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书写
1.请把下面的句子正确工整地摘抄下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摘自 的《 》
【答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朱自清;匆匆
【知识点】汉字书写;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可知是出自朱自清的《匆匆》,书写时注意“薄、蒸融、痕迹”等字词的写法。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摘自朱自清的《匆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书写是否规范、字迹是否工整、书面是否美观、标点是否有误等,抄写时要认真细致。
二、积累。(39.5分)
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百年历程,面对战争,多少gé mìng 先烈xī shēng 了自己,让老百姓chóng jiàn tiān rì ;面对改革,多少建设者团结一心,让国家wàn xiàng gēng xīn ;面对kǒng bù 的病毒,多少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与mó guǐ 抗争到底。
【答案】革命;牺牲;重见天日;万象更新;恐怖;魔鬼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牺牲”两个字部首的第四笔是“提”,容易写成“横”,“魔鬼”的“魔”注意“广字头”的撇将“林”和“鬼”包住。
故答案为:革命;牺牲;重见天日;万象更新;恐怖;魔鬼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基础字词是否掌握,做题时注意根据语境,把拼音拼读正确后再下笔填写。
3.正确书写下列同音字。
jí书 积 格 使
mò寂 沉 沙 生
yì惊 处 务 不可思
【答案】籍;极;及;即;寞;默;漠;陌;异;益;义;议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做题时注意,“书籍”的“籍”注意是“竹字头”,要与“藉”字区分开来。“即使”注意“即”和“既然”的“既”区分,可以借助读音和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不可思议”注意学生易错,容易写成“不可思意”。
故答案为:书籍;积极;及格;即使。寂寞;沉默;沙漠;陌生。惊异;益处;义务;不可思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同字音不同字形的掌握情况,根据提示给出的字来确定是哪个同音字,日常学习过程中要留意同音不同字的写法和用法,避免混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就算是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会把你寻找。
B.这帮敌人只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好怕的。
C.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与他朝夕相处的只有一条狗和两只猫。
D.看到美丽的白天鹅在天空飞翔,丑小鸭扇动着翅膀蠢蠢欲动,也想飞向蓝天。
【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天涯海角”的意思是极远的边际,辽阔的海角,符合句意。
B项“乌合之众”有着贬义的意味,意思是项乌鸦那样临时聚集在一起,比喻临时凑起来,缺乏组织,没有纪律的一群人。符合句意。
C项“荒无人烟”的意思是形容地方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符合句意。
D项“蠢蠢欲动”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用来形容有理想的丑小鸭错误,贬词褒用不符合句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词语运用的这类题的做法有以下要点:①注意词语的词性(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②根据句意判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③判断词语是否与语境相符;④还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帮助判断是否符合句意或语境。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兴旺 兴奋 兴趣 高兴 B.削弱 瘦削 削发 削梨
C.松劲 使劲 劲头 劲敌 D.牵累 积累 累计 累加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兴(xīng)旺;兴(xīng)奋;兴(xìng)趣;高兴(xìng)。前两个和后两个不相同。
B项:削(xuē)弱;瘦(xuē)削;削(xuē)发;削(xiāo)梨。最后一个词的与前三个词语读音不相同。
C项:松劲(jìn);使劲(jìn);劲(jìn)头;劲(jìng)敌。最后一个词的与前三个词语读音不相同。
D项:牵累(lěi);积累(lěi);累(lěi)计;累(lěi)加。四个词语中“累”字读音都是一样。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易选错C项,容易把“劲敌”读成jìn,D项容易把“牵累”读成lèi。四个字“兴”“削”“劲”“累”的读音为常考点,平时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读音的意思帮助我们记忆。
6.下列各组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截然不同 头晕目眩 行善积德 契而不舍
B.跃跃欲试 随心所欲 见微知著 焉知非福
C.全神贯注 司空见贯 昂首挺胸 无济于事
D.赴汤蹈火 奄奄一息 心喜若狂 心平气和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中“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错误;
B项正确;
C项“司空见贯”应为“司空见惯”;错误;
D项“心喜若狂”应为“欣喜若狂”;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词语成语的字形是否完全掌握。这类题是我们的常考题易错题,“锲而不舍”还要注意“锲(qiè)”的读音,“全神贯注”的“贯”注意没有“竖心旁”,我们日常学习、积累过程中要注意字形准确。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C.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D.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中的“,”应是“——”,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错误;
B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插柳之恩,终生难忘”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错误;
C项标点使用正确;
D项家中也有灯后的逗号应为“:”,家中也有灯后边是分说家中都有哪些灯,是总说性话语,后边应用分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标点符号常考冒号、分号、破折号、双引号等等的用法和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需要大家牢固掌握。
8.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下列剧种及其经典剧目配对错误的是( )
A.黄梅戏——《天仙配》
B.藏戏——《文成公主》
C.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D.京剧——《变脸》
【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黄梅戏的经典剧目是《天仙配》,正确;
B项藏戏的经典剧目是《文成公主》,正确;
C项越剧的经典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正确;
D项京剧的经典剧目有很多,常见的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变脸是川剧的经典剧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常见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豫剧、川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评剧、秦腔等,要知道每个剧种对应什么经典曲目需要生活中观看欣赏积累,京剧、川剧这两种剧种最为常见,选项中将京剧和川剧的经典剧目匹配错误,降低了此题的难度,但也提示我们要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多深入了解。
9.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史铁生的作品成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而他则被誉为“语言大师”。
(2)在古代,“子”是尊称,通常用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3)即兴发言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4)《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作者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5)《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插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国学常识
【解析】【分析】(1)被誉为“语言大师”的是老舍,说法错误。
(2)在古代,“子”是尊称,通常用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老子”等。要提前说法正确。
(3)即兴发言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说法正确。
(4)《阳光的两种用法》是习作例文,作者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晚上睡觉更暖和的事情,情感真实自然流露。说法正确。
(5)《十六年前的回忆》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情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
【点评】五道判断题既考查对课本中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考查了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知识面广,难度中等。
10.回顾课文,填空。
(1)为人民 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人民和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还轻。
(2)《腊八粥》的作者是 ,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部分内容。
(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中有大好河山:“日照香炉生紫烟, 。”诗中有思乡之情:“ ,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有人生哲理:“ ,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有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 。”诗中有灿烂的春色:“ ,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 的远大抱负;《石灰吟》中,诗人立志要 ;《竹石》中,诗人的志向是 。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答案】(1)利益;泰山;剥削;压迫;鸿毛
(2)沈从文;等粥;喝粥
(3)遥看瀑布挂前川;春风又绿江南岸;横看成岭侧成峰;家祭无忘告乃翁;春色满园关不住;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正直不屈,坚韧不拔;托物言志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内容,书写时注意“利益”的“益”下面是“皿”,不能写成“血”;“泰山”不能写成“太山”,“鸿毛”的“鸿”是三点水。
(2)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考查学生对课文《腊八粥》的作者和内容的理解,本篇文章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两方面的事情,“等粥”和“喝粥”,文章内容详略得当,详写“等粥”,略写“喝粥”。
(3)结合题干诗句中的上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可知填写的下句诗是“遥看瀑布挂前川”,书写时注意“瀑”字的写法;由下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知上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书写时注意“又”不能写成“有”;由下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可知上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书写时注意“峰”不能写成“锋”;由上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可知下句是“家祭无忘告乃翁”,书写时注意“祭”的写法;由题干下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可知上句诗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书写时注意“满”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由题干《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可知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根据语境可知,《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诗人立志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根据语境,《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表达诗人整治不去,坚韧不拔的志向,这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都是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1)利益;泰山;剥削;压迫;鸿毛;(2)沈从文;等粥;喝粥;(3)遥看瀑布挂前川;春风又绿江南岸;横看成岭侧成峰;家祭无忘告乃翁;春色满园关不住;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不屈,坚韧不拔;托物言志。
【点评】(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只用填写其中的词语,难度较小。
(2)注意审清题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等粥和喝粥两部分,有时候还会考详写了哪部分?略写了哪部分?这个也要熟练掌握的。
(3)本题考查六年级下册课内古诗的积累、运用和表达的情感、表达手法,根据情景完成上下文的填空。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有给出上句填写下句,也有给出下句补充上句,整首古诗包括题目作者和作者的朝代都要熟练于心。六年级将《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编排在一棵,是这三首古诗有共同的表达方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借助某一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古诗的表达方法也需要掌握。
1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发挥想象,仿写子。)
热闹: 。
(3)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改为反问句)
(4)玛琪对托米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走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答案】(1)我看到了脸。
(2)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烟火四射,几乎快要把天冲破
(3)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
(4)玛琪对托米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教她功课。
(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缩句
【解析】【分析】(1)根据原句和缩句的知识点可知,“乱蓬蓬的”表修饰要去掉,“平静而慈祥的”表修饰要去掉,“他那”“长头发下面的”都要删掉,“我”是主语,不能删,“看到了”是主语的动作,不能删,故缩句为“他看到了脸。”
(2)仿写,注意既要仿写句式还要仿写修辞。例句中“眨眼就到了啊”是夸张的说法,仿写时要用到夸张的修辞,且表达通顺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原句为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需添加反问词,将标点句号改为问号,且不能改变句子原意。改后是“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呢?”
(4)直述句改转述句要注意人称和标点符号的变化。将原句中的“我”改为“她”,去掉双引号,把冒号变为逗号。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先找到病因后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修改。“走向”与前边“像潮水一般”不符,改为“冲向”更为合适,所在地后是地点,那中间应是破折号,用来解释说明所在地在哪里。
故答案为:(1)我看到了脸。(2)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烟火四射,几乎快要把天冲破。(3)在浩瀚的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4)玛琪对托米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教她功课。(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走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点评】(1)借助“的”“地”“得”,“的”“地”前面表修饰的内容和“的”“地”要去掉,“得”后边补充的部分和“得”去掉,其中表数量、地点的词也要去掉。
(2)给出了关键词“热闹”,所以仿写既要用夸张的修辞写出“热闹”的场面,还要和例句的句式一致。
(3)改为反问句注意要加上反问词,原句中有否定词改写的的句子就要去掉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改写的句子就要有否定词,最后的标点也需要改变。
(4)注意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她”,标点符号也随之变化。总体而言,考查句型的知识点较为琐碎,需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三、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公示
疫苗品种及价格: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费)
预防接种服务费(免费)
疫苗作用: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
免疫程序:
⒈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to细胞),接种2剂。两剂间隔3-8周;
⒉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6个月内完成。
接种对象:18岁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者。
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禁忌症:
⒈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过敏者。
⒉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⒊ 妊娠期妇女。
⒋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不良反应:
⒈ 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发热(轻度,一过性)、肌痛、乏力、头痛、腹泻、恶心;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瘙痒、硬结。
⒉偶见:注射部位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咳嗽、食欲减退、超敏反应、血压升高、非接种部位瘙痒、肌肉痛、关节痛、嗜睡、头晕等。
预防接种服务时间:根据疫苗供应情况,临时通知
预防接种咨询电话:0579-82552702
监督电话:0579-82553366
金华市中心医院
2021年5月
12.小学生明明的外婆住在明月街上,下雨天她去中心医院打新冠疫苗的最佳路线是:
大门→ 号楼→ 号楼→ 号楼→2号楼疫苗接种点
13.外婆想让明明和有严重高血压的外公都去打新冠疫苗,可以吗?为什么?
14.外婆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第二针疫苗最早几周后可以打?最迟几周后必须打?
【答案】12.西;6;7;8
13.不可以。因为明明是小学生,根据公示中的接种对象,可知明明没有满18周岁,目前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外公患有严重高血压,属于严重慢性疾病,根据公示中禁忌症的第2条,外公也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
14.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迟7周后。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此题紧贴生活实际,题目新颖,完成此题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新冠疫苗接种的内容,再结合题目来具体分析,写清理由。
12.明明的外婆住在明月街上,医院西大门离她最近,从西大门进入医院,西大门进入到6号楼,穿过7号楼,从8号楼出来到达2号楼接种点。
答案:西;6;7;8
13.阅读新冠疫苗接种对象和禁忌症可知,答题时要写出明确的理由方可得分。
答案:不可以。因为明明是小学生,根据公示中的接种对象,可知明明没有满18周岁,目前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外公患有严重高血压,属于严重慢性疾病,根据公示中禁忌症的第2条,外公也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
14.外婆打的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要接种2剂,2剂间隔3--8周,由此得知,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晚7周后打。
答案: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晚7周后打。
文言文阅读。
怀素练字
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②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零陵:今湖南零陵。②庵:住所。
15.联系上下文,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乃种芭蕉万余株
盘板皆穿
名其庵曰“绿天”
贫无纸可书
16.“乃漆一盘书之”中“之”的用法和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7.小学阶段我们欣赏了怀素的草书作品《 》,还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如: 和 。
18.请写出一个与“盘板皆穿”意思相近的成语,再写下你最想对怀素说的话。
【答案】15.于是,就;磨穿;命名;写
16.B
17.千字文;柳公权;赵孟频
18.铁杵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您的练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片小古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的理解,中间的文言虚词“之”代指了盘、方板,在翻译时需要将其带入进去才能理解。还考查了书法家的积累和对以往学过的知识的迁移运用,综合性强。
15.考查了字词的理解。“乃种芭蕉万余株”意思是: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故“乃”的意思是于是,就。“盘板皆穿”的意思是:木盘和木板都磨穿了。故“穿”的意思就是磨穿。“名其庵曰“绿天”意思是: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故“名”的意思是命名。“贫无纸可书”的意思是:十分贫困没有纸来书写。故“书”的意思是书写。
答案:于是;磨穿破,穿透,磨穿;命名;写
16.“之”是一个文言虚词,有多个含义,不同句子中含义不同,回答此题要根据句意来判断。题干的“之”意思是代词,代指木板。A项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和题干不相同;
B项中的“之”也是代词,代指木板。和题干相同;
C项中的“之”是助词。和题干不相同。
故答案为:B。
17.考查学生了解并书写“草圣”怀素的书法作品名字和课内其他书法家的的识记。
答案:《千字文》;柳公权;赵孟頫。
18.“盘板皆穿”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成功。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铁杵成针”。对怀素说的话要围绕“盘板皆穿”的启示来写。
答案:铁杵成针。我想对怀素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您练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现代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节选)
直到子夜时分,卡尔才又回到麋鹿身边,因为他知道灰皮子一觉睡醒之后正在吃第一顿饭。“你想得没有错,灰皮子,还是( )让人把你运走算了。”卡尔说道,样子显得十分冷静和心满意足,“你会被关在一个大的动物园里,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只觉得,你就要离开这里了,却还没有看见过这里的森林,那真是非常可惜。你要知道,你的同族有一句名言: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你却一次都没有到森林里去过。”灰皮子正站在苜蓿堆旁边大口啃嚼,闻听此言抬起了头。“我倒愿意去见识见识大森林,可是我怎样才能越过这栅栏呢?”他像平时一样慢吞吞地说道。
“唉,你是办不到的,你的那几条腿实在太短啦。”卡尔话中有话地说道。麋鹿似信非信地瞅了卡尔一眼,因为那只猎狗每天要跳进跳出栅栏好几次。尽管灰皮子年岁还小,也有点儿跃跃欲试,他走到栅栏前面,纵身一跳就跳了出去,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样跳出来的。
卡尔和灰皮子走进了森林。那是夏末的一个晚上,月光皎洁,不过树底下漆黑一片。麇鹿迈步十分小心,走得蹒跚缓慢。“唉,我说咱们最好还是转身回去算啦!”卡尔说道“你从来没有来过原始大森林,很容易把腿弄折的。”灰皮子经这么一激,就加快了脚步,勇气也平添了几分。
卡尔把灰皮子领到密林丛中一个地方,那里参天的大云杉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得连风都透不过。“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避风御寒,”卡尔告诉他,“他们通常站在露天里度过整整一冬。你可比他们的日子好过得多,你到了那边以后就可以有屋子住,像牛关在牛棚里一
样。”灰皮子一句话也不搭理,只顾站在那里拼命嗅着青松翠柏发出来的浓郁芬芳。
“你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带领我去看呢?还是我已经把大森林都看遍了?”灰皮子问道。
于是,卡尔又领他到一片大沼泽地旁边去看那些草墩和泥潭。“麋鹿们遇到危险的时候,通常都是逃到这里来。”卡尔说道,“我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本事走路,尽管他们身躯那么大、那么重,他们照样可以跑到这里来而不至于陷进去出不来。你大概没有这种本事,可以在这么危险的地方行走而不至于陷下去。不过有没有本事对你来说也是无所谓啦,因为你决计不会再遭到猎人的追捕。”灰皮子( ),纵身一个长跃便跑到沼泽地里。他觉得踩在脚下的草墩微微晃动,心里十分得意,他在沼泽地里跑了一圈又回到卡尔身旁,一次也没有失足掉入泥潭。“现在我们把整个森林都看遍了吧?”他问道。
“不,还没有哩。”卡尔回答说。
他又把麋鹿领到森林边上一块长满枝盛叶茂的阔叶树的地方,那里有的是槲树、杨树和椴树。“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啃树叶和树皮填饱肚子,”卡尔叹了口气说道,“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好吃得不得了的东西。你到了处国,一定有更可口的东西吃啦。”灰皮子对于这些树干高大、枝叶浓密的树在他头顶上形成一个绿色的华盖不免大为惊奇。他把槲树叶和杨树叶都尝了一尝。“哦,味道带点儿苦涩,不过非常好吃,”他赞美道,“比苜蓿好吃多啦。”
“你总算亲口尝过这些东西了,那还不错。”猎狗卡尔说道。
随后,他又把麋鹿领到森林里的一个小湖旁边,湖面平静如镜,一点儿涟漪也不泛起。
轻雾缥缈、薄岚笼罩的湖岸倒映在湖里,非常好看。灰皮子一看见那个湖就止住了脚步,站在那里( )。“这是什么呀,卡尔?”他迷茫地问道,因为这是他自生下来第一次看到湖。
“这是一大片水,也就是一个湖,”卡尔说道,“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从这边湖岸游到那边湖岸。可是总不能指望你也能游泳。不过你起码可以下水去泡一泡,洗个澡吧。”卡尔自己先扑通跳进水里,游起泳来。灰皮子站在岸上踌躇了很久,后来也硬着头皮下水了。当凛冽的湖水轻柔地在他身体上轻拂时,他惬意得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他想让湖水没过脊背,就又朝里走了一段,觉得湖水把他托起来了,这样就身不由己地游起泳来。他在卡尔身边绕来绕去地游着,而且游得( )。他们上岸以后,那只猎狗就问道,他们是不是应该回家去了。“离天亮还早哩,我们还可以在森林里再转转嘛!”灰皮子央求道。
19.这个片段选自 (国家) (作者)的《 》。
20.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灵活自如 二话不说 一动不动 逆来顺受
21.用小标题概括主要情节,并给这个片段取一个题目。
2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认为作者的写法好在哪里?
灰皮子站在岸上踌躇了很久,后来也硬着头皮下水了。当凛冽的湖水轻柔地在他身体上轻拂时,他惬意得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
23.本片段有大量关于卡尔的语言描写,注意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结合前后章节的内容,写一写卡尔为什么要对灰皮子说这些话?
24.请你写一写对“你的同族有一句名言: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9.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20.逆来顺受;二话不说;一动不动;灵活自如。
21.灰皮子回森林|走进森林|走上沼泽地|下湖游泳
22.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揭示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的适应过程。
23.卡尔故意说这样的话,用激将法让灰皮子鼓起勇气走进外界、回归大自然。
24.鹿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可以自由地在云杉树那儿避风御寒,在沼泽地采去自如,随时下湖游泳,而不是被人类圈养起来。
【知识点】寓言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主要写了麋鹿灰皮子在卡尔激将法的作用下一步步走向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贪图安逸的生活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完成此类题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先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阅读文章后的习题,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答题。3.深入思考,完成拓展累题目。
19.本题考查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作品),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选取这本书的片段,推荐大家对整本书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个片段选自瑞典作家 塞尔玛·拉格洛夫 的《骑鹅旅行记》。
故答案为: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20.本题根据境选择恰当的词语,第1空根据语境“ 让人把你运走算了 ”“ 你会被关在一个大的动物园里,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知,此时灰皮子的态度是逆来顺受的,故第1空选择“逆来顺受”;第2空根据语境“ 纵身一个长跃便跑到沼泽地里 。 他觉得踩在脚下的草墩微微晃动,心里十分得意”可知,此时灰皮子走进沼泽地的态度果决,故第2空选择“二话不说”;第3空根据语境“ 灰皮子一看见那个湖就止住了脚步,站在那里 ”此时灰皮子面对护士是害怕和犹豫的,故选择词语“一动不动”;第4空根据语境“ 他在卡尔身边绕来绕去地游着,而且游得 ”可知,这里说灰皮子游得越老越好了,故选择词语“灵活自如”。
故答案为:逆来顺受;二话不说;一动不动;灵活自如。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坏人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在文章最后灰皮子说:“ 离天亮还早哩,我们还可以在森林里再转转嘛! ”可知,灰皮子对森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最终灰皮子会重回森林,获得自由,因此本文题目可以取“灰皮子回森林”。读文章内容可知,3、4自然段主要写了灰皮子走进森林,第5自然段写了灰皮子走走入沼泽地,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灰皮子下湖有用。根据这些内容可以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灰皮子回森林;走进森林;走上沼泽地;下湖游泳。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踌躇了很久”“硬着头皮”“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是对灰皮子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解释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享受的适应过程。
故答案为: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揭示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的适应过程。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观察画波浪线的句子会发现,卡尔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灰皮子能力的否定,是为了激起灰皮子探索外界、走进大自然而故意这样说的,而灰皮子也在卡尔激将法的作用下迈出了走向森林的步伐。
故答案为:卡尔故意说这样的话,用激将法让灰皮子鼓起勇气走进外界、回归大自然。
24.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是说鹿就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具体可从卡尔代灰皮子去的几个地方来谈,抓住句子“那里参天的 大云杉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得连风都透不过 。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避风御寒”“尽管他们身躯那么大、那么重,他们照样可以跑到这里来而不至于陷进去出不来”“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从这边湖岸游到那边湖岸”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鹿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可以自由地在云杉树那儿避风御寒,在沼泽地采去自如,随时下湖游泳,而不是被人类圈养起来。
四、综合性学习。
25.请给你的班主任写一段毕业赠言。(不出现真实姓名,字数不少于50个)
毕业赠言
【答案】亲爱的老师,六年的时光已悄然过去,我们从“幼苗”长成了“大树”,是您把我们培养成了“大树”,您在我们身上播撒的种子没有白费,不管走到哪里,您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即使离开母校我也会始终铭记您的教诲。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达出对班主任的感谢与付出。答题时注意括号里的要求,不能出现自己的真实名字,字数不少于50字。
故答案为:亲爱的老师,六年的时光已悄然过去,我们从“幼苗”长成了“大树”,是您把我们培养成了“大树”,您在我们身上播撒的种子没有白费,不管走到哪里,您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即使离开母校我也会始终铭记您的教诲。
【点评】小学六年,一定与老师留下很多回忆。可抓住印象最深、成长最大等事件表达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恩之情。
五、习作。(30分)
26.和你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或诚实守信,或勤奋好学,或坚强勇敢……他们身上一定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学习。请你以明明为名,给最欣赏的同学(名字用小安替代)写一封信,要求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夸夸他的某种品质。(注意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哦!)
要求:①格式正确,语句通顺;②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给小安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安:
你好!
很荣幸和你成为同学,并成为同桌。你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十分感谢你,每当我在某一课的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你总是耐心地解释,看到了你的样子就像看到了老师一样。和你相处的日子里,被你的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感染了我,从而也要向你学习,使我认识到“遇到困难不做缩头乌龟,勇于向困难挑战”。
你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记得有一次,正在上英语课,当老师讲到重点处时,英语本子用完了,我正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这时,一双小手送来了一个发烫的英语本,一看原来是你,感激的泪水从心涌出来,说不出的千言万语。在这一次中段考中我的成绩能排到全级的二十六名,这里也有你的功劳,如果当初不是你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鼓舞着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成绩,但是以后我还会更加努力学习,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祝
学习进步!
你的同桌:XXX
2023年7月18日
【知识点】书信写作
【解析】【分析】一、注意审清题意要求:1.给最欣赏的同学(名字用小安代替)写一封信。2.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夸夸他的某种品质。3.内容、情感、书写、字数等要求。二、立意选材:选择的事例一定是要能够突然人物的品质,做到事例和主题、人物品质相符合。
【点评】这封信既写了朋友小安乐于助人,是个有爱心、耐心帮助同学的人,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情真意切,结构清晰,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书写
1.请把下面的句子正确工整地摘抄下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摘自 的《 》
二、积累。(39.5分)
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百年历程,面对战争,多少gé mìng 先烈xī shēng 了自己,让老百姓chóng jiàn tiān rì ;面对改革,多少建设者团结一心,让国家wàn xiàng gēng xīn ;面对kǒng bù 的病毒,多少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与mó guǐ 抗争到底。
3.正确书写下列同音字。
jí书 积 格 使
mò寂 沉 沙 生
yì惊 处 务 不可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就算是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会把你寻找。
B.这帮敌人只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好怕的。
C.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与他朝夕相处的只有一条狗和两只猫。
D.看到美丽的白天鹅在天空飞翔,丑小鸭扇动着翅膀蠢蠢欲动,也想飞向蓝天。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兴旺 兴奋 兴趣 高兴 B.削弱 瘦削 削发 削梨
C.松劲 使劲 劲头 劲敌 D.牵累 积累 累计 累加
6.下列各组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截然不同 头晕目眩 行善积德 契而不舍
B.跃跃欲试 随心所欲 见微知著 焉知非福
C.全神贯注 司空见贯 昂首挺胸 无济于事
D.赴汤蹈火 奄奄一息 心喜若狂 心平气和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C.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D.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8.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下列剧种及其经典剧目配对错误的是( )
A.黄梅戏——《天仙配》
B.藏戏——《文成公主》
C.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D.京剧——《变脸》
9.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史铁生的作品成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而他则被誉为“语言大师”。
(2)在古代,“子”是尊称,通常用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3)即兴发言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4)《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作者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5)《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插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10.回顾课文,填空。
(1)为人民 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人民和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还轻。
(2)《腊八粥》的作者是 ,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部分内容。
(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中有大好河山:“日照香炉生紫烟, 。”诗中有思乡之情:“ ,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有人生哲理:“ ,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有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 。”诗中有灿烂的春色:“ ,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 的远大抱负;《石灰吟》中,诗人立志要 ;《竹石》中,诗人的志向是 。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1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发挥想象,仿写子。)
热闹: 。
(3)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改为反问句)
(4)玛琪对托米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走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三、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公示
疫苗品种及价格: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费)
预防接种服务费(免费)
疫苗作用: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
免疫程序:
⒈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to细胞),接种2剂。两剂间隔3-8周;
⒉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6个月内完成。
接种对象:18岁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者。
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禁忌症:
⒈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过敏者。
⒉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⒊ 妊娠期妇女。
⒋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不良反应:
⒈ 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发热(轻度,一过性)、肌痛、乏力、头痛、腹泻、恶心;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瘙痒、硬结。
⒉偶见:注射部位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咳嗽、食欲减退、超敏反应、血压升高、非接种部位瘙痒、肌肉痛、关节痛、嗜睡、头晕等。
预防接种服务时间:根据疫苗供应情况,临时通知
预防接种咨询电话:0579-82552702
监督电话:0579-82553366
金华市中心医院
2021年5月
12.小学生明明的外婆住在明月街上,下雨天她去中心医院打新冠疫苗的最佳路线是:
大门→ 号楼→ 号楼→ 号楼→2号楼疫苗接种点
13.外婆想让明明和有严重高血压的外公都去打新冠疫苗,可以吗?为什么?
14.外婆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第二针疫苗最早几周后可以打?最迟几周后必须打?
文言文阅读。
怀素练字
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②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零陵:今湖南零陵。②庵:住所。
15.联系上下文,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乃种芭蕉万余株
盘板皆穿
名其庵曰“绿天”
贫无纸可书
16.“乃漆一盘书之”中“之”的用法和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7.小学阶段我们欣赏了怀素的草书作品《 》,还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如: 和 。
18.请写出一个与“盘板皆穿”意思相近的成语,再写下你最想对怀素说的话。
现代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节选)
直到子夜时分,卡尔才又回到麋鹿身边,因为他知道灰皮子一觉睡醒之后正在吃第一顿饭。“你想得没有错,灰皮子,还是( )让人把你运走算了。”卡尔说道,样子显得十分冷静和心满意足,“你会被关在一个大的动物园里,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只觉得,你就要离开这里了,却还没有看见过这里的森林,那真是非常可惜。你要知道,你的同族有一句名言: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你却一次都没有到森林里去过。”灰皮子正站在苜蓿堆旁边大口啃嚼,闻听此言抬起了头。“我倒愿意去见识见识大森林,可是我怎样才能越过这栅栏呢?”他像平时一样慢吞吞地说道。
“唉,你是办不到的,你的那几条腿实在太短啦。”卡尔话中有话地说道。麋鹿似信非信地瞅了卡尔一眼,因为那只猎狗每天要跳进跳出栅栏好几次。尽管灰皮子年岁还小,也有点儿跃跃欲试,他走到栅栏前面,纵身一跳就跳了出去,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样跳出来的。
卡尔和灰皮子走进了森林。那是夏末的一个晚上,月光皎洁,不过树底下漆黑一片。麇鹿迈步十分小心,走得蹒跚缓慢。“唉,我说咱们最好还是转身回去算啦!”卡尔说道“你从来没有来过原始大森林,很容易把腿弄折的。”灰皮子经这么一激,就加快了脚步,勇气也平添了几分。
卡尔把灰皮子领到密林丛中一个地方,那里参天的大云杉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得连风都透不过。“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避风御寒,”卡尔告诉他,“他们通常站在露天里度过整整一冬。你可比他们的日子好过得多,你到了那边以后就可以有屋子住,像牛关在牛棚里一
样。”灰皮子一句话也不搭理,只顾站在那里拼命嗅着青松翠柏发出来的浓郁芬芳。
“你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带领我去看呢?还是我已经把大森林都看遍了?”灰皮子问道。
于是,卡尔又领他到一片大沼泽地旁边去看那些草墩和泥潭。“麋鹿们遇到危险的时候,通常都是逃到这里来。”卡尔说道,“我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本事走路,尽管他们身躯那么大、那么重,他们照样可以跑到这里来而不至于陷进去出不来。你大概没有这种本事,可以在这么危险的地方行走而不至于陷下去。不过有没有本事对你来说也是无所谓啦,因为你决计不会再遭到猎人的追捕。”灰皮子( ),纵身一个长跃便跑到沼泽地里。他觉得踩在脚下的草墩微微晃动,心里十分得意,他在沼泽地里跑了一圈又回到卡尔身旁,一次也没有失足掉入泥潭。“现在我们把整个森林都看遍了吧?”他问道。
“不,还没有哩。”卡尔回答说。
他又把麋鹿领到森林边上一块长满枝盛叶茂的阔叶树的地方,那里有的是槲树、杨树和椴树。“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啃树叶和树皮填饱肚子,”卡尔叹了口气说道,“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好吃得不得了的东西。你到了处国,一定有更可口的东西吃啦。”灰皮子对于这些树干高大、枝叶浓密的树在他头顶上形成一个绿色的华盖不免大为惊奇。他把槲树叶和杨树叶都尝了一尝。“哦,味道带点儿苦涩,不过非常好吃,”他赞美道,“比苜蓿好吃多啦。”
“你总算亲口尝过这些东西了,那还不错。”猎狗卡尔说道。
随后,他又把麋鹿领到森林里的一个小湖旁边,湖面平静如镜,一点儿涟漪也不泛起。
轻雾缥缈、薄岚笼罩的湖岸倒映在湖里,非常好看。灰皮子一看见那个湖就止住了脚步,站在那里( )。“这是什么呀,卡尔?”他迷茫地问道,因为这是他自生下来第一次看到湖。
“这是一大片水,也就是一个湖,”卡尔说道,“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从这边湖岸游到那边湖岸。可是总不能指望你也能游泳。不过你起码可以下水去泡一泡,洗个澡吧。”卡尔自己先扑通跳进水里,游起泳来。灰皮子站在岸上踌躇了很久,后来也硬着头皮下水了。当凛冽的湖水轻柔地在他身体上轻拂时,他惬意得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他想让湖水没过脊背,就又朝里走了一段,觉得湖水把他托起来了,这样就身不由己地游起泳来。他在卡尔身边绕来绕去地游着,而且游得( )。他们上岸以后,那只猎狗就问道,他们是不是应该回家去了。“离天亮还早哩,我们还可以在森林里再转转嘛!”灰皮子央求道。
19.这个片段选自 (国家) (作者)的《 》。
20.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灵活自如 二话不说 一动不动 逆来顺受
21.用小标题概括主要情节,并给这个片段取一个题目。
2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认为作者的写法好在哪里?
灰皮子站在岸上踌躇了很久,后来也硬着头皮下水了。当凛冽的湖水轻柔地在他身体上轻拂时,他惬意得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
23.本片段有大量关于卡尔的语言描写,注意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结合前后章节的内容,写一写卡尔为什么要对灰皮子说这些话?
24.请你写一写对“你的同族有一句名言: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这句话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25.请给你的班主任写一段毕业赠言。(不出现真实姓名,字数不少于50个)
毕业赠言
五、习作。(30分)
26.和你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或诚实守信,或勤奋好学,或坚强勇敢……他们身上一定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学习。请你以明明为名,给最欣赏的同学(名字用小安替代)写一封信,要求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夸夸他的某种品质。(注意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哦!)
要求:①格式正确,语句通顺;②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朱自清;匆匆
【知识点】汉字书写;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可知是出自朱自清的《匆匆》,书写时注意“薄、蒸融、痕迹”等字词的写法。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摘自朱自清的《匆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书写是否规范、字迹是否工整、书面是否美观、标点是否有误等,抄写时要认真细致。
2.【答案】革命;牺牲;重见天日;万象更新;恐怖;魔鬼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牺牲”两个字部首的第四笔是“提”,容易写成“横”,“魔鬼”的“魔”注意“广字头”的撇将“林”和“鬼”包住。
故答案为:革命;牺牲;重见天日;万象更新;恐怖;魔鬼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基础字词是否掌握,做题时注意根据语境,把拼音拼读正确后再下笔填写。
3.【答案】籍;极;及;即;寞;默;漠;陌;异;益;义;议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做题时注意,“书籍”的“籍”注意是“竹字头”,要与“藉”字区分开来。“即使”注意“即”和“既然”的“既”区分,可以借助读音和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不可思议”注意学生易错,容易写成“不可思意”。
故答案为:书籍;积极;及格;即使。寂寞;沉默;沙漠;陌生。惊异;益处;义务;不可思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同字音不同字形的掌握情况,根据提示给出的字来确定是哪个同音字,日常学习过程中要留意同音不同字的写法和用法,避免混淆。
4.【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天涯海角”的意思是极远的边际,辽阔的海角,符合句意。
B项“乌合之众”有着贬义的意味,意思是项乌鸦那样临时聚集在一起,比喻临时凑起来,缺乏组织,没有纪律的一群人。符合句意。
C项“荒无人烟”的意思是形容地方荒凉偏僻,没有人居住。符合句意。
D项“蠢蠢欲动”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用来形容有理想的丑小鸭错误,贬词褒用不符合句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词语运用的这类题的做法有以下要点:①注意词语的词性(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②根据句意判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③判断词语是否与语境相符;④还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帮助判断是否符合句意或语境。
5.【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兴(xīng)旺;兴(xīng)奋;兴(xìng)趣;高兴(xìng)。前两个和后两个不相同。
B项:削(xuē)弱;瘦(xuē)削;削(xuē)发;削(xiāo)梨。最后一个词的与前三个词语读音不相同。
C项:松劲(jìn);使劲(jìn);劲(jìn)头;劲(jìng)敌。最后一个词的与前三个词语读音不相同。
D项:牵累(lěi);积累(lěi);累(lěi)计;累(lěi)加。四个词语中“累”字读音都是一样。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易选错C项,容易把“劲敌”读成jìn,D项容易把“牵累”读成lèi。四个字“兴”“削”“劲”“累”的读音为常考点,平时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读音的意思帮助我们记忆。
6.【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中“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错误;
B项正确;
C项“司空见贯”应为“司空见惯”;错误;
D项“心喜若狂”应为“欣喜若狂”;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词语成语的字形是否完全掌握。这类题是我们的常考题易错题,“锲而不舍”还要注意“锲(qiè)”的读音,“全神贯注”的“贯”注意没有“竖心旁”,我们日常学习、积累过程中要注意字形准确。
7.【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中的“,”应是“——”,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错误;
B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插柳之恩,终生难忘”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错误;
C项标点使用正确;
D项家中也有灯后的逗号应为“:”,家中也有灯后边是分说家中都有哪些灯,是总说性话语,后边应用分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标点符号常考冒号、分号、破折号、双引号等等的用法和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需要大家牢固掌握。
8.【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黄梅戏的经典剧目是《天仙配》,正确;
B项藏戏的经典剧目是《文成公主》,正确;
C项越剧的经典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正确;
D项京剧的经典剧目有很多,常见的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变脸是川剧的经典剧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常见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豫剧、川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评剧、秦腔等,要知道每个剧种对应什么经典曲目需要生活中观看欣赏积累,京剧、川剧这两种剧种最为常见,选项中将京剧和川剧的经典剧目匹配错误,降低了此题的难度,但也提示我们要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多深入了解。
9.【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国学常识
【解析】【分析】(1)被誉为“语言大师”的是老舍,说法错误。
(2)在古代,“子”是尊称,通常用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老子”等。要提前说法正确。
(3)即兴发言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说法正确。
(4)《阳光的两种用法》是习作例文,作者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晚上睡觉更暖和的事情,情感真实自然流露。说法正确。
(5)《十六年前的回忆》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情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
【点评】五道判断题既考查对课本中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考查了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知识面广,难度中等。
10.【答案】(1)利益;泰山;剥削;压迫;鸿毛
(2)沈从文;等粥;喝粥
(3)遥看瀑布挂前川;春风又绿江南岸;横看成岭侧成峰;家祭无忘告乃翁;春色满园关不住;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正直不屈,坚韧不拔;托物言志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内容,书写时注意“利益”的“益”下面是“皿”,不能写成“血”;“泰山”不能写成“太山”,“鸿毛”的“鸿”是三点水。
(2)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考查学生对课文《腊八粥》的作者和内容的理解,本篇文章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两方面的事情,“等粥”和“喝粥”,文章内容详略得当,详写“等粥”,略写“喝粥”。
(3)结合题干诗句中的上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可知填写的下句诗是“遥看瀑布挂前川”,书写时注意“瀑”字的写法;由下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知上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书写时注意“又”不能写成“有”;由下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可知上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书写时注意“峰”不能写成“锋”;由上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可知下句是“家祭无忘告乃翁”,书写时注意“祭”的写法;由题干下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可知上句诗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书写时注意“满”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由题干《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可知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根据语境可知,《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诗人立志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根据语境,《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表达诗人整治不去,坚韧不拔的志向,这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都是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1)利益;泰山;剥削;压迫;鸿毛;(2)沈从文;等粥;喝粥;(3)遥看瀑布挂前川;春风又绿江南岸;横看成岭侧成峰;家祭无忘告乃翁;春色满园关不住;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不屈,坚韧不拔;托物言志。
【点评】(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只用填写其中的词语,难度较小。
(2)注意审清题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等粥和喝粥两部分,有时候还会考详写了哪部分?略写了哪部分?这个也要熟练掌握的。
(3)本题考查六年级下册课内古诗的积累、运用和表达的情感、表达手法,根据情景完成上下文的填空。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有给出上句填写下句,也有给出下句补充上句,整首古诗包括题目作者和作者的朝代都要熟练于心。六年级将《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编排在一棵,是这三首古诗有共同的表达方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借助某一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古诗的表达方法也需要掌握。
11.【答案】(1)我看到了脸。
(2)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烟火四射,几乎快要把天冲破
(3)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
(4)玛琪对托米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教她功课。
(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缩句
【解析】【分析】(1)根据原句和缩句的知识点可知,“乱蓬蓬的”表修饰要去掉,“平静而慈祥的”表修饰要去掉,“他那”“长头发下面的”都要删掉,“我”是主语,不能删,“看到了”是主语的动作,不能删,故缩句为“他看到了脸。”
(2)仿写,注意既要仿写句式还要仿写修辞。例句中“眨眼就到了啊”是夸张的说法,仿写时要用到夸张的修辞,且表达通顺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原句为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需添加反问词,将标点句号改为问号,且不能改变句子原意。改后是“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呢?”
(4)直述句改转述句要注意人称和标点符号的变化。将原句中的“我”改为“她”,去掉双引号,把冒号变为逗号。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先找到病因后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修改。“走向”与前边“像潮水一般”不符,改为“冲向”更为合适,所在地后是地点,那中间应是破折号,用来解释说明所在地在哪里。
故答案为:(1)我看到了脸。(2)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烟火四射,几乎快要把天冲破。(3)在浩瀚的文学宝库里,怎么会没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作品?(4)玛琪对托米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教她功课。(5)战士们像潮水一般走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点评】(1)借助“的”“地”“得”,“的”“地”前面表修饰的内容和“的”“地”要去掉,“得”后边补充的部分和“得”去掉,其中表数量、地点的词也要去掉。
(2)给出了关键词“热闹”,所以仿写既要用夸张的修辞写出“热闹”的场面,还要和例句的句式一致。
(3)改为反问句注意要加上反问词,原句中有否定词改写的的句子就要去掉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改写的句子就要有否定词,最后的标点也需要改变。
(4)注意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她”,标点符号也随之变化。总体而言,考查句型的知识点较为琐碎,需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答案】12.西;6;7;8
13.不可以。因为明明是小学生,根据公示中的接种对象,可知明明没有满18周岁,目前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外公患有严重高血压,属于严重慢性疾病,根据公示中禁忌症的第2条,外公也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
14.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迟7周后。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此题紧贴生活实际,题目新颖,完成此题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新冠疫苗接种的内容,再结合题目来具体分析,写清理由。
12.明明的外婆住在明月街上,医院西大门离她最近,从西大门进入医院,西大门进入到6号楼,穿过7号楼,从8号楼出来到达2号楼接种点。
答案:西;6;7;8
13.阅读新冠疫苗接种对象和禁忌症可知,答题时要写出明确的理由方可得分。
答案:不可以。因为明明是小学生,根据公示中的接种对象,可知明明没有满18周岁,目前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外公患有严重高血压,属于严重慢性疾病,根据公示中禁忌症的第2条,外公也不可以去打新冠疫苗。
14.外婆打的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要接种2剂,2剂间隔3--8周,由此得知,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晚7周后打。
答案:外婆第二针最早3周后打,最晚7周后打。
【答案】15.于是,就;磨穿;命名;写
16.B
17.千字文;柳公权;赵孟频
18.铁杵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您的练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片小古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的理解,中间的文言虚词“之”代指了盘、方板,在翻译时需要将其带入进去才能理解。还考查了书法家的积累和对以往学过的知识的迁移运用,综合性强。
15.考查了字词的理解。“乃种芭蕉万余株”意思是: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故“乃”的意思是于是,就。“盘板皆穿”的意思是:木盘和木板都磨穿了。故“穿”的意思就是磨穿。“名其庵曰“绿天”意思是: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故“名”的意思是命名。“贫无纸可书”的意思是:十分贫困没有纸来书写。故“书”的意思是书写。
答案:于是;磨穿破,穿透,磨穿;命名;写
16.“之”是一个文言虚词,有多个含义,不同句子中含义不同,回答此题要根据句意来判断。题干的“之”意思是代词,代指木板。A项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和题干不相同;
B项中的“之”也是代词,代指木板。和题干相同;
C项中的“之”是助词。和题干不相同。
故答案为:B。
17.考查学生了解并书写“草圣”怀素的书法作品名字和课内其他书法家的的识记。
答案:《千字文》;柳公权;赵孟頫。
18.“盘板皆穿”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成功。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铁杵成针”。对怀素说的话要围绕“盘板皆穿”的启示来写。
答案:铁杵成针。我想对怀素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您练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答案】19.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20.逆来顺受;二话不说;一动不动;灵活自如。
21.灰皮子回森林|走进森林|走上沼泽地|下湖游泳
22.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揭示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的适应过程。
23.卡尔故意说这样的话,用激将法让灰皮子鼓起勇气走进外界、回归大自然。
24.鹿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可以自由地在云杉树那儿避风御寒,在沼泽地采去自如,随时下湖游泳,而不是被人类圈养起来。
【知识点】寓言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主要写了麋鹿灰皮子在卡尔激将法的作用下一步步走向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贪图安逸的生活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完成此类题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先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阅读文章后的习题,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答题。3.深入思考,完成拓展累题目。
19.本题考查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作品),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选取这本书的片段,推荐大家对整本书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个片段选自瑞典作家 塞尔玛·拉格洛夫 的《骑鹅旅行记》。
故答案为: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20.本题根据境选择恰当的词语,第1空根据语境“ 让人把你运走算了 ”“ 你会被关在一个大的动物园里,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知,此时灰皮子的态度是逆来顺受的,故第1空选择“逆来顺受”;第2空根据语境“ 纵身一个长跃便跑到沼泽地里 。 他觉得踩在脚下的草墩微微晃动,心里十分得意”可知,此时灰皮子走进沼泽地的态度果决,故第2空选择“二话不说”;第3空根据语境“ 灰皮子一看见那个湖就止住了脚步,站在那里 ”此时灰皮子面对护士是害怕和犹豫的,故选择词语“一动不动”;第4空根据语境“ 他在卡尔身边绕来绕去地游着,而且游得 ”可知,这里说灰皮子游得越老越好了,故选择词语“灵活自如”。
故答案为:逆来顺受;二话不说;一动不动;灵活自如。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坏人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在文章最后灰皮子说:“ 离天亮还早哩,我们还可以在森林里再转转嘛! ”可知,灰皮子对森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最终灰皮子会重回森林,获得自由,因此本文题目可以取“灰皮子回森林”。读文章内容可知,3、4自然段主要写了灰皮子走进森林,第5自然段写了灰皮子走走入沼泽地,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灰皮子下湖有用。根据这些内容可以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灰皮子回森林;走进森林;走上沼泽地;下湖游泳。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踌躇了很久”“硬着头皮”“连一口气都不透一下”是对灰皮子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解释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享受的适应过程。
故答案为:写出了灰皮子的心理变化,揭示了它对外界由犹豫到试探再到惬意的适应过程。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观察画波浪线的句子会发现,卡尔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灰皮子能力的否定,是为了激起灰皮子探索外界、走进大自然而故意这样说的,而灰皮子也在卡尔激将法的作用下迈出了走向森林的步伐。
故答案为:卡尔故意说这样的话,用激将法让灰皮子鼓起勇气走进外界、回归大自然。
24.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鹿和森林是融为一体的”是说鹿就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具体可从卡尔代灰皮子去的几个地方来谈,抓住句子“那里参天的 大云杉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得连风都透不过 。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避风御寒”“尽管他们身躯那么大、那么重,他们照样可以跑到这里来而不至于陷进去出不来”“你的同族常常在这里从这边湖岸游到那边湖岸”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鹿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可以自由地在云杉树那儿避风御寒,在沼泽地采去自如,随时下湖游泳,而不是被人类圈养起来。
25.【答案】亲爱的老师,六年的时光已悄然过去,我们从“幼苗”长成了“大树”,是您把我们培养成了“大树”,您在我们身上播撒的种子没有白费,不管走到哪里,您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即使离开母校我也会始终铭记您的教诲。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达出对班主任的感谢与付出。答题时注意括号里的要求,不能出现自己的真实名字,字数不少于50字。
故答案为:亲爱的老师,六年的时光已悄然过去,我们从“幼苗”长成了“大树”,是您把我们培养成了“大树”,您在我们身上播撒的种子没有白费,不管走到哪里,您始终是我敬爱的老师,即使离开母校我也会始终铭记您的教诲。
【点评】小学六年,一定与老师留下很多回忆。可抓住印象最深、成长最大等事件表达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恩之情。
26.【答案】给小安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安:
你好!
很荣幸和你成为同学,并成为同桌。你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十分感谢你,每当我在某一课的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你总是耐心地解释,看到了你的样子就像看到了老师一样。和你相处的日子里,被你的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感染了我,从而也要向你学习,使我认识到“遇到困难不做缩头乌龟,勇于向困难挑战”。
你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记得有一次,正在上英语课,当老师讲到重点处时,英语本子用完了,我正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这时,一双小手送来了一个发烫的英语本,一看原来是你,感激的泪水从心涌出来,说不出的千言万语。在这一次中段考中我的成绩能排到全级的二十六名,这里也有你的功劳,如果当初不是你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鼓舞着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成绩,但是以后我还会更加努力学习,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祝
学习进步!
你的同桌:XXX
2023年7月18日
【知识点】书信写作
【解析】【分析】一、注意审清题意要求:1.给最欣赏的同学(名字用小安代替)写一封信。2.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夸夸他的某种品质。3.内容、情感、书写、字数等要求。二、立意选材:选择的事例一定是要能够突然人物的品质,做到事例和主题、人物品质相符合。
【点评】这封信既写了朋友小安乐于助人,是个有爱心、耐心帮助同学的人,选取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情真意切,结构清晰,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