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课文积累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课文积累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8:4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课文积累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孩子______________,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决断一事,表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____的品质,同时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送元二使安西》本诗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______诗。他的诗与画齐名,被苏轼评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中有的事物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委婉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即意象。本诗前两句中最典型的意象是_________。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浣溪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意象构成。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画面。
2.回顾课文,填空。
(1)为人民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人民和_______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还轻。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内容。
(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中有大好河山:“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诗中有思乡之情:“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有人生哲理:“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有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______。诗中有灿烂的春色:“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石灰吟》中,诗人立志要___________;《竹石》中,诗人的志向是_________。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
3.填空。
(1)朱自清感慨时光飞逝,写道:“在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毛泽东谈及生命价值,写道:“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______。”
(2)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汉乐府《长歌行》里的“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飞短流长或者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 ”
来劝慰。
(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孔子有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骑鹅旅行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_________(填国家)的塞尔玛·拉格洛芙;《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____。
(2)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_________,因为捉弄小狐仙,被小狐仙施了魔法,也变成了一个小狐仙。这时,家中的一只____________想随天上的____________一起去旅行,小男孩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他的脖子,没想到却被雄鹅带上天空,由此开始了一次神奇之旅。
(3)汤姆·索亚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4)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3岁的年纪被称为____________,30岁的年纪被称为____________,50岁的年纪被称为____________, 60岁的年纪被称为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
(1)李贺的《马诗》中,写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别人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
(3)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以《__________》为题作演讲,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__同志完全、彻底地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一句“_____”,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曹植同样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捐躯赴国难,_____”李纲也曾慷慨陈词:“祖宗疆土,_____,_____。”
(2)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按顺序排列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律 长征》的首联“_____,_____”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7.课文直通车。
(1)本单元课文,有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弈》说明了___________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则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和孔子_______的态度。阅读《表里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的事例,可以感受到“我”是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2)爸爸是个科学家,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劝他休息几天,爸爸引用《礼记》中的语句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书法是爸爸教的,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爸爸看到我写的字比他的好看,不禁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小组的同学的实践探索停滞不前了,为了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变革,科技老师引用《周易》中的语句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积累与运用。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这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丁香结》一文先从颜色、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又由物及情,感悟“丁香结”,最后以丁香结象征着_____结尾,告诉我们_____。
(3)诗中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低月明之景:_____,江清月近人;有黑云散去、碧波如镜、水天一色之景: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有轻云飘浮、星光稀疏、小雨初来之景:_____,_____;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远之景:_____,青山郭外斜……
(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_____写的,这首词描写了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可以看出来。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见微知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作者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4)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__________、西岳华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将下面语句补充完整。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舍先生所作《北京的春节》,“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比较突出,请写出两个“京味儿”特点的词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天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也是叶绍翁笔下的“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古人常常借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十五夜望月》中,委婉抒发诗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⑤同桌王杨很贪玩,总觉得时间很多,经常把今天做的事留着明天再做,请你送他一句诗,告诉他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⑥如果想赞颂革命烈士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可以用清代诗人郑燮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11.积累与运用。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是诗人_______ (谁)在送别_______ (谁)时的内心表白,作者以________ 自喻,表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 的品格。
(2)诗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就像朱光潜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正如英国华兹华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为了掩护李大叔,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_________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们都是祖国的英雄。通过课内外学习,你还认识了我们祖国的哪些英雄,请写下他的名字和事迹。(至少写两人)__________
12.传承文化棒。
(1)诗中有景,诗中有情,从“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山行时的愉悦心情;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我知道了诗人怀念去世的亲人。
(2)弟弟以前不爱学习,但是他现在知道错了并向老师道歉,还保证以后一定认真学习。老师用《左传》中的话对他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百闻不如一见,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八字成语),道听途说的消息我们不能轻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八字成语与“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
(4)学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卖矛和盾的人夸耀自己的盾:________;夸耀自己的矛: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风光。
(3)“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句中“他”指的是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刻画了他________的形象。此时,他心里是又气又急,因为________。
(4)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句中的“军神”指的是________。称他为“军神”是因为________。
1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描绘了可爱的儿童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欢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儿童以冰为钲的童趣。古诗中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2)《手指》一文,作者丰子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刻画了五根手指的鲜明形象,我对__________(任选一手指)印象最深,这根手指让我想到生活中__________的人。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作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罗贯中笔下__________的诸葛亮,有《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的刷子李等。
(4)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人有耻,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答案:
1. 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善于观察 说话有理有据的优点 实事求是 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唐 王维 送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兰芽 溪水 松林 沙路 暮雨 子规 兰芽浸溪 沙路无泥 暮雨子规啼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1)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出自先秦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该文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体现了两小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否则是得不出结论的,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原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首诗是诗人送别元二去安西时写的送别诗。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书写时注意“君”“酒”“西”的正确写法。
(3)“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出自《浣溪沙》,意思: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意思是山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鸟的叫声。根据词意找出相应景物,写出即可。如:上阙由兰芽、溪水 、松林、沙路、暮雨子规;概括画面时也要结合词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如: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子规啼。
2. 利益 泰山 剥削 压迫 鸿毛 沈从文 等粥 喝粥 遥看瀑布挂前川 春风又绿江南岸 横看成岭侧成峰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 建功立业
坚守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 绝不随波逐流 托物言志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1)书写时要注意“益、泰、剥削、迫、鸿”容易写错。
(2)《腊八粥》一课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3)书写时要注意“绿、岸、横、峰、家、祭、翁、满”容易写错。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石灰吟》这首诗诗人立志要做一个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愿为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人。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志向。
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咏志)的手法。
3. 逃去如飞 千门万户 就比泰山还重 就比鸿毛还轻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门前流水尚能西 实事求是,不会不懂装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古诗的默写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书写时要注意“逃”“泰”“鸿”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壮”“徒”“悲”“磨”“流”的正确写法。
(3)“孔子不能决也”出自先秦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意思: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主要写出了孔子作为大学问家,也不能通晓各科知识,而况当时人类认识自然现象的水平还很低。孔子“不能决”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态度是对的,不该受到讥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意思: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4. 丹尼尔 笛福 瑞典 马克 吐温 尼尔斯 雄鹅 大雁
美 马克 吐温 更有早行人 豆蔻年华 而立之年 知天命之年 花甲之年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骑鹅旅行记》中小男孩尼尔斯,尼尔斯总是喜欢戏弄、欺负别人,因为一次捉弄小狐仙,所以被小狐仙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当作是惩罚他。让他切身地体会被戏弄、被欺负的感受,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这时,家中的一只雄鹅想随天上的大雁一起去旅行,小男孩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他的脖子,没想到却被雄鹅带上天空,由此开始了一次神奇之旅。
(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书写时注意“更”的正确写法。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100岁称期颐。
5.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如钩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诗文可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诗中写景的句子。
(2)本题考查谚语俗语识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视死忽如归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困难 勇敢顽强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结合“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可知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
书写时注意“祭”“忽”“翁”的正确写法。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第一部分:接受任务;第二部分:痛击敌人;第三部分:引上绝路;第四部分:峰顶歼敌;第五部分:跳下悬崖。
(3)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7.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善于观察、表达观点时有理有据 实事求是 “我”迫切地想知道表里有什么 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求知欲强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默写。
(1)《学弈》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和爱思考的孩子。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注意“苟”的正确写法。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注意“于”“蓝”的正确写法。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注意“则”的正确写法。
8. 老舍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香味 形状 愁怨 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要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 野旷天低树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绿树村边合 辛弃疾 夏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课文内容理解。
(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课文内容理解。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文章的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老舍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丁香结》一文从颜色、香味、形状三个方面描写丁香,又由物及情,以丁香结象征着愁怨结尾,告诉我们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野”“旷”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望”“楼”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星”“外”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雨”“前”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绿”“边”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课文内容理解。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了夏季夜晚的山村风光。
书写时注意“稻”“蛙”的正确写法。
9.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东岳泰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详解】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前两个横线上应填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原诗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三、第四个横线上应填写“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原诗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最后两个横线上应填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原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及词语解释。
根据原文第②自然段: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知,“?”的含义是发现问题,不断发问,“!”的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含义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3)考查学生对课文所用说明方法的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4)考查学生对常识的了解,要求我们注重积累。
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10. 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润物细无声
春色满园关不住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古诗的默写、词语和名言的积累。
(1)书写时注意“盘”“盂”“此”的正确写法。
(2)积累《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带“京味儿”的词语,比如: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等。
(3)书写时要注意“润”“满”的正确写法。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赏析:此句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更具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意思:人在少年的时候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光,那么等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赏析:此句描写岩竹的品格,表现诗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11.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辛渐
冰心 廉洁正直、坚贞不屈 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雨来 黄继光 董存瑞、邱少云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理解和默写。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诗人王昌龄送别友人辛渐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默写时注意“洛、相、壶”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2)本题考查的是名言警句的默写。
默写时注意“音、奏、露”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3)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巩固。
“掩护李大叔,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情节出自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是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课文《黄继光》叙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我们祖国的英雄即可。如杨靖宇、李大钊、刘胡兰等。
12. 添得黄鹂四五声。 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事情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侥幸心理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和名言名句的默写、八字词语的理解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书写时要注意“添”“鹂”“魂”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谁”“能”“善”“焉”的正确写法。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4)《守株待兔》一文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13.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威尼斯小艇的样子 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 小艇的重要作用 严监生 吝啬鬼 神态 动作 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
两茎灯草还在燃着,侄子们却不明白他的意思 刘伯承 刘伯承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冷静清晰的头脑,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在手术中一声不吭,而且还准确地数出了刀数。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出自课文《自相矛盾》,“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之坚固,没有任何物品能刺穿它 。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书写时注意“陷、矛”的正确写法。
(2)《威尼斯的小艇》分为四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第二段:(二三自然段)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小艇船夫熟练的驾驶技术。第四段:(五六自然段)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所以课文主要介绍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出自课文《两茎灯草》,通过阅读全文可知,这里的“他”指的是严监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的代表。本句描写了他死前的形象。结合“两眼睁得滴溜圆”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结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他吝啬鬼的形象,形象说明了他是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通过阅读课文可知,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怕费油,他吝啬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在眼前就发生“浪费”,他实在忍不了。但是侄子们却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他的心里是焦急万分的。
(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出自课文《军神》,课文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对刘伯承的钦佩。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所以句中的“军神”指的是刘伯承。
熟读课文可知刘伯承在手术的时候,拒绝使用麻醉剂,说明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手术过程中他的惊人表现被沃克医生称赞为军神。
14.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大拇指 默默奉献 神机妙算 严监生 技艺高超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则能有所不为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课文内容和阅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1)注意“童、解、耕、傍、桑、稚、穿、遗、望”的正确书写。
(2)《手指》是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再笔》中的一篇。全文共六段、886个字。文章介绍了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并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示例:我对食指印象最深,这根手指让我想到生活中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人。
(3)诸葛亮人物形象: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胸怀坦荡的大智慧;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指的是严监生。
刷子李的人物形象特点:独特气质和魅力;性格坚定、胆识过人;勤奋、认真负责、善良、热心、乐于助人。
(4)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听广播等。
(5)注意“则、能”的正确书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