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8: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短文。
春天的心
(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废孩子。
(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1.读了短文,你认为作者笔下“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了两个自然段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来写这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儿向小男孩子儿说了什么?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原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改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你喜欢原句还是改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这群孩子是用什么样新颖的方式来录像的?为什么他们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安恩和奶牛
[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的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②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③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④“这头奶牛卖多少钱?”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⑤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喂,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它不卖的!”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⑥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⑦“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⑧“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⑨“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6.用一句话概括《安恩和奶牛》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这样,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句中连用三个“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文章第②③段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安恩的奶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④至⑧段,想想看,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老妇人安恩不卖奶牛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主人公是安恩,作者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安恩和奶牛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祖父、后园和我(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蜇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我就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下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4.选文中“我”摘玫瑰花恐惧的是_____、_____。当然,“我”摘玫瑰花肯定也有快乐,“我”的快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15.联系选文内容填空。
(1)“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祖母“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说法,最有道理的一项是( )
A.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后院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浓浓亲情的眷恋。
B.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的情景,表现了我的顽皮和祖父的宽容。
C.通过回忆“我”给祖父戴花后闹笑话的情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宽容。
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原创)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8.开头写“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短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至少举出3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⑥段加点词“有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举出一例物品,是根据触角的特点生产出来,描述其在我们生产或生活中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勤杂工到数学家的华罗庚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真是天有不测风雨。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华罗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老本勤杂工。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疼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
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
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智识英才的故事。1985年,75岁的华爷爷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一生的数学事业。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23.下面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邀请华罗庚去清华工作的是熊庆来。
B.华罗庚18岁时的数学老师是金坛学校的校长。
C.华罗庚直到75岁离开人世时还是一位勤杂工。
D.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后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
2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标出,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年轻的华罗庚有怎样的不幸?他是怎样对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你认为文章第一自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华罗庚年轻时代,在学习生涯中遇到过两位“贵人”,他们分别给了华罗庚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什么华罗庚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对你有何启示,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再过三天,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 )土气点,手脚( )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②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像收拾一件杂物,随收随放,琐琐碎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对钱的漠视竟是一种抗争。
③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luò là)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论理。然而,她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上退休,富态中透着几分威严,待人接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钓金龟”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再想回来,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的蹙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④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她想看看女主人是否来取钱。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受敬重的位置坍塌了,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恨恨的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⑤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 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 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 婉转 采用启发式 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 这应该充分肯定 可是 唉!做人起头,路正长着呢!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⑥“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
⑦“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⑧“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
⑨“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
⑩“早上7点,公共楼梯!”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sāi sài sè),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chuāi duān)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29.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丢三落( )四 语塞( ) 揣进( )
31.给⑤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32.联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保姆的日常表现(限于十个字以内)是___________。
这钱藏着一种心计,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心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3.女主人对小保姆接连三次“测试”,小保姆的表现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女主人“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题目“试”蕴含两层含义,仔细读文章,说说这两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仁慈的心。 2.作用: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以此衬托春天中孩子们的美好心灵。 3.小女孩儿提醒小男孩儿,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儿的心。小男孩儿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儿,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儿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4.原句好。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看到美丽的春景那种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 5.他们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那个残废的女孩子,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分析】1.此题考查对典型意象的分析。“春天的心”象征着纯真、善良的一种品格。
2.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虽然题目问的是为什么,但却不是回答原因,而是需要从内容上去分析。一方面,交代了环境的美好;另一个方面,从正面衬托了孩子们的美好品质。
3.此题有两个小问,需要先回答第一个开放性题目,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两个问题都需要结合下文内容来回答。从文中: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可知答案。
4.此题考查换句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句的不同,并总结出答题方法。从原句“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可知这里是把“孩子们”比喻成“兴奋的小鸟”,这里用上了比喻句,而比喻句的作用是: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5.此题需要先在原文找到第一小问相关句子,然后再结合下文在原文找到原因即可。从文中“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可知答案。
6.安恩带着她孤单的牛到集市上与同伴聚聚,散散心,却招来很多人想买牛,安恩拒不出售,被买牛人误解,最后说出了实情。 7. “依偎”的意思是亲热地靠着、紧挨着。表现了奶牛对安恩的依恋与喜爱。 这里连用了三个“我们”,可以看出老妇人已经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和那头孤零零的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说明了老妇人对奶牛有着深厚的感情,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 8.环境描写。这句话写出了瓦尔普峡集市交易、娱乐的嘈杂喧闹场景,反衬安恩的旁若无人与安闲,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9.第②段和第③段写了奶牛依偎在安恩身边的情景,同时也写了奶牛的外形特点以及奶牛的一些经历,这些内容从侧面再次说明安恩把奶牛照顾得很好,安恩很爱奶牛,跟奶牛很亲近,安恩和奶牛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10.她的态度是拒绝,从谦恭到不屑,到坚定的拒绝。 11.作者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老妇人安恩不卖奶牛的原因。作者层层设置悬念,文末解疑,突出主旨。前面的故事充满悬念,结尾才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引人深思。 12.作者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细节描写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勤俭、淳朴、善良、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人。 13.①动物也有思想,也有和人一样的感情,因此,我们要像安恩一样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善待动物。②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要积极、乐观。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掌握。文章的主人公有安恩老太太和牛,具体的事件可以结合语句“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进行分析。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1)可依据“依偎”本身的含义分析,体会其中所表现出的奶牛对安恩的情感。
(2)“我们”一般用在“同类人”的时候,而老妇人把自己和奶牛说成“我们”,据此分析老妇人对奶牛的情感作答即可。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完成此题时,可抓住关键词语“喧闹”“嘶鸣”“吆喝”等分析,根据其对后文“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所起的作用分析作答。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可以抓住关键词“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干干净净”等分析安恩对奶牛的照顾,据此体会安恩对奶牛的情感作答即可。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可根据语句“它不是卖的”“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等分析作答。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故事情节安排的鉴赏。解答此题时,现根据“篇末点题”分析其使用的写作手法;然后根据文章“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等多处设置悬念给读者带来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时,抓住安恩的外貌描写等,及其对奶牛、对生活的态度分析即可。
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探究。文章主要讲述了安恩对自己家牛的关心的事情,与他对生活的态度,从这两方面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作答即可。
14. 怕蜂蜇人 怕玫瑰的刺刺手 捉弄祖父,在他草帽上插花 15. 祖父说那棵玫瑰花香得二里路也闻得到,他不知道花香是来自“我”在他帽子上插的花。 她看到祖父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 他知道了那玫瑰的香并不是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也是为“我”的调皮、可爱发笑。 16.祖父的园子、祖父的慈爱给了“我”自由快乐,而“我”的天真、稚气也给祖父带来了快乐、幸福,“我”和祖父的感情很深厚。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和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7.A
【解析】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阅读原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1.在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蜇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2.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1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短文。
(1)祖父说那棵玫瑰花香得二里路也闻得到,他不知道花香是来自“我”在他帽子上插的花。这让我感觉到十分好笑。
(2)她看到祖父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她感觉到这十分好笑。
(3)他知道了那玫瑰的香并不是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也是为“我”的调皮、可爱发笑。这从侧面表明 ,祖父非常爱“我”。他看到我调皮、可爱 ,感到很欣慰。
1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慈爱给了“我”快乐,而“我”的可爱也给祖父带来了幸福。 这表明“我”和祖父的感情很深厚,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短文的中心思想。
在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后院生活,作者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浓浓亲情的眷恋。因此,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怀念童年快乐的生活以及眷恋着浓浓的亲情。
18.好,故事更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顺理成章的引出下文。(意思类似即可) 19.列数字: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
举例子: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打比方: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说明方法说明了昆虫触角嗅觉的灵敏。 20.不能去掉,因为只有一部分昆虫触角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去掉后意思发生了改变。 21. 昆虫触角的各种功能 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22.天线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需要结合五年级学过的说明文知识来进行分析。
18.这道题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主要从结构上分析。
19.这道题考查常见说明方法,小学常见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和列数字四种。如果学生记不清楚,教师需要详细讲解。
20.这类题型通常都不能去掉,学生需要先解释所给词语的意思,再代入语境中去分析。
21.这道题联系上下文解释即可。
22.这类题型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除了“天线”,还有根据蝙蝠的超声波做成的雷达,根据鸡蛋壳做成的新型建筑材料等。
23.A 24.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形象地写出了华罗庚对数学的无限热爱,他沉醉其中,忘记了病痛和劳累。 25.家境贫寒,疾病缠身。坚持学习,不懈努力。 26.不能。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名题旨。 27.在中学时代,金坛中学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勤杂工,解决了生活问题;熊庆来教授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为他成为大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 28.不忘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激励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解析】2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可知:
B.不正确。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
C. 不正确。结合文段“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可知
D. 不正确。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前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
24.考查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通过读文可知“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是个比喻句,把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比作奇妙无比的音符;把草稿纸的运算符号比作音乐演奏。形象地写出了华罗庚对数学的无限热爱,他沉醉其中,忘记了病痛和劳累。
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可知;“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可知。
26.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
第一段的作用:1、开门见山点题。2、贯穿全文线索。3、总领全文。4、引起读者注意思考。5、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故事法、场景法)6、如果用倒叙,有设置悬念作用。7、如果用歌词、诗词点题。
通过读文可知“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这两句话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不能去掉,有开门见山,点名题旨的作用。
2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段内容“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可知
2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写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在中学时代,金坛中学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勤杂工,解决了生活问题;熊庆来教授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为他成为大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说明了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历苦难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华罗庚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不忘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激励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29.虽然 却 30. là sè chuāi 31., , , 、 , : , 。 …… 32. 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 那主人对她的测试 33. 根本没有意识到是测试,把钱放到茶桌上。 怀疑并验证了测试,有所生气,把钱拔到茶桌下面。 生气并把施计,把钱放在楼梯让女主人捡,反驳女主人不尊重他人。 34. 她捡钱被保姆看到,中了保姆的计 为不尊重、信任别人而羞愧 35.一是金钱测试。二是信任、品德、尊重的测试。
【解析】29.考查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文中句子“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 )土气点,手脚( )很勤快。”需要填的俩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30.考查文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结合平时对多音字的掌握,选择合适的读音填空即可。
31.考查给句子加标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添加标点。
3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联系文中相关语句。从句子“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看出小保姆的日常表现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从“,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可知那主人对她的测试
3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联系句子“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可知。
3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可知女主人“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的直接原因是根本没有意识到是测试,把钱放到茶桌上。根本原因是为不尊重、信任别人而羞愧。
35.考查题目的含义。通过仔细读文章可知文章题目“试”不仅是金钱测试。还是一次信任、品德、尊重的测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