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30 19: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背诵《山行》。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学习《赠刘景文》,理解重点字词,体会诗意及情感
《赠刘景文》
赠给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凋谢
枯萎
荷叶和菊花都凋谢了,但是菊花却有“傲霜枝”,想一想,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后两句诗里写了“橙黄橘绿”,想一想,有哪些水果是在秋天成熟?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霜斗寒。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啊!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苏轼想告诉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诗人想告诉好友,人到壮年,甚至晚年,虽青春已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好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苏轼想告诉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合作探究
探究二 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继续学习《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所看见的
夜里写下所看见的。
叶绍翁
书写,写下
叶绍翁,字嗣宗,一字靖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游园不值》,历来为人所传诵。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带给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秋风还触动了诗人哪些感受?
诗人
思乡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诗人望着窗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诗人依据什么判断出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自己的童年经历
蟋蟀的叫声
孤独寂寞,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借助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梧叶 秋风 儿童 促织 篱落 灯
荷 菊 橙 橘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夜书所见》通过对诗人看到深秋夜晚的灯火,而想到了小孩挑逗蟋蟀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