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非选择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仙桃、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非选择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30 10: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仙桃、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现有Mg、O2、Fe2O3、H2O、C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
(2)除铁锈的反应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
(4)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氖气是可制作电光源的一种气体,请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氖气分子___________;
②氖气也是空气中的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空气中除了稀有气体外,还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新疆棉花品质优良,广泛应用于纺织业,棉花属于_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江汉平原一带饮用水大都来源于汉江,汉江水属于硬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方法);人们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发明了净水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将水软化,有的还使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水做杀菌处理,请写出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了许多优良水稻品种,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水稻加工得到的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合理施用肥料以促使水稻更好地生长,如果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则需施加___________(填肥料类别)。
(5)汽油中混有少量的乙硫醇(CH3CH2SH),导致汽油有异味,其完全燃烧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现有C、Fe、CO2、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KCl溶液八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中和反应: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
(3)有红色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
(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
4.(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花香的原因:______;金秋九月,我们收获金灿灿的稻谷,稻谷包含的营养素主要为糖类,糖类是由______(填元素符号)三种元素组成;稻草秸秆可以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请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江汉平原有诸多的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站通过电线将电输送到千家万户,铜是用作电线的常见材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生产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
(4)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请分析该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将t1℃下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乙(填“>”、“=”或“<”)。
5.(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现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
6.(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_,该营养素是机体生长及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大米中的淀粉在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葡萄糖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家庭常用净水器中的超滤净水器的滤芯以超滤膜为主,以活性炭为辅来实现对自来水的净化,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细菌和异味,该净水过程主要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中国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空间站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水的电解,并使用高压密闭罐储存,氧气可以压缩储存的原因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空间站的备用氧气,通常利用分解高氯酸锂(LiClO4)来制取,在高氯酸锂(LiClO4)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载人飞船返回舱外层的主要材料是酚醛塑料,该材料受热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酚醛塑料属于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4)我国的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
二、推断题
7.(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且可相互转化的气体,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紫红色金属,F是常用来制作首饰的一种贵金属,H是蓝色絮状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
8.(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A、B、C、D、E、F、G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物质G的用途除了作建筑材料外,还可以用作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反应②______。
9.(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俗称烧碱,广泛用于制取肥皂、炉具清洁剂等工业,D为氧化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物质B的用途为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反应②_______。
三、实验题
10.(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个);
(2)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管进入;
(3)制气体时,用B装置代替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实验时将D和E装置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有氧气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1.(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B装置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下列气体既能用C装置收集又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H2 ②O2 ③CO2
12.(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过程中,正确连接仪器装置后,添加药品前,应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在选用的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D之间连接F装置,则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
四、科学探究题
13.(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其中碘元素是以含碘钾盐形式加入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一】含碘钾盐主要有KI、KIO3
【作出猜想】
猜想一∶KI;猜想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三∶KI与KI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二】
①KIO3与KI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
②KI与AgNO3溶液可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AgI沉淀
③I2.有毒,不能服用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验证其它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知,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是KIO3
【实验拓展】小红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时,只准备了AgNO3溶液和KI溶液,请从下列生活用品中找出其它两种药品的替代物___________
A.白糖 B.米汤 C.白酒 D.小苏打 E.白醋
14.(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条件下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并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分析。
【查阅资料】
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可与O2、H2O等物质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较复杂的氧化物。
②Na2O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并与H2O反应生成NaOH,还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实验过程】
③打开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
④待F中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钠熔化并开始燃烧,熄灭酒精灯,待钠燃烧完全且试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观察产物为白色固体。
【反思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一会CO2再点燃酒精灯而不是直接点燃酒精灯?______。
②C和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都是______(填试剂名称);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提出问题】燃烧产物中白色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O 猜想二:只有Na2CO3 猜想三:既有Na2O又有Na2CO3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盐酸,观察现象。 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
Ⅱ 再取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待沉淀完全后静置,再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猜想______正确
【反思拓展】
小组有同学提出将实验Ⅱ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改成MgCl2溶液也可验证相同的猜想,请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15.(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硫养粉(Na2SO3)为白色粉末,作为一种漂白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护色剂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硫养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工业生产的硫养粉可能混有Na2CO3。化学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硫养粉,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来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1)Na2SO3易溶于水,能与常见的酸(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O2、H2O和钠盐。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3)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固体。
【提出问题】久置的硫养粉中含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2SO3
猜想二:Na2SO3、Na2SO4
猜想三:Na2SO4
猜想四:_______。
猜想五:Na2SO3、Na2SO4、Na2CO3
猜想六:Na2SO4、Na2CO3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 ①B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 猜想_______不正确
②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一、二不正确
II 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无气泡产生后,再滴加适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 ③_______。 猜想五正确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仅仅通过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一、二不正确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严谨,请将实验现象②补充完整:_______。
(2)实验II的实验操作中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此处不能换成稀硫酸的原因:_______。
【反思拓展】硫养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计算题
16.(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现有一包氯化镁与氯化钡的混合固体20g,为测定其组成,小明先将该混合固体全部溶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再将60gNaOH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NaOH溶液质量/g 15 15 15 15
沉淀质量/g 2.0 2.0 1.8 0
(1)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
(2)计算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7.(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某中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氯化钙的含量,该兴趣小组同学取20.0g废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0g。请计算20.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H3和H2O。某同学为了探究某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取20.0g该混合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其它成分和杂质不参与反应),产生氨气的质量为3.4g。请计算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2)
(3)
(4)
【详解】(1)根据题意,能发生化合反应的是镁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为:;
(2)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除锈是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
(3)指定物质中电解水可生成氧气和氢气,属于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4)剩余两种物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沉淀,方程式为:。
2.(1) 3Ne N2
(2)天然
(3) 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出现浮渣的是硬水 +6
(4) (C6H10O5)n 钾肥
(5)
【详解】(1)①氖气分子为Ne,则3个氖气分子表示为3Ne;
②除稀有气体外,还可做保护气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棉花是天然形成,所以属于天然纤维;
(3)肥皂水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并加入肥皂水,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出现浮渣的是硬水;高铁酸钠中铁的化合价=0-(-2×4+1×2)=+6;
(4)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钾元素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如果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则需施加钾肥;
(5)乙硫醇完全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方程式为:
3.(1)
(2)
(3)
(4)
【详解】(1)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只能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方程式为。
(2)化合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只能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对应方程式为。
(3)有红色固体(铜)生成的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就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对应方程式为。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因为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所以只能是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钾,对应方程式为。
4.(1) 分子在不断运动 C、H、O
(2)导电
(3)NaOH
(4)隔绝氧气
(5) 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
【详解】(1)闻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稻谷包含的营养素主要为糖类,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铜是用作电线的常见材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Na、Cl、H、O的原子个数为2、2、4、2,反应后Na、Cl、H、O的原子个数为0、2、2、0,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不变,则物质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物质X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
(5)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或者加溶质或者恒温蒸发溶剂;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是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则 t1℃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t1℃下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物质甲、乙的溶液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物质甲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比物质乙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大,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5.(1)/
(2)
(3)
(4)(合理即可)
【详解】(1)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钾,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6.(1) 蛋白质
(2) 物理 煮沸
(3) 分子间有间隔 +7 合成材料
(4)刷漆(合理即可)
【详解】(1)鱼肉富含的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葡萄糖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
(2)超滤膜的过滤,活性炭的吸附对自来水的净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氧气是分子构成的,氧气可以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LiClO4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4=0,解得x=+7;酚醛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4)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如在铁表面刷漆(合理即可),可以将铁隔绝水和氧气。
7.(1)CuO
(2)置换反应
(3) CuO+COCu+CO2 Cu(NO3)2+2NaOH=2NaNO3+Cu(OH)2↓
【分析】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D是紫红色金属,是铜;A、C是组成元素相同且可相互转化的气体,故A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常用来制作首饰的一种贵金属,是银;铜和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E是硝酸银G是硝酸铜;H是蓝色絮状沉淀是氢氧化铜;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氧化铜,故填:CuO。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铜和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反应①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③硝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硝酸钠和氢氧化铜,故填:CuO+COCu+CO2;Cu(NO3)2+2NaOH=2NaNO3+Cu(OH)2↓。
8.(1)复分解反应
(2)补钙剂
(3)
【分析】A、B、C、D、E、F、G是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铁;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氢氧化钙;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碳酸钙。其中A是黑色固体,A和氧化铁反应生成C和D,碳是黑色固体,且能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A是碳单质,D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D是二氧化碳,C是铁单质;E能和铁、氢氧化钙、碳酸钙反应,所以E是酸,如盐酸。代入验证,推导合理。
【详解】(1)反应③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物质G碳酸钙除了作建筑材料外,还可以用作补钙剂;
(3)反应①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9.(1)H2O
(2)人工降雨或灭火等(合理即可)
(3)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俗称烧碱,广泛用于制取肥皂、炉具清洁剂等工业,故A为氢氧化钠,D为氧化铜,由于A、B、C、D、E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由A(NaOH)和D(CuO)可知,含有的同一种元素为氧元素;A氢氧化钠能与B反应,D氧化铜能转化为B,推测B为二氧化碳,A(氢氧化钠)、B(二氧化碳)、C、D(氧化铜)均能转化为E,则E为水,A氢氧化钠能与C反应,D氧化铜能与C反应,C能转化为E水,则C为硫酸,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物质E为水,化学式为H2O;
(2)由分析可知,物质B为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合理即可);
(3)反应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为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1)或
(2)a
(3)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H2
【详解】(1)A装置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可选择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方程式分别为:、;
(2)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万用瓶内由下到上充满二氧化碳,从b端排出空气,则气体从a端进入;
(3)装置B可以通过放下和提起球形干燥管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提起干燥管,干燥管内药品与液体分开,反应停止;放下干燥管,干燥管内药品与液体接触,反应继续发生;
(4)D装置属于不加热制取气体,装置E收集气体要求气体不用于水或难溶于水,则可以用DE装置制取氢气,化学式为H2。
11.(1)锥形瓶
(2)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②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B装置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A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或E,不能用D装置收集,错误;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或D,正确;
③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不能选择C装置收集,错误。
故选②。
12.(1)酒精灯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a
【详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气体,连接仪器装置后,添加药品前,为了防止漏气,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氧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则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气体应该从长管a通入。
13. KIO3 三 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不能服用 无黄色沉淀生成 适量淀粉溶液 BE
【详解】【作出猜想】根据猜想一和猜想三可推断,猜想二应只含有碘酸钾。
【讨论交流】资料中给出的信息,若碘酸钾和碘化钾混合,酸性条件下会生成有毒的碘单质,而实验探究内容为食盐中的碘元素,故不可能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猜想三不正确。原因即为二者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
【实验验证】因为猜想一不成立,即不含有碘化钾,则加入硝酸银溶液无黄色的碘化银沉淀生成,故现象为无黄色沉淀生成。
若猜想二成立,即只含有碘酸钾,酸性条件下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的检验采用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符合表格中给出的现象,故滴加的药品为适量淀粉溶液。
【实验拓展】由于小红只准备了硝酸钾和碘化钾,还缺少酸和淀粉溶液。米汤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故选BE。
14.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氧气影响实验 浓硫酸 除去氯化氢气体 产生气泡 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反思评价:
①钠能与氧气反应,实验过程中要先通一会CO2,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点燃酒精灯,防止氧气影响实验;
②C和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都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防止钠与水发生反应;
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实验验证:
Ⅰ、实验结论为猜想一不正确,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为:产生气泡;
Ⅱ、再取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能将碳酸钠除尽,然后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则固体中含氧化钠,故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钠,则猜想三正确。
15. Na2SO3、Na2CO3 三、六 有白色沉淀产生 D中品红不变色 会对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
【详解】[进行猜想]硫养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则先考虑氧化程度:
没有氧化,即猜想一:Na2SO3;部分氧化,即猜想二:Na2SO3、Na2SO4;全部氧化,即猜想三:Na2SO4;
硫养粉可能混有Na2CO3,则在前面三种猜想的基础上加入碳酸钠,则猜想四:Na2SO3、Na2CO3;
[实验探究]实验I:实验现象①B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硫,则样品中要含有亚硫酸钠,而猜想三和猜想六中没有亚硫酸钠,则猜想三、六不正确;
实验II:猜想五正确,则样品含有亚硫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硫,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足量稀盐酸将两者反应完全,滴入的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盐酸不能溶)和氯化钠,则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交流](1)因为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确保进入E中的气体没有二氧化硫,装置中C是除去二氧化硫的,D是证明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的,D中品红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则应该补充的现象是:D中品红不变色;
(2)实验II的实验操作是检验硫酸根离子,不能把盐酸换成稀硫酸的原因:加入硫酸就引入了硫酸根离子,会对样品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
[反思拓展]硫养粉与氧气反应产生硫酸钠,化学方程式是:。
16.(1)5.8g
(2)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四次实验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总质量为5.8g。
设固体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x=9.5g
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答: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52.5%。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四次实验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总质量为2g+2g+1.8g=5.8g。
(2)解:
设固体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x=9.5g
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17.根据题意可知利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的质量求氯化钙的质量,设氯化钙的质量为x
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答:2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详解】见答案。
18.解:设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
则该混合肥料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混合肥料中氯化氨的质量分数为53.5%。
【详解】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