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30 07: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常温下,将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盐酸(含2滴酚酞)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数目不断增加
B.滴加过程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溶液pH为7
C.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D.滴加结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部分盐和酸的溶解性(20℃)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挥 溶 溶、、挥
溶 微 不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是可溶性盐
C.常温下溶解度: D.常温下,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5.(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6.(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7.(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OH)2属于碱
B.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Cu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CuSO4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Cu(OH)2
8.(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Cl- B. C.Ca2+ D.
10.(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1-个数
11.(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2.(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a2+、Cl- B.Ba2+、、Cl-
C.、H+、OH- D.H+、Na+、
13.(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醋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4.(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蒸发结晶 D.趁热取下蒸发皿
15.(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 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量取浓硫酸,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样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将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浓硫酸干燥时,气体的进出为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故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2.A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本质反应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滴加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 Na+的数目不断增加,故A正确;
B、溶液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显碱性,pH>7,故B错误;
C、中和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等盐酸完全反应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不再升高,故C错误;
D、滴加结束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体是NaCl、NaOH,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则可作保护气,氮气用于生产氮肥不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导电性,则可作电极,其用于生产铅笔芯是因为质软,且颜色为深灰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其能与胃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其能与水反应,则可作食品干燥剂,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由溶解度表知,HCl属于挥发性物质,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盐酸是挥发性酸,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表知,为可溶性物质,其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是可溶性盐,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表知,硫酸钙微溶、碳酸钙不溶,故常温下溶解度:,符合题意;
D、假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则其反应生成氯化镁和硫酸,而氯化镁和硫酸均属于可溶性物质,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故常温下,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水不反应,不能转化为碳酸,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是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铝不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铝,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铵和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钠、氨气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如图可知,盐酸中的微观粒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选项错误;
B、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C、如图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D、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故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
答案为:A。
7.C
【详解】A、氢氧化铜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铜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Cu2O,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符合题意;
D、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A、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与可燃性无关,选项错误;
B、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能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死,与挥发性无关,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将别的物质中混有的水分吸收,故可用作干燥剂,选项正确;
D、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
答案为:C。
9.D
【详解】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由题可知,该气体是由溶液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根据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为氨气和水,故推得X中含有铵根离子即;
故选:D。
10.D
【详解】A、随着试剂的不断加入,pH逐渐减小,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发生反应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 ,溶液呈中性,表示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 HCl=NaCl+H2O可知,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呈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溶液中的Na+个数小于C1-个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1.A
【详解】A、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正确;
B、硫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错误;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钾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故选A。
12.A
【分析】如果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那么这两种离子就不能共存。
【详解】A、K+、Ca2+、Cl-这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符合题意;
B、Ba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C、和OH-能反应生成NH3和H2O,H+和OH-能结合生成H2O,不符合题意;
D、H+和能反应生成CO2和H2O,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
【详解】A、石墨可以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不符合题意;
C、除水垢是利用酸和水垢的成分碳酸钙可以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可以吸水,因此可以作干燥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注意性质和结论的对应关系。
14.B
【详解】A、溶解粗盐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
D、不能用手去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详解】A、图中实验,温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根据熔化的快慢,可以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