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课时《买文具》精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 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课时《买文具》精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 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30 22: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1课时 买文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本课时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鼓励学生借助先前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鼓励学生借助面积模型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是结合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算法,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
2. 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课件 口算我最棒: 5+5+5+5=( )×( )=( ) 7+7+7+7+7=( )×( )=( ) 师: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但是要摘取数学王国的皇冠,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文具店中看看有什么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 生:有。 学生独自解答,举手发言 生1:5+5+5+5=( 5 )×(4)=( 20 ) 生2:7+7+7+7+7=( 7 )×( 5 )=( 35 ) 生:求几个相同的(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通过口算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接着提问,学生就很自然的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一.探究算法 王阿姨家的文具店开张了,我们一起来看下有什么文具?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回答乘法后,出示算式:0.2×4。 师:观察0.2×4这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与原来所见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你能说说0.2×4表示的意义吗 师:谁能说一说小数乘法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理解算理 师:这个乘法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 化为小数加法: 0.2×4 =0.2+0.2+0.2+0.2 =0.8(元) 提示:4个0.2相加是0.8元。 用元角分化为整数乘法:0.2元=2角,2×4=8(角),8角=0.8元,也就是0.2×4=0.8(元)。 提示:可以转化为以角为单位,化成整数。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她也想出了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 0.2×4=0.8(元) 答:买4块橡皮需要0.8元。 借助面积模型探索算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方法继续下面的挑战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追问:怎么列算式呢? 师:这个乘法算式如何计算呢? 小结: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我们运用了三种方法来思考:第一种化为小数加法来计算;第二种是用元角分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第三种是借助面积模型,体会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答。 生:铅笔,橡皮,尺子,卷刀。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一块橡皮0.2元,求4块多少钱,就是求4个0.2是多少? 生:乘法 学生类比整数的乘法回答。 生:原来是整数乘整数,这个是小数乘整数。 生:0.2乘 4表示4个0.2相加的和。 学生思考后,自由说一说。 生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生2: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 生1:化为小数加法:0.2+0.2+0.2+0.2=0.8 生2:化为整数加法: 0.2元=2角,2×4=8角,8角=0.8元,也就是0.2×4=0.8(元)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汇报 生:笑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就是0.1,由于每块橡皮是0.2元,0.2是2个0.1,4个0.2就是8个0.1,是0.8。 生:好。 学生说一说 生:一把尺子0.4元,求3把多少钱,就是求3个0.4是多少? 生:0.4×3= 学生独自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生1:化为小数加法计算:0.4+0.4+0.4=1.2元 生2:化为整数加法:0.4元=4角,3×4=12角,12角=1.2元,也就是0.4×3=1.2(元) 生3:借助面积模型:0.4是4个0.1,3个0.4是12个0.1,是1.2。 通过类比整数的乘法,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意义。 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体会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为几个相同小数连加,侧重通过意义帮助计算;也可以通过元、角、分之间的互换,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侧重在探索算法中渗透“转化”。 引导学生用小数的面积模型进一步解释0.2×4=0.8的道理。借助小数的直观模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结合实际背景,引导学生独立计算3×0.4。鼓励学生将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独立、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经历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买4把卷笔刀需要多少元?涂一涂,算一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课件演示,借助面积模型进行计算。 2. 买6支铅笔需要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涂一涂,填一填 师:0.01×1000等于多少呢? 生:涂一涂 0.7×4=2.8(元) 答:买4把卷笔刀需要2.8元。 学生独自解答,交流反馈 生1:0.3是3个0.1,6个0.3是18个0.1,是1.8。 0.3×6=1.8(元) 生2:0.3×6=0.3+0.3+0.3+0.3+0.3+0.3=1.8(元) 生3:0.3元=3角,3×6=18角,18角=1.8元,0.3×6=1.8(元) 学生独自涂一涂,填一填并反馈 生1:10个0.01,是0.1 生2:50个0.01,是0.5 生3:100个0.01,是1 生:1000个0.01,是10 通过练习鼓励学生再次借助直观模型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在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解决小数乘法的计算.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生3: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来计算。 生4: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生5:可以借助面积模型来计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34 练一练 第3、5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