,∴ g (x) (x 1)(ae 1) .
2 2
………………………………………………………………………………………………………………1 分
当 a e x时,由 ae 1 0得, x ln a 1, g (x)≥0, g(x) 单调递增,没有极大值.……2 分
当0 a e 时, ln a 1.若 x 1,或 x ln a,则 g (x) 0,g(x) 单调递增;若 1 x ln a,
则 g (x) 0,g(x)
a 1 3
单调递减.因 g ( 1) 0 ,所以 x 1是 g(x) 的极大值点.∴ g( 1) ,
e 2 2
解得 a e,舍.…………………………………………………………………………………………4 分
当 e≤ a≤0 x时,ae 1 0 .若 x 1,则 g (x) 0,g(x) 单调递增;若 x 1,则 g (x) 0,
g(x) 单调递减.因 g ( 1) 0
a 1 3
,所以 x 1是 g(x) 的极大值点.∴ g( 1) ,解得
e 2 2
a e.
所以 a e.………………………………………………………………………………………………6 分
(2)由 f (x) axe x 得 f (x) a(x 1)e x.
当 a 0时, f (x)=0 , f (x)+1≥0 在[ 2,2]上恒成立.……………………………………………7 分
当 a 0时,若 2≤ x 1, f (x) 0 , f (x) 单调递减;若 1 x≤2 , f (x) 0, f (x) 单调
递增.∵ f ( 1) 0 ,∴ f (x) a amin f ( 1) ,∴1 ≥0 ,解得0当 a 0 时,若 2≤ x 1, f (x) 0, f (x) 单调递增;若 1 x≤2 , f (x) 0 , f (x) 单调
f ( 2a 2) 0 f (2)=2ae2 0 2 2 1递减.∵ 2 , ,∴ f (x)min 2ae ,∴ 2ae +1≥0 ,解得 2 ≤ a<0.e 2e
……………………………………………………………………………………………………………11 分
1
终上所述, a的取值范围是[ 2 ,e] . ……………………………………………………………12 分2e
x 3 t cos ,
22.解:(1)由 l过点 P(3 , 1)且倾斜角为 ,得 l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2 分
y 1 t sin
C 2 2 2 2 2 2 2的方程 (x 3) y 4 可化为 x y 6x 5 0,将 x y = , x cos 代入这个方程
得C 2的极坐标方程为 6 cos 5 0 . …………………………………………………………5 分
高二数学(文)答案 第 3页(共 3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x 3 t cos ,
(2) l 2 2 2将直线 的参数方程 代入 (x 3) y 4 ,整理得 t +2t sin 3 0 .……6 分
y 1 t sin
设方程 A,B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t1, t2 ,则 t1+t2 = 2sin , t1t2 3.……………………7 分
1 1 PA + PB | t1 t2 | (t
2 2
= = 1
t2 ) 4t1t2 4sin 12 2 3
∴ ≥ ,等号在 0 时
PA PB PA PB | t1t2 | | t1t2 | 3 3
成立. ………………………………………………………………………………………………………9 分
1 1 2 3
故 的最小值为 .………………………………………………………………………10 分
PA PB 3
23.解:(1) f (x)=2 x 1 2x 1 = 2x 2 2x 1 ≥ (2x 2) (2x 1) 3 ,当且仅当 (x 1)(2x 1)
≤0 1,即 ≤ x≤1时取等号. ………………………………………………………………………4 分
2
所以 k=3.…………………………………………………………………………………………………5 分
(2)由3a+2b+c=k ,得3a+2b+c=3, …………………………………………………………………6 分
2 2 2 2 2 2
由柯西不等式有 (a +b +c )(3 2 1 )≥(3a+2b+c)2 9 a2 +b2 +c2 9,得 ≥ ,当且仅当
14
a b c 9 3 3
,且3a+2b+c=3,即 a= ,b= ,c= 时取等号. ………………………………9 分
3 2 1 14 7 14
2
所以 a +b2 +c2 9的最小值为 . ………………………………………………………………………10 分
14
高二数学(文)答案 第 4页(共 3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达州市 2023 年普通高中二年级春季期末监测
数学试题(文科)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 {0,1,2}, B {x | (x 1)(x 2)≤ 0},则 A B
A. B.[ 2, 1] C.[ 2, 2] D.{ 2, 1, 0, 1, 2}
2.复数 z 2 bi(b R,b 0) ,则 z z 的虚部是
A.bi B. b2 C.0 D. b2
3.某地区高三学生参加体检,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身高,得到下列频数分布表:
身高范围(单位:cm) [145,155) [155,165) [165,175) [175,185) [185,195]
学生人数 5 40 40 10 5
根据表格,估计该地区高三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A.165 B.167 C.170 D. 173
4.已知 cos(x π ) 4 ,则 sin 2x
4 5
7 8 9 16
A. B. C. D.
25 25 25 25
5. 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 f (x 4) f (x) , f (1)=3,则 f (43)=
A.3 B. 3 C.6 D. 0
x2 y2
6.已知双曲线 1(a 0, b 0)的离心率为2 ,则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a2 b2
2
A. y= 3x B. y= 2x C. y= x D. y= x
2
1
a ln 1 b e8 c sin 17.设 , , ,则
8 8
A.b a c B. c a b C. c b a D.b c a
高二数学(文)试卷第 1页(共 4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8.已知1,a1,a2 ,a3 成等差数列( a1,a2 ,a3 都是正数),若其中的3项按一定的顺序成
等比数列,则这样的等比数列个数为
A.3 B. 4 C.5 D.6

9.已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点 P 满足CP CD CC1 ,其中
[0,1], [0,1].当 B1P∥平面 A1BD 时, B1P 的最小值为
A.1 B. 2 C. 3 D. 2
π
10.如图,函数 f (x) sin( x )( 0, | | ) 的图象交坐标轴于点 B ,C ,D ,直
2
y
线 BC 与曲线 y f (x)
1
的另一交点为 A.若C( , 0) , A
2
△ABD 的重心为G(1, 0) ,则 C D
O x
A.函数 f (x) 在[3,4]上单调递减
B.直线 x 4 B是函数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 cos BAD 7
14
D.将 y cos 2 x 1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f (x) 的图象
3 4
11 x
2 y2
.椭圆 任意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交点轨迹为圆:
a2 b2
1(a 0, b 0, a b)
x2 y2 a2 b2 ,这个圆称为椭圆的蒙日圆.在圆 (x 4)2 (y 3)2 r 2(r 0) 上总
y2
存在点 P ,使得过点 P 能作椭圆 x2 1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则 r 的取值范围是
3
A. (1, 9) B.[1, 9] C. (3, 7) D.[3, 7]
12.设 Sn 是正项数列{an}的前 n 项和, an 3an 1 2 an 1 (n N*) ,则
A.如果 a1 e,那么 an an 1
B. 3 | an 2 an 1 | | an 1 an |
C 2.如果 a1 1,那么 Sn n
D. S
4n
n 9
高二数学(文)试卷第 2页(共 4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13.平面向量a ,b 满足a = ( 1, 2),b = (2, 3) ,则a (a b) .
x≤ 2,
14 .如果 x , y 满足 y≥ 1,,则 2y x 的最小值为 .

x y≥0
15.某玩具厂计划设计一款玩具,准备将一个棱长为 4cm的正四面体(所有棱长都相等的
三棱锥)密封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并且这个正四面体在该圆柱形容器内可以任意转动,
则该圆柱形容器内壁高的最小值为 cm.
16 A x.已知 是曲线 y e 上的点,B 是曲线 y ln x 上的点,| AB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
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
在△ABC 中,角 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 c , B 2A, cos A 4 .
5
(1)求 cos B 和 cosC 的值;
(2)若△ABC 468的面积为 ,求 a b 的值.
25
18.(12 分)
某地区新高考要求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考生还要从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取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现从该地区已选科的学生中随机
选出 200 人,对其选科情况进行统计,选考物理的占 60%,选考政治的占 75%,物理和政
治都选的有 80 人.
(1)完成选考物理和政治的人数的 2 2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考生选考物理与选考政治有关?
选考政治的人数 没选考政治的人数 合 计
选考物理的人数
没选考物理的人数
合 计
(2) 若甲、乙、丙三人选考的是物理、化学和生物,A,B 两人选考的是历史、地理和
政治,从这 5 人中随机选出 2 人,求这两人中选考物理和政治的各一人的概率.
附 参考数据和公式:
P(K 2 ≥ k0)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K 2 = n(ad bc)
2
,其中n=a b c d .
(a b)(c d )(a c)(b d )
高二数学(文)试卷第 3页(共 4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19.(12 分)
已知四棱锥 P ABCD ,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P
π
且 BAD , PA=PC , PD AD , E 为 PB 中点.
3
E
(1)证明: AC DE ;
(2)若 PD=2,求三棱锥 P ADE
D C
的体积.
A B
20.(12 分)
已知 A(x0,y0 )(y
2
0 0) 是抛物线 E : y 2 px( p 0) 上的点.当 x0 9 时, y0 6 .
(1)求 E 的标准方程;
| AF |
(2) F 是 E 的焦点,直线 AF 与 E 的另一交点为 B , | AF | 5,求 的值.
| BF |
21.(12 分)
已知函数 f (x) axe x(a R) .
(1)若 | a |≤e 1 2 3,函数 g(x) f (x) x x 的极大值为 ,求 a 的值;
2 2
(2)若 f (x)+1≥0 在[ 2,2]上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2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方程为 (x 3) y 4,直线 l 过点 P(3 , 1) 且
倾斜角为 .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写出直线 l的参数方程(用 P 点坐标与 表示)和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设直线 l与曲线C 交于 A, B 1 1两点,求 的最小值.
PA PB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已知函数 f (x)=2 x 1 2x 1 ,函数 f (x) 的最小值为 k .
(1)求 k 的值;
(2)已知 a,b,c 均为正数,且3a+2b+c=k a2 2,求 +b +c2 的最小值.
高二数学(文)试卷第 4页(共 4 页)
{#{QQABJYCUggAIABIAAQACQwUQCEAQkgCCAKgGAEAQsEIBy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