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为了防止身体贫血,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A.Fe B.Na C.Ca D.Cl
2.(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NaCl B.HCl C.Ca(OH)2 D.BaCl2
3.(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4.(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碱、盐的是
A.SO2 B.Na2CO3 C.H2SO4 D.Ba(OH)2
5.(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排水法收集O2
C. 检查气密性 D. 倾倒CO2
6.(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永州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B.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施用农药
C.将废旧电池及时就地用土填埋
D.政府要求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7.(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工业法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可用微观模型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无变化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该反应过程中氧气分子全部参与了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8.(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之一,能用这一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A.
B.
C.
D.
9.(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永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每位市民都要珍惜生命、杜绝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10.(2021·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11.(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O2 B.N2 C.H2O D.CO2
12.(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醋 B.食用油 C.白砂糖 D.食盐
13.(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液体 B.滴加试剂
C.验满O2 D.加热液体
14.(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运用分类,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OH B.Na2CO3 C.CuO D.C2H5OH
15.(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镁元素﹣mg B.钠离子﹣Na+
C.两个氮分子﹣N2 D.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16.(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中列出了土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营养成分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每100g含量 1.5~2.3 0.4~0.9 17.5~28.0 11.0~60.0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钙
17.(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铁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B.铁制品表面喷刷油漆,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18.(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KMnO4K2MnO4+O2↑
B.Fe2O3+2CO2Fe+2CO2
C.Al+CuSO4═AlSO4+Cu
D.Na2CO3+BaCl2═BaCO3↓+2NaCl
19.(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药中成功分离提取出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8.4%
20.(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常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其工业流程如图: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大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
21.(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质 C.水结成冰 D.葡萄酿酒
22.(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D.Ne
23.(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筒读数 B. 检查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24.(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25.(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CaO D.
26.(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KCl D.
27.(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8.(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Z和不反应
②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29.(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患贫血.故A正确;
B、钠主要以钠离子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维持体液恒定的pH起重要作用,故B错误;
C、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元素,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症,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C错误;
D、氯主要起到帮助人体调节渗透压、酸碱平衡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择A;
2.C
【分析】根据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据此解答
【详解】A、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B、盐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D
【详解】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x +(-2)×2=0,x=+4;
故选D。
4.A
【分析】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详解】根据分析,SO2不属于酸、碱、盐,Na2CO3是盐,H2SO4是酸,Ba(OH)2是碱;
故选择A;
5.B
【详解】A、稀释浓硫酸必须把浓硫酸倒入水中,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排水法收集O2,正确;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做阶梯蜡烛实验时,应将二氧化碳从低的蜡烛一侧沿器壁慢慢倒入,错误。
故选B。
6.C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详解】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B、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施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C、废旧电池就地用土填埋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D、政府要求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能减少白色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故选:C。
7.B
【分析】由图示可知,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为;
【详解】由分析得:
A.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错误;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正确;
C. 该反应过程中氧气分子没有全部参与反应,错误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错误。
故选B。
8.B
【分析】该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详解】由分析得:
A、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错误;
B、发生、收集装置均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C、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错误;
D、该反应制取氨气需要加热,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正确;
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5=15:14,正确;
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5+14=149,错误。
故选D。
10.C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等),化学性质(具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等)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CO具有可燃性,CO和O2反应生成CO2,放出热量,所以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O能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内缺氧,使人中毒,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CO和O2都难溶于水,所以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CO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CO能把Fe2O3里面的铁还原出来,生成Fe和CO2,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B.
12.B
【详解】A、食醋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B、食用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选项正确;
C、白砂糖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错误,故选B。
13.D
【详解】A、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A、NaOH是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碱的特点,属于碱,选项错误;
B、Na2CO3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特点,属于盐,选项正确;
C、CuO是铜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C2H5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错误,故选B。
15.B
【详解】A、元素符号如果只有一个字母组成,则大写,如果由两个字母组成,则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故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此选项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此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此选项错误;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氧原子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也应为8,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应该有6个电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6.C
【详解】由图可知,每100g土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5g~2.3g,脂肪的含量为0.4g~0.9g,淀粉的含量为17.5g~28.0g,钙的含量为11.0mg~60.0mg,即0.011g~0.06g,即土豆中含量最高的是淀粉,故选C。
17.C
【详解】A、人体中铁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选项正确;
B、铁制品表面喷刷油漆,能够隔绝铁与氧气和水分的接触,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选项正确;
C、煮沸能够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选项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所以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选项正确,故选C。
18.D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项错误;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选项错误;
C、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选项正确,故选D。
19.A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22+16×5=282,选项正确;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90:11,选项正确;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8.4%,选项正确,故选A。
20.D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碳酸氢钠与氯化铵的质量比为84:53.3,即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反应后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说明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小,选项错误;
B、饱和溶液才能够结晶析出晶体,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溶液属于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即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NaHCO3和NH4Cl,选项错误;
C、饱和溶液才能够结晶析出晶体,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溶液属于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加,所以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够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能加速NaHCO3的生成,选项正确,故选D。
21.C
【详解】A、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不符合题意;
B、牛奶变质,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变化,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B
【详解】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
故选B。
23.B
【详解】A.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B. 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选项正确;
C. 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此选项错误;
D.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4.D
【详解】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是氧元素。
【详解】A、O3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KMnO4由三种元素组成,是含氧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CaO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是氧元素。符合题意;
D、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是含氧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6.A
【详解】A、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B
【详解】A、该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方程式已经配平,该选项书写正确;
C、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该方程式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正确的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28.D
【详解】Y能和硫酸反应,Z不能和硫酸,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氢元素前面,Z位于氢元素后面,则Y位于Z前面,Z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Z位于X前面,则金属活动性顺序:Y>Z>X。
故选D。
29.B
【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中的点在甲曲线的上部,是甲的饱和溶液,在乙曲线的下部,是乙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相交于P点,因此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两溶液的饱和状态,则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只能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