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8: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精选题(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专做老红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无意中在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老式红木旧柜子,惊喜过后,古董商开始动了心思。
他先是与柜子的主人闲扯聊天,好不容易地扯到了柜子上,随后开价600元人民币表示准备购买。
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把他看得心里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
可他马上又后悔得不行,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但是又不能反悔,生怕对方看出破绽,于是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
真巧,居然又让他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他对主人说:“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别要了?”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说出的话,哪能随便咽回去?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山里人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
古董商笑道:“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
第二天,当古董商带着车来装柜手和椅子时,看到门前有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后来呢?”我问古董商。古董商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
我立刻明白了,笑问:“你还是拉回来了?600决钱一堆烂木头?”
古董商摇摇头:“不止600,是1000元,我另外加了400元劈柴劳务费。”
半晌,他又说:“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咽回去( )   半晌( )   过分( )
2.第1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3.山里人最后同意古董商的600元人民币的开价后,“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想一想,古董商的心为什么“怦怦”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古董商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董商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这里的“木头”指什么?从“平静”二字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董商当天临走时说:“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古董商想要表达的是____________,山里人却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
7.“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古董商的这番话反映了( )
A.他为自己得不偿失的举动后悔不已,十分伤心。
B.他觉得对不起山里人,所以对自己进行了惩罚。
C.过分的贪婪往往会一无所获,他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
D.山里人将贵重的红木柜子和椅子当柴火劈了,这让他十分恼火。
8.用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我走进了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同一个名字
那是20年前,当时我还是方济各会的一名修士,派驻新泽西州。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坎贝尔牌罐头摘番茄,为鸟眼牌罐头摘青菜。你吃过的鸟饭树浆果多半也是他们摘的。他们很多人携家带口而来,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岛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行将退休。过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他( )那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 )他。
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 )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每年12月份,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都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当时约合一个采摘工一天的工钱),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己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被抽中的这家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岛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你来看我们抽彩吧,”沃尔特向我提议,“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白铁皮屋顶下椽子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听到那动听的乐曲。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我不由惊叹,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点的时候,各家的5元钱都凑齐了。但在抽彩之前,主持人叫起沃尔特,当众送给他一块匾,纪念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并表达大家的谢意,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众人热烈鼓掌。随后,人们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的家庭。
我被蒙上双眼,领到一只大罐旁。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下一张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
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喧闹还在继续。我( )地把手又伸进那只罐,抓出一把纸条。只见每张纸条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热爱 爱戴 热闹 漫不经心
B.热爱 爱戴 喧闹 漫不经心
C.爱戴 热爱 热闹 百无聊赖
D.爱戴 热爱 喧闹 百无聊赖
1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时间: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
11.第五自然段写波多黎各人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第一次抓出的“一张纸条”上写着沃尔特的名字,说明他___________,“我”第二次抓出的“一把纸条”上都写着沃尔特的名字,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
13.每张纸条上都写上沃尔特的名字,纯粹是他走运吗?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不断更换的“警示牌”
某小区绿地,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草坪,立了一块警示牌,上书:“禁止践踏草坪!”语言简洁明了,无人不懂,无人不晓,可惜无效。于是改用婉转语,写道:“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虽看似触动人心,但没过多久,依然失效。最后,工作人员不得已而采用“欺骗之术”,警告:“草坪下有电线!”什么,有电线!可不敢再踩了——可惜,后因一顽童误入草坪安然无恙而再次失效。
君子曰:制度规则,难矣!
【乙】如何分粥
某甲乙丙丁戊五人,个个贪心吝啬,生怕别人多占一分自己损失一毫。五人要平分一锅粥,该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如此五种方案,任君选一,方案一:从五人中选一名大家认为最公道的人主持分粥;方案二:从别处找个人来分粥;方案三:每人轮一次,最后商议而定;方案四:选一个人分粥,另一人监督;方案五:选一人分粥,但分粥的人要最后拿粥。
君子曰:方案五,甚妙!
14.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打上“√”。
①君子曰A.说 B.太阳
②甚妙A.甚至 B.非常
③无人不晓A.黎明 B.明白
1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甲】故事中,为了保护草坪,工作人员曾经不断更换警示牌,警示语分别是:________。
②【乙】故事中,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个个________,生怕________。
16.读了上述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而且这里比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信,你跟我一起去走一走。
走在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形式多样的店名牌子,五花八门的广告铺天盖地,常使人眼花缭乱,但都离不开文字。说字,这里不乏书法名家的手笔,驻足品味一番,真是受益匪浅,让人流连忘返;商店广告的创意者更是绞尽脑汁,广告语无奇不有,细细地读上两遍,会让你真正懂得什么叫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会因发现一个被包装得十分漂亮的错别字而兴奋不已。
好的电视节目能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变幻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流,能把变化莫测的广博世界构建成一个个有序的知识的窗口,这里有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比课堂更广阔的天空,这些无不和学好语文息息相关。
走进大自然,有人会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体验不到空气的清新,但笔下的作文却常能大自然描绘得如仙境一般。细细推敲,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自然环境中的风雷雨电、花鸟鱼虫;艺术世界中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层层涟漪,会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厚积而薄发,作文时信手拈来,点石成金,必然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生活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更离不开语文。有时需要写份留言条,拟份表扬稿;节日到了,送张贺卡给老师亲友,不忘附上一句句滚烫的话语;同学生病了,捎份诚挚的祝福给人带来慰藉。
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只要不断用感官去捕捉,用心去体验,学习语文无时不能,无处不能。
17.解释词语:
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
18.短文作者带我们到哪些地方学习语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一句中“这”指:__________
20.我们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短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读商店广告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 爹 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 奈)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22.“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
23.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正确的字上打上“√”。
24.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5.我能写下面词的反义词。
慈祥( ) 含糊( )
26.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用“ ”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
28.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份晩报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等!”我疑惑地打量着她。"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竟然 居然 果然)有个报摊。
"买晚报?"我有些惊讶。
“嗯,买份晚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 放 递)在我手里。
我很诧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
____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____我问____
____怕被我妈妈看到____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____
____你妈妈____
“就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在我和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收摊了。女孩儿接着说:"谢谢叔叔,我回家了。”说完,她转身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
29.认真读文仔细想,括号里用哪个词最合适,找出来。
30.请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写下来。
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表示奇怪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1.请给短文中第6-8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再仔细检查一遍。
32.用横线划出最令你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并写出你的感动。
33.小女孩儿为什么要我帮她买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完短文,相信你也感慨万千,请仿写两句。
爱,其实很简单。爱,就是躲在树后的那份守候;爱,就是带着体温的那枚硬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学问,回答问题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35.解释“荡漾”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实际上还包含着这位山野老农________。
37.“青山是不会老的”的含意是(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
参考答案:
1. yàn shǎng fèn 2.古董商贪心初起。 3.古董商挖空心思想把那红木柜子弄到手,在与山里人谈价钱的时候,心理紧张、担心,生怕生意谈砸,所以心里怦怦直跳。 4.古董商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但是又不能反悔,生怕对方看出破绽。 5.木头指的是红木家具劈成的柴火。从“平静”二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董商人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贪婪、恼火、后悔,他从眼前的柴火中得到了教训,明白了过分贪婪将一无所获。 6. 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不值钱的旧柜子和椅子 他明天早上来取旧柜子和椅子回家当柴火用 7.C 8.是寂静的,又是热闹的。刚踏进校园的时候,我看到:小草在微风中悄悄地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校园里的景物,刚长出嫩芽的柳树姑娘也在用春风做的梳子,梳理着自己那细细的长辫子,等待着同学们的到来。黄色的迎春花揉了揉自己朦胧的睡眼,害羞的张开了含苞欲放的花朵,花蕊的清香还引来了几只可爱的小蜜蜂,它们在花朵上翩翩起舞,帮助迎春花传播花粉。校园的早晨是多么美丽呀!瞧!同学们在校园里开始忙碌起来了!早来的值日生们认真的打扫着卫生区,有的拿着笤帚在扫地,有的拿着纸袋子在捡垃圾,有的在拖地……不一会儿他们就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洁净的学习环境,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半晌:拼音是bàn shǎng ,一指许久、好久,二指半日。
过分:拼音guò fèn释义:1、亦作“ 过份 ”。超越本分。2、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3、谓享受太过。
咽 yān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咽喉。
咽yàn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咽唾沫。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2.考查概括文段的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文段的理解,内容可概括为古董商贪心初起。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段“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把他看得心里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可知古董商挖空心思想把那红木柜子弄到手,在与山里人谈价钱的时候,心理紧张、担心,生怕生意谈砸,所以心里怦怦直跳。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段“可他马上又后悔得不行,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但是又不能反悔,生怕对方看出破绽,于是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可知。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理解短文“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可知:木头指的是红木家具劈成的柴火。从“平静”二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董商人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贪婪、恼火、后悔,他从眼前的柴火中得到了教训,明白了过分贪婪将一无所获。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理解短文可知古董商想要表达的是他明天早上来取这些不值钱的旧柜子和椅子;山里人却认为他明天早上来取旧柜子和椅子回家当柴火用。
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一要结合具体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情感。通过理解短文可知古董商的这番话反映了过分的贪婪往往会一无所获,他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
8.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开头提示知道所写内容是围绕“校园”的。可以写校园里的景物或校园里的所见所闻。
9.A 10. 20年前12月的一天下午3点 新泽西州移民教区 波多黎各家庭在抽幸运家庭活动中不约而同地把“回乡之旅”的机会让给即将退休的沃尔特。 11.暗示波多黎各人都渴望回乡,衬托人们放弃机会让给沃尔特的善良;描写会场布置,为下文抽幸运家庭活动做铺垫。 12. 幸运 受人爱戴 13.不是。因为沃尔特40年来勤奋工作,关爱工友,深受工友的爱戴,大家都希望沃尔特能回乡探亲,二获得回乡探亲的机会只有通过抽幸运家庭活动,抽到沃尔特的名字才能获得,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纸条上写了沃尔特的名字。
【分析】这类文本阅读题需要学生认真通读文本,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点去分析。
9.这道题考查词语搭配,学生需要分清这几个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10.这道题结合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楚文章的六要素即可。
11.这道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结构上的作用。而社会环境描写对学生而言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12.这道题难度较低,回到原文找答案即可。
13.这道题需要联系上文来解答,答案在本文第二自然段。
14.①A
②B 
③B 15. 禁止践踏草坪!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草坪下有电线! 贪心吝啬 分的粥少 16.社会需要秩序和协作,而秩序需要规则维护。人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解析】14.考查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君子曰:君子说,曰:说。甚妙:很妙。甚:很。无人不晓:没有人不知道。晓:知道,明白。
15.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根据原文句子“禁止践踏草坪!”“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草坪下有电线!”②根据原文作答“甲乙丙丁戊五人,个个贪心吝啬,生怕别人多占一分自己损失一毫。”
16.本体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社会需要秩序和协作,而秩序需要规则维护。人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17. 得到很多好处。 想尽一切办法。 18.作者带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好的电视节目,走进大自然、与人交往中学习语文。 19.指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 20.与人交谈可以学语文;课外阅读也可以学语文。 21. 学习到语言的精炼和准确。 有一次,我和妈妈上街,在一家卖榴链的店铺前,看到广告牌上写着四个大大的字,“榴裢忘返”,我感到很不好,这有可能会给小学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此题要抓住关键词句,如“走在大街上”“ 好的电视节目能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变幻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流”“ 走进大自然,有人会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体验不到空气的清新,但笔下的作文却常能大自然描绘得如仙境一般。”“生活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更离不开语文。”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完成此题,可联系上文“走进大自然,有人会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体验不到空气的清新,但笔下的作文却常能大自然描绘得如仙境一般。”得出答案。
2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关键文段的理解。完成第一小题,抓住关键句“细细地读上两遍,会让你真正懂得什么叫语言的精炼和准确”便很容易得出答案。完成第二小题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也就要求学生平时能够留心生活。
22. C 心 23.籍 耐 24.:“ , ? 。” 25. 严厉 清楚 26.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我怎能轻易离开北京呢? 27.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8.从中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解析】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查字典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查字典。
2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加强识记。
2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此题中的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应用冒号,提示内容前后要使用双引号,提示内容部分根据语气正确使用标点即可。
2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2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写句子的掌握情况。
(1)此题的最佳改法是将其改为双重否定句,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在恰当的位置加上双重否定词,如“不得不”“不会不”“不可能不”“无不”等,确保句子通顺,且不改变句子意思即可。
(2)此题的最佳改法是将其改为反问句,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改标点,将句号改成问号;二是添加反问词如“难道、怎么、岂”等和反问语气词“吗、呢”等,三是将否定变肯定或将肯定变否定。最后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要确保句子意思不变。
2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前后照应这种手法的掌握情况。在一篇文章里,前面提出的问题,后文有所着落;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这种写法就叫作“前后照应”。
2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分析语言描写,从而体会出人物形象。划横线的句子是父亲的语言,用了两个反问句,语气强烈,更加表现出父亲李大钊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29.果然 放 30. 打量 望 惊讶 诧异 31.“ ?” 。 “ 。” 。 “ ?” 32.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33.因为妈妈不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就不回家。而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回家。 34.爱,就是床前那温柔的呢喃;爱,就是受伤时那轻轻的抚摸。
【解析】29.“居然”和“竟然”的区别相同点:“居然”和“竟然”都是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都可用于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通常可换用,只是“居然”的语气略重于“竟然”。
不同点:“居然”,表示预期和结果相反,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
结合对短文的理解可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果然有个报摊。”
塞:①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②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放: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
结合对短文的理解可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放在我手里。”
30.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作答。通过读文可知:表示看的词语:可以从这些句子“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我疑惑地打量着她。”中寻找答案。
表示奇怪的词语:可以从这些句子“买晚报?我有些惊讶。”“我很诧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中寻找答案。
31.考查加标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
文中加标点的句子都是“我”和小女孩的对话。所以用引号。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关于引号注意以下四点:
①转述大意,不能用引号。
②凡是把引用的话语独立运用,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的里边。
③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语的一部分,引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即使是话语的组成部分,也要保留。
④学习班、工作计划、考试、节目、主题活动的名称等要用引号。
32.考查对短文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本文,我被小女孩的举动感动了可以从以下句子体会出“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这一句体现了孩子爱母亲。
3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这句话“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小女孩让我给他买报的原因是: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34.考查知识拓展能力。通过学习本文,我被小女孩的举动感动了,这就是孩子爱母亲的表现。
爱,其实很简单。爱,就是躲在树后的那份守候;爱,就是带着体温的那枚硬币;
根据以上句子仿写:爱,就是床前那温柔的呢喃;爱,就是受伤时那轻轻的抚摸。
35.(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36. 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37.A
【解析】35.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字词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字词的意思。“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3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理解。
3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青山不老》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