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②
一、单选题
1.(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羊毛 B.棉花 C.尼龙 D.蚕丝
2.(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3.(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4.(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复合肥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2 C.+4 D.+5
5.(2021·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6.(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向无人处
B.霉变食物洗净加热后方可食用
C.室内着火时立即开窗排出烟雾
D.在天然气灶具下方安装报警器
7.(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学成归国,发明了制碱新法“侯氏制碱法”,所制纯碱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9.(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
C.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
D.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10.(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中各原子数目不变
C.X的化学式是SiHCI2
D.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
11.(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小麦粉 B.白砂糖 C.植物油 D.鲜鸡蛋
1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13.(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硼属于金属元素 B.硼的原子序数是5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
14.(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裁玻璃 B.金属铜作导线 C.石墨作铅笔芯 D.稀硫酸除铁锈
15.(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故不符合题意;
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故不符合题意;
C、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符合题意;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故选项正确;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项正确;
C、石墨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可以制作铅笔芯,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故选项正确。
故选:C。
4.D
【详解】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
故选D。
5.A
【详解】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6.A
【详解】A、加热液体时,因液体药品沸腾易从试管口飞溅而出,为避免对人造成灼伤,所以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选项正确;
B、霉变食物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洗净加热后仍然不可使用,故选项错误;
C、室内着火时不能立即开窗,因为这样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火势更旺,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小于空气,若发生泄漏,会在空气中上升,在天然气灶具下方安装报警器,起不到检测天然气泄漏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是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D。
8.B
【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详解】A、根据图示,图中分子相同,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该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中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图中只有一种原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6-2-8=6,故选项错误;
B、硫核电荷数为16,所以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正确;
C、硫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故选项错误;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位6,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已知物中有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3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1个硅原子,故反应前未知物中有1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1个硅原子,故X为SiHCI3,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工业制硅流程,生成物中有氯化氢,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B、白砂糖属于糖类物质;C、植物油中富含油脂;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D。
12.C
【详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
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
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确;
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硼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硼的原子序数是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A、金刚石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金属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墨作铅笔芯,是因为石墨是灰黑色,且质软,容易留下痕迹,颜色和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稀硫酸除铁锈,是因为稀硫酸显酸性,能与氧化铁反应,酸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15.D
【详解】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