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流程题、计算题
一、流程题
1.(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处理黄铜渣(含Cu、Zn、CuO、ZnO和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并回收铜(黄铜渣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1)黄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____(填“高”或“低”);
(2)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填仪器名称);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反应。
2.(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黄铜(铜锌合金)长期使用会锈蚀,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查阅资料: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回收废黄铜有用成分,调配锌铜比例,可以铸造新的黄铜,变废为宝。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且方法相同,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
(2)化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特点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写出步骤三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___________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选填“<”“=”或“>”)
(4)黄铜颜色与黄金相似,人称“愚人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选项中不能区别黄铜与黄金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用磁铁吸引
B.浸入稀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泡
C.在空气中灼烧后观察颜色
D.测定密度大小
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熬”的过程类似于下列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填序号)。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2)“烹”的过程中,胆矾()首先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3)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铁釜外侧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
二、计算题
4.(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镁(MgCl2),学习小组为测定其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在50.0g该溶液中加入5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9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g。
(2)求原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制碱法以食盐为原料制备纯碱,产品中会混有少量氯化钠。某学习小组为了探测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将5g纯碱样品溶于20g水中配成溶液,再加入3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4.5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后的滤液质量为___________g。
(2)求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6.(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工产品是NaCl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该产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0.0g该固体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配成溶液,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测得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低 过滤 漏斗 置换
【分析】工业上处理黄铜渣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并回收铜;黄铜渣经过过程Ⅰ去除杂质后,溶液A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溶液加入过量B后,生成最终产品溶液D硫酸锌,因此B为锌;固体C中有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锌,加入硫酸,铜活动性较弱不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由分析得:
(1)合金比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黄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低。
(2)过程Ⅱ是分离固液的操作,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1)玻璃棒
(2) 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3)>
(4)A
【详解】(1)根据流程: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得到了固体和液体,都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及玻璃棒;
(2)步骤一废黄铜与过量稀硫酸反应,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则反应后的溶液A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步骤二溶液A与过量的锌反应,硫酸铜和锌反应产生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则得到固体B中含有铜和锌;步骤三固体B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则是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步骤二溶液A与过量的锌反应,则加入了锌,所以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大于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故填:>;
(4)A、黄铜与黄金都不被磁铁吸引,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B、金不与盐酸反应,黄铜中的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则可以用盐酸区分;不符合题意;
C、金不与氧气反应,黄铜中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黄铜的密度小于黄金,则可以通过测定密度大小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C
(2)分解
(3)
(4)水、氧气
【详解】(1)“熬”的过程后得到了硫酸铜晶体,则类似蒸发操作,故选C;
(2)胆矾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物质分解产生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是;
(4)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
4.(1)97.1
(2)解:设原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x
得x=9.5%
答:原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0.0g+50.0g-2.9g=97.1g;
(2)见答案。
5.(1)50.5
(2)解:设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x
解得x=4.77g
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100%=95.4%
答: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95.4%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滤液质量为:5g+20g+30g-4.5g=50.5g;
(2)见答案。
6.(1)7.3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g
则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0%。
【详解】(1)取10.0g该固体样品(NaCl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配成溶液,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此时溶液的pH=7,由图可知,此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3.0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73.0g×10%=7.3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