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课时
一、气 候
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1、概 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气候与天气的比较
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
气候是天气的综合;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受纬度影响
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2、海陆性质
陆地土壤和海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大。
3、地 形
(1)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
气温下降6℃。
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
(2)、地形雨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季风、人类活动、地面性状、洋流、气压带
2、你知道夏季和冬季常见的风向吗?
夏季常见东南风,冬季常刮西北风。
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三、季 风
1、概 念
季风是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2、分 布
3、我国季风
季风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基本大气环流因素,季风性强也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点之一。
夏季风
冬季风
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用空气对流运动原理分析这种气温变化对风向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异导致冬、夏季节海陆的气温差异,同一纬度的地区,冬季大陆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大陆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大陆因冷而形成高压区,海洋因热而形成低气压,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因热而形成低气压,海洋因冷而形成高压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4、我国东部季风形成原因
我国东部季风。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另一原因。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高
低
海洋吹向陆地
陆地吹向海洋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
冬季风:
寒冷干燥;
夏季风:
温暖湿润。
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
盛行偏南风。
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
盛行偏北风
四、气候变化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 、
。
季风
太阳
海陆性质
地形
分析下面我国平均气温变化图,有什么特点?
气温在波动变化的,80年代末开始有变暖趋势。
竺 可 桢
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证明了20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全球气候波动的过程。后一篇论文,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是一项轰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长达13年。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根据下图归纳中国 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气温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1、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2、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
3、公元1400年 ~1900年的寒冷时期,
4、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温暖时期
寒暖交错时期
寒冷时期
波动动期
在过去的温暖时期,北冰洋的极地冰盖曾经消融,大象曾经出现在我国的淮河流域。
在寒冷期,我国的太湖和鄱阳湖曾经多次封冻
1、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2、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
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特点。
3、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
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可以改良局部小气候
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防风固沙
大面积农业灌溉
2、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气候恶化
排放大量有害物质
毁坏森林
冰箱使用氟利昂
电厂排放废气含CO2
3、气候恶化表现之一 温室效应
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冰川消融
海平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
1、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威胁?
全球气温升高主要会引起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引起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水灾旱灾增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影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生产活动等。
2、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导致大气
环境恶化?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乱砍滥伐;湖泊等湿地减少等可能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大气环境恶化。
4、气候恶化表现之二 热岛效应
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度发展、能量消耗较多、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特殊地区。这些特点使城市形成了一种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雾霾增多的特殊气候,它使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犹如海面上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现象。
成都市区气温图
三、季 风
1、概 念
季风是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2、分 布
3、我国季风
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为盛行偏南风。
4、我国东部季风形成原因
我国东部季风。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四、气候变化
1、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2、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
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特点。
3、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
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可以改良局部小气候
2、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气候恶化
3、气候恶化表现
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
1、冬季,我国大陆温度_____,形成高压区,
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_____________ 风。
低
冬季(偏北风)
2、现在,地球的气温正处于 _______ 的过程中。
波动上升
4、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关于“热岛效应”
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B
3、浙江省在夏季时盛行 _____________ 季风,
冬季盛行 _____________ 季风。
偏南风(东南风)
偏北风(西北风)
7、我们能为保护大气环境做哪些有益的事?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纸张、燃料、电力;更多使用再生资源、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保护大气环境。
6、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
台湾岛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的东南季风,而东侧处于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侧则是背风坡,降水明显降减少。
5、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之一,其
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位置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