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8: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陡峭(qiào) 尊(zūn)严 善(shàn)良 仇(cóu)恨
B.呻(shēn)吟 聋(lóng)哑 誓(shì)言 蜿(wān)蜒
C.罪恶(wù) 愚蠢(chǔn) 失(shī)败 毁(huǐ)灭
D.遭殃(yāng) 飞驰(chí) 水缸(gān) 习惯(guàn)
2.下列句子中画“ ”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笔走龙蛇的书法表演,引来观众一片啧啧称赞。
B.北仑“后花园”——太白山行云流水,让人流连忘返。
C.鲁迅先生的这篇短文字词朴素,却有黄钟大吕的气势,震撼人心。
D.那一年希特勒粉墨登场,德国政治就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3.给下面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突然,我发现了一只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
②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
③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
④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资势 富饶 蝌蚪 一瞬间
B.潮湿 钓鱼 疑视 一棵枣
C.茫然 蜡烛 郊外 雾蒙蒙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商议 难以致信 B.防碍 绝口不提
C.治疗 敏而好学 D.销毁 衰鸿遍野
6.下列词语与“举世瞩目”中的“瞩”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眼睛 B.目光 C.注视 D.期待
7.词语“死得其所”中的“所”是“处,地方”的意思,下列与它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答非所问 B.一无所获 C.各得其所 D.不知所措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八儿家的灶上,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C.那些鸡在男孩后面追着叫着,把他的耳朵都吵聋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10.把分句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
①可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
②可以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
③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11.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B.《2018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指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
C.只要你继续努力,成绩一定会提高。
D.爷爷送走了客人,又连续跟我下棋。
1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你们是赞成明明的意见呢,还是赞成亮亮的意见?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13.下列句子中与“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信口开河 B.杳无音信 C.信誓旦旦 D.取信于民
1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光持/石击瓮/破之。
15.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16.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时隔一个月,法官的裁决震彻了整个_________的法庭。
(2)在_________的夏夜,吹着凉风,听一听蛙叫与蝉鸣,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
(3)这儿远离都市,相对比较________,到了晚上就很难叫到出租车。
A.肃静 寂静 僻静
B.寂静 僻静 肃静
C.肃静 僻静 寂静
D.僻静 寂静 肃静
17.下面四句话中,划线俗语的使用与语境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妈妈说的有些话你不爱听,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记住会有好处的。
B.王爷爷白手起家,考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换来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衣食不愁的他依然节俭,他长长教育孩子:“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要及时孝顺长辈,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D.弟弟读书不用功,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诗词世界。
B.我们班级能否被评为“阳光班级”,取决于全班的团结一心和奋发拼搏。
C.专家强调,必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看到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忘我地帮助他人,使我很受感动。
19.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抒情方式是( )
A.即事抒情
B.议论抒情
C.直接抒情
D.感悟抒情
20.下列哪个句子不属于场面描写( )
A.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跑步,有的打篮球,有的踢毽子。
B.打麦场上,有光膀子推磨的,有抡起大锤砸麦穗的,还有嬉笑玩闹的孩童。
C.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埋头苦想,老师也在默默地批改作业。
D.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
二、现代文阅读
三、填空题
21.看拼音,写词语。
tì tóu( ) shāng bā( ) sāi bāng( ) hóu lóng( ) qī fu( )
mù tǒng( ) píng zhàng( ) qīn fàn( ) fā zhèng( ) bāo fu( )
22.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座无( )席 ___________ ( )以自慰___________
死得其( ) ___________ 美不( )收___________
23.将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1)凡卡觉得( )在城市里受罪,还( )到乡下爷爷身边。
(2)我们的友谊( )一朝一夕形成的,(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
24.积累回顾,根据内容和情境填写相应的内容。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外国名著,有______作家___________ 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_______作家__________写的《鲁滨孙漂流记》。
(2)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折花逢驿使,______________。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6)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时,你会想起《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2)描写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3)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4)描写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26.趣味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1)15分钟=1000元可用成语( )表示;
(2)人们把“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 比喻成动物( );
(3)“解”在百家姓里读( )不读“xiě”
(4)人们所说的“岁寒三友”是指( )、( )、竹。清朝诗人郑燮就借竹言志,用( ),( )的诗句来暗喻自己身处艰难环境仍顽强拼搏。
(5)“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的主角( )
(6)面面相( )、( )前顾后、举世( )目、管中( )豹,括号里填的字都是“看”的近义词。
四、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7.“兜”字的音序为“D”,“儿”部,共有 10画,第八画的名称是横折;“兜售”的“兜”意思是“招揽”。( )
28.“岔路横生”中的“横生”是到处都有的意思。“妙趣横生”中的“横生”是洋溢、充满的意思。( )
29.“励精图治、厉兵秣马、雷厉风行、历历在目”四个成语中加点的字含义分别是:劝勉、同“砺”、严肃、 一个一个地。( )
3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仙杜甫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被称作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
31.“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与“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程老师的事迹。”是病句,并且病因相同。( )
3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仇恨:chóu hèn
C.罪恶:zuì è
D.水缸:shuǐ gāng
2.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注意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作答。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这里形容书法表演,正确。
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
这里形容北仑“后花园”,使用对象错误,选择B选项。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这里形容“鲁迅先生的这篇短文字词”,使用正确。
粉墨登场:本指化妆后登台演戏,后比喻坏人经过乔装打扮后登上政治舞台。
这里用来形容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使用正确。
3.A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后,首先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菜园,然后对菜园进行了描写,结合①和②的内容我们可知先要目光搜索才能看到蝉虫。
4.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形易混字的辨析识记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正确拼读,书写的时候避免出现错别字。
A.“资势”改为“姿势”
B.“疑视”改为“凝视”、“一棵枣”改为“一颗枣”
5.C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和形近字辨别。在记忆汉字时,要注意结合字音、字形、字义,以及所组的词语来加深印象。下面写出选项中写错字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答案:
A项,难以致信——难以置信,词语的意思是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置”在这里的意思是使,让,放置的意思。
B项,防碍——妨碍,“妨”在这里指的是阻碍,“防”指的是戒备,守卫,可以组词:防护、防守、防备。这两个字的部首不一样,意思也不同,注意区别开来。
C项,没有错别字。
D项,衰鸿遍野——哀鸿遍野,这个词语是用来比喻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悲哀呼号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哀:悲哀。“哀”读āi。“衰”比“哀”多一横,读shuāi,表示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可以组词:衰弱、衰退。
6.C
【详解】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瞩”:注视的意思。
7.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所”有以下意思:1.处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4.量词,用于房屋、学校等;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
A项,“答非所问”中的“所”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B项,“一无所获”中的“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C项,“各得其所”中的“所”意思是“处,地方”;D项,“不知所措”中的“所”表示被动。
8.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A项,“为是其智弗若与?”出自《学弈》,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在这里的意思是“因为”;
B项,“孰为汝多知乎?”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为”在这里同“谓”,意思是“说”;
C项,“思援弓缴而射之。”出自《学弈》,意思是想拿弓箭去射它。“援”在这里的意思是“引,拉”;
D项,“及其日中如探汤”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汤”在这里的意思是“热水”。
9.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B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C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0.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比喻义。先观察选项与意义的联系,不必依次判断,可先判断意义明确的选项,如“桥梁”与“沟通”意义相关,因此最后一空应选①。“阳光”与“消融”意义相关,可确定第三空选择②。“润滑剂”和“消除摩擦”意义相关,第一个空选③。“镇静剂”与“恪守平静”意义承接,第二个空选④。
1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恰当使用的能力。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连续:一个接一个。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在D选项中的情景是爷爷送走客人后和我下棋,不适合用连续。
1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
C:“三四里”是概数,所以三四之间不能使用顿号。修改为: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13.A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的意思是“随意”,A项的“信”指的是“随意”;B项“信”指的是消息;C项“信”指的是真实可信。D项“信”指的是信任。
14.B
【详解】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A.“光持石击瓮破之”意思是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1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填写,结合整段文字的语境以及前后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本题中,应该选择C项。因为第一句话笑容和眼泪对应,喜悦和悲伤对应。第二句话喝彩和沉默对应,赞颂和否定对应。第三句话顺从和反对对应,虔敬和憎恶对应。第四句话顺利和挫折对应,成功和不幸对应。
16.A
【详解】肃静侧重于庄重严肃的场合;寂静侧重于没有声音,很安静;僻静侧重于形容地方的偏远、人烟稀少,以至于没有什么嘈杂声。
17.D
【详解】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应该是表示要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与前面劝弟弟用功读书不符。
18.C
【详解】A选项中出现语序错误,对于节目应该是先了解,再研究;B选项前后不一致,前面是“是否”,后面应对应“是否团结一致和奋发拼搏”;D选择主语出现问题,前面是一件事,后面应该是“我很感动”。
19.D
【详解】考查抒情方式。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议论抒情、以景衬情、即事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0.D
【详解】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D项不属于场面描写,属于人物描写。
21. 剃头 伤疤 腮帮 喉咙 欺负 木桶 屏障 侵犯 发怔 包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剃、疤、腮、帮、喉、欺、桶、障、侵、袱”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2. 虚 空、闲 聊 姑且、暂且 所 处所、地方 胜 尽、完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成语。
对成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故“空”的意思是:空、闲。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故“聊”的意思是:姑且、暂且。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处所,地方)。故“所”的意思是:处所、地方。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故“胜”的意思是:尽、完。
23. 与其 不如 不是 而是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在城市里受罪”与“到乡下爷爷身边”是凡卡的选择,凡卡选择的是后者,故使用“与其……不如……”。
“一朝一夕形成的”与“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肯定后者,故使用“不是……而是……”。
24. 美国 马克·吐温 英国 笛福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寄与陇头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日放歌须纵酒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与积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此句是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作者是毛泽东;其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3)本题考查古诗背诵及默写。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诗》;
全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4)本题考查古诗背诵及默写。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5)本题考查古诗背诵及默写。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全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6)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及默写。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5.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绝句 杜甫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夕 杜牧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积累和识记。
(1)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春天的诗句,例如有: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3、春游曲 (王涯)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4、春运 (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5、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夏天的诗句,例如有: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秋天的诗句,例如有: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冬天的诗句,例如有: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26. 一刻千金 白眼狼 xiè 松 梅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项羽 觑 瞻 瞩 窥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的积累。
(1)15分钟就是一刻钟,1000元就是千金,一刻钟等于1000元,所以成语是“一刻千金”。
(2)狼以生性凶狠著称,一直被作为凶残冷血的象征,也就是不通人性,而在群狼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白眼狼”现在多用来形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
(3)解[xiè]姓。故在百家姓里读:xiè。
(4)“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表达作者借竹言志。
(5)破釜沉舟:说的是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将所有的船凿沉,所有的锅碗砸破,烧掉行军的茅屋,只带了三天的粮食,以此来表示与士兵们同生共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连夜起来,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项羽。
(6)面面相觑:你瞧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瞻:看。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瞩:注视。
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窥:观察。
27.× 28.√ 29.× 30.× 31.× 32.×
【解析】2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查字典、笔顺、笔画、释义的掌握,综合性较强。学生要掌握 查字典的三种方法,以及平时写字要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释义可用“代入法”完成。
2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在备考时,学生应注意对多义的词语进行分析、 理解及识记。“横生”有三个意思,分别为纵横杂乱地生长、意外地发生、层出不穷地表露。 纵横杂乱地生长形容到处都有,“岔路横生”指岔路到处都有。层出不穷地表露亦即充满、 洋溢的意思。“妙趣横生”指奇妙的趣味充满其中。因此该题是正确的。
2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雷厉风行”是指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 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所以 “厉”字的意思是猛烈,引申为迅速,而不是严肃。
3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大诗人李白诗风雄奇潇洒,贺知章曾称他为 “谪仙人”,故后世称李白为“诗仙”。而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颠沛流 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热情,忠君爱国。自身身处困境之中,却还能关心广大和自己一 样的人,这种博爱的情怀,是当得起圣人称号的。所以杜甫被称为“诗圣”。
3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的掌握。 “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意见。” 一句中,是属于用词不当。应该将“交换”改成“提出”。“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程老师 的事迹。”是属于句意歧义,应该把“许多”放到“程老师的”后面。
3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本句运用夸张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 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