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7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复习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并能应用小数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归纳,进一步明确小数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和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
2.会应用小数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还记得小数乘法的意义吗? 出示算式: 0.3×4=0.3+0.3+0.3+0.3 引导学生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说出答案.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小数点向左移动对小数大小有什么影响? 课件出示: 305.2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 ),就是( )。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小数大小有什么影响? 课件出示: 3.05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到 原数的( )倍,就是( ). 师: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课件出示: 0.6 × 0.25 = 0.150 =0.15 一位 二位 三位 末尾0去掉 3.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师:你知道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吗? 出示课件: 4.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 师:小数加、减、乘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呢? 师:有哪些运算律呢? 课件出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a×c 生: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说出答案。 生:0.3×4=0.3+0.3+0.3+0.3=1.2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 、 、 …… 学生独自思考,并举手发言。 生:,3.052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10倍、100倍、1000倍…… 学生自由说一说。 生:100,305.2 生1: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生2:当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先点小数点,再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学生自由说一说,乘数及积的位数。 生:第一位乘数是一位小数,第二位乘数是两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3位,末尾有0需去掉。 生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生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末尾的“0”去掉。 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 生:结果为0.01,注意补0和去0。 生: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样的,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学生可以试着说一说 生1:乘法交换律 生2:乘法结合律 生3:乘法分配律律 先回顾小数乘法的意义,再通过具体的算式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及加、减、乘混合运算,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强化。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2.列竖式计算。 3.8×4= 48×0.15= 0.125×8= 3.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15+3.24+9.85+6.76 3.2×4.6+5.4×3.2 4.小红和爸爸、妈妈去长城,往返交通费要用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生:不用计算,只要根据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交流反馈 生: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生1: 4.15+3.24+9.85+6.76 3.2×4.6+5.4×3.2 =(4.15+9.85)+(3.24+6.76) =3.2×(4.6+5.4) =14+10 =3.2×10 =24 =32 生2:整数运算律在小数中完全适用。 学生独自计算。 生:(24.5×2+24.5÷2)×2=122.5(元) 呈现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别是要求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思考怎么做的。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估一估,算一算。 苹果每千克7.2元,买1.8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2.解决问题。 园丁叔叔靠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 (1)需要多长的篱笆? (2)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每平方米施肥0.6千克,这个花圃需要多少千克的肥料? 学生先估算,再算一算。 生1: 生2:7.2× 1.8= 12.96 (元) 答:1.8千克苹果应付12.96元。 学生独立完成。 生:(1)4+2.7×2=9.4(米) 答:需要9.4米的篱笆。 (2)4×2.7=10.8(平方米) 答:花圃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3)10.8×0.6=6.48(千克) 答:这个花圃需要6.48千克的肥料。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有一定提升,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及运算能力。解决问题,是小数乘法的应用,关键会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理解了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生2:掌握了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生3:会用小数乘法及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如何从观察、比较中发现并概括出规律。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46第1、3、6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