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题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30 22: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除去己烷中混有的己烯 加溴水,再进行分液操作 己烯可以与溴水反应,己烷与溴水不反应
B 除去苯中的二甲苯 蒸馏 苯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
C 除去苯甲酸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分离苯和硝基苯 分液 苯的密度比水小,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
A.A B.B C.C D.D
2.某有机化合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ω(C)=60%,ω(H)=13.33%,0.2mol该有机物的质量为12g,则它的分子式为
A.CH4O B.C3H8O C.C2H4O2 D.CH2O
3.已知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56℃,现实验中需要分离下列两类混合物,a四氯化碳中混入了大量的水,b水与丙酮的混合物。请选择最合适的实验操作
A.④③ B.②④ C.②① D.①③
4.如图为乙醇的质谱图,由此我们可获得的信息是
A.分子结构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 D.分子中的官能团
5.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A. B.
C. D.
6.符合C4H9Cl分子式的同分异构有几种
A.7 B.2 C.4 D.3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4的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 B.C4H8BrCl有12种同分异构体
C.为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D.可表示为
8.下列化合物结构中有两种官能团的是
A.HOCH2CH2OH B.CH2=CHCl C.CH3COOH D.
9.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苯的同系物 芳香族化合物 不饱和烃 醇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系物
C.和是同一种物质
D.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该物质中不含的官能团是
A.碳碳双键 B.醛基 C.羟基 D.酯基
12.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M是合成瑞德西韦的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0个吸收峰
C.分子中N原子一个是杂化,一个是杂化
D.组成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
13.用核磁共振仪处理某有机物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3CH2CH2COOH B.(CH3)2C=CH2
C.CH3CH2OH D.
14.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A. B. C.对二甲苯 D.乙酸
15.下列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和 B.和
C.HCOOCH2CH3和CH3CH2OCHO D.和
二、填空题
16.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6H16,能使Br2的CCl4溶液和稀冷KMnO4溶液褪色,在温和条件下可以跟H2以1:1 催化加成;若A用KMnO4酸性溶液氧化,则仅得到一种二元酸B.。B分子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原子个数比为1:2。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与A含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包括苯环)、且苯环上取代基位置和数量也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包括原化合物,不考虑立体异构)。
17.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7.2g H2O和13.2gCO2,消耗氧气10.08L(标准状况),则该物质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
(3)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②,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18.羰基与______相连便形成醛基()。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饱和一元醛通式:CnH2nO。羰基与_______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酮()。
19.请指出下列物质的官能团名称和所属类别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6)中六种物质均含有___________,均属于___________。
20.1mol某链烃A在一定条件下裂化为1mol烃B和1mol烃C,生成的气体的密度是同条件下H2密度的14.5倍,计算回答:
(1)A可能的名称___。
(2)B、C可能是什么烃 ___
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有机物样品实验式的方法如下:将27.6 g有机物样品放在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125.6 143.6
F 183.2 253.6
(1)燃烧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2.取某有机物X2.2g,完全燃烧后将产物依次通入无水CaCl2和碱石灰,固体分别增重1.8g和4.4g。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X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1)依据测定结果,X中是否含有O元素_______(填“有”或者“无”),其实验式为_______。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其分子式为_______。
(3)有机物X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_______。
(4)若该有机物不存在的形式,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
23.由苯酚和叔丁基氯((CH3)3CCl)制取对叔丁基苯酚[]的流程如下
(1)若反应I过于剧烈,可采取的一种措施为_______。
(2)AlCl3是反应Ⅰ的催化剂,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对原料分析得到以下谱图,其中属于红外光谱的谱图是_______。
(4)产品中对叔丁基苯酚纯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取16.00g样品用NaOH溶液溶解,定容成250.0mL溶液;
步骤2:移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HCl酸化,再加入10.00mL 2.5molL-1的溴水。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用0.5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
②计算对叔丁基苯酚[摩尔质量为150g·mol-1]的纯度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溴水与己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己烷,二溴己烷易溶于己烷,不能使用分液的操作分离,A选项错误;
B.苯和二甲苯互溶,但两者沸点差异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B选项正确;
C.苯甲酸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用重结晶法除去苯甲酸固体中混有的NaCl,因为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C选项错误;
D.苯和硝基苯两者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2.B
解析:由题目可知该有机物中ω(O)=1-ω(C)-ω(H)=1-60%-13.33%=26.67%,则该有机物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8:1,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n,又由题可知该有机物的Mr=12÷0.2=60,即n=60÷60=1,即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故B项正确。
答案选B。
3.B
【分析】①为过滤,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②为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③为蒸发,分离可溶固体和液体;④为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解析:a.CCl4为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CCl4中混入大量的水,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即选用的实验操作为②;
b.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沸点约56℃,水的沸点为100℃,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为沸点相差较大、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即选用的实验操作为④;
最合适的实验操作为②④;答案选B。
4.B
解析:质谱图用于测定分子的质荷比,从而得到其相对分子量,故答案选B。
5.B
【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说明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1,说明两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1。
解析:A.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A错误;
B.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两种氢原子个数比为6:2=3:1,故B正确;
C.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C错误;
D.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两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4=3:2,故D错误。
故选B选项。
6.C
解析: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CH3CH2CH2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答案选C。
7.A
解析:A.CH4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分子中任何两个C-H键都相邻,故CH4的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结构,A错误;
B.C4H8BrCl可看作是C4H10分子中2个H原子分别被Cl、Br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分子有CH3CH2CH2CH3、两种不同结构。从这两个骨架上,先定上一个Cl的位置,再移动Br原子的位置,如图所示( H原子省略),得到骨架式为、、、,因此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为4+4+3+1=12种,B正确;
C.乙烯结构简式是CH2=CH2,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和H原子。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原子半径:C>H,所以图示为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C正确;
D.异戊烷结构简式是,省略物质分子结构简式中的碳氢键,用顶点和拐点表示C原子,就得到其键线式表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8.B
解析:A.HOCH2CH2OH分子中只含有羟基()一种官能团,A项错误;
B.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氯键两种官能团,B项正确;
C.分子中只含有羧基()一种官能团,C项错误;
D.苯甲酸分子中只含有羧基()一种官能团,D项错误;
故选:B。
9.A
解析:A. 不含苯环,所以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不正确;
B.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B正确;
C.含有不饱和碳原子,属于不饱和烃,故C正确;
D. 中羟基直接连在侧链上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0.D
解析: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和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4个基团,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和结构不同,前者官能团是羧基,后者官能团是酯基,不是同一种物质,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和均为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醚键、醛基、碳碳双键、羟基等官能团,不含酯基;
故选D。
12.B
解析:A.分子中含有酯基、硝基、 ,3种含氧官能团,故A正确;
B.分子中有11种氢,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1个吸收峰,故B错误;
C.分子中硝基中N原子是杂化,-NH-中氮是杂化,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组成元素电负性:;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故D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A.根据丁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分析,分子中含4种H,故A错误;
B.根据结构简式分析,2-甲基丙烯含2种H,故B错误;
C.乙醇含3种H,且峰面积之比为3 : 2:1,与图象一致,故C正确;
D.根据结构简式分析,对二甲苯含2种H,故D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故B不符合题意;
C.对二甲苯结构简式为,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2,故C符合题意;
D.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D
解析:A.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因此题中所给属于同一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均为邻二甲苯,属于同一种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均为甲酸乙酯,属于同一种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前者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后者分子式为C4H8,属于环烷烃,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 6
解析:略
17.(1)3∶8∶1
(2)C3H8O
(3)CH3OCH2CH3
解析:(1)实验测得生成7.2g H2O,即=0.4mol,所以有机物A中含有0.8molH原子,13.2gCO2即=0.3mol,所以有机物A中含有0.3molC原子,消耗氧气10.08L(标准状况),即=0.45mol,则有机物A中含有0.4mol+0.3mol×2-0.45mol×2=0.1molO原子,所以C、H、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0.3mol∶0.8mol∶0.1mol=3∶8∶1;
(2)据图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根据1的计算可知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3H8O,设分子式为(C3H8O)n,则有60n=60,n=1,所以分子式为C3H8O;
(3)据图可知该物质中有3种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3:2:3,则满足条件的结构只有CH3CH2OCH3。
18. 一个氢原子 两个羟基
解析:略
19.(1) 碳溴键 卤代烃
(2) 羟基 酚
(3) 羟基 醇
(4) 醛基 醛
(5) 羧基 羧酸
(6) 酯基 酯
(7) 苯环 芳香族化合物
解析:略
20. 正丁烷或异丁烷 烷烃或烯烃
解析:因为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条件下H2密度的14.5倍,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而链烃A在裂化过程中质量不变,而物质的量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原链烃A的 ,即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用商余可得58/14=4……2,所以该烃为丁烷,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而烷烃裂化可以得到另一种烷烃和一种烯烃。
21.(1)1.0 mol (2)C4H5O
【分析】为了能准确测量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实验前要先通入除去CO2和H2O蒸气的空气,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中CO2和H2对实验的干扰。其中装置A中盛有NaOH溶液用于除去CO2,装置B中浓硫酸作用是干燥空气,在装置C中有机物发生燃烧反应,D中CuO可以使未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E和F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再吸收CO2,所以E内装的CaCl2或P2O5,而F中为碱石灰,而在F后应再加入一个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CO2和H2O进入的装置,据此解答。
解析:(1)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H2O,根据装置E吸收水分前后的质量差可计算出水的质量为m(H2O)=143.6 g-125.6 g=18 g,所以产生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
(2)根据上述计算可知n(H2O)=1.0 mol,根据装置F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可知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m(CO2)=253.6 g-183.6 g=70.4 g,n(CO2)=,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H)=2n(H2O)=2 mol,m(H)=2 mol×1 g/mol=2 mol;n(C)= n(CO2)=1.6 mol,m(C)=1.6 mol×12 g/mol=19.2 g,则在27.6 g有机物样品含O的质量是m(O)=27.6 g-2 g-19.2 g=6.4 g,所以n(O)=,n(C):n(H):n(O)=1.6 mol:2 mol:0.4 mol=4:5:1,所以该物质的实验式是C4H5O。
22.(1)有 C2H4O
(2) 88 C4H8O2
(3)酯基
(4)
【分析】由图2红外光谱可知,X中含有O元素;无水CaCl2的增重,是水的质量,n(H2O)=,其中H元素的质量,m(H)=0.1×2×1=0.2g,碱石灰的增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n(CO2)=,其中C元素的质量,m(C)=0.1×12=1.2g,碳和氢的质量和为:0.2+1.2=1.4g,则X中m(O)=2.2-1.4=0.8g,n(O)=,则n(C)∶n(H)∶n(O)= 0.1∶0.2∶0.05=2∶4∶1,以此解题。
解析:(1)由分析可知X中含有O元素;其实验式为C2H4O;
(2)由图1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由分析可知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2H4O,因为其分子量为88,则其分子式为:C4H8O2;
(3)根据分子式为C4H8O2,可知其不饱和度为1,结合分子式和图2可知,有机物X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酯基;
(4)若该有机物不存在,不对称甲基,可能有醛基和醚键或羰基和醚键的结构,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23. 用冰水浴冷却 A 淀粉溶液 93.75%
解析:(1)若反应I过于剧烈,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式减缓反应速率,可采取冰水浴冷却的方法,故答案为:用冰水浴冷却;
(2)和在氯化铝催化条件下发生生成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3)A为红外光谱、B为氢核磁共振谱、C为质谱,故答案为:C;
(4)滴定的终点可用淀粉检验碘单质,故用淀粉作指示剂,与KI反应的
与叔丁基苯酚反应的
(叔丁基苯酚)
叔丁基苯酚的纯度,故答案为:淀粉;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