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2.在《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启示和精神鼓舞下,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这表明《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 )
A.提供了思想武器 B.总结了经验教训
C.阐明了最终目标 D.论证了社会规律
3.近代英国工厂布局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建造在生产原料、劳动力、交通运输与市场条 件比较便利的地方。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劳动分工迅速增强 B.原料来源渠道增多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4.下图反映的现象共同折射出
(1814-1830年)工人破坏机器 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
A.劳资矛盾的激化 B.东西方文明差距
C.殖民活动的开展 D.工业革命的影响
5.下图漫画反映了( )
《恶臭泰晤士河—伦敦游泳季》1859年
A.经济发展要注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社会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C.化学工业引发环境污染
D.工业革命拉大贫富差距
6.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有害物质去除法》《污染控制法》《河流污染防治法》。从文件名称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带来了环境污染
7.《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8.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两段诗歌表明( )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理性主义 D.列宁主义
10.它发表于170年前,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这里的“它”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1.英国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 )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12.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说明英国
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 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C.进入了“蒸汽时代” D.步入了“电气时代”
13.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改变了这一局面的主要是( )
A.凯伊发明了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
14.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的贡献在于( )
A.为技术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B.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 D.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模式
15."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段话(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 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C.赞扬了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的殖民战争
16. 巴黎公社成立于( )
A、1870年 B、1871年 C、1872年 D、1873年
17.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这是为了纪念 ( )
A、宪章运动 B、里昂起义 C、巴黎公社革命 D、拿破仑远征
18.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是代表 ( )
A、工人阶级利益 B、资产阶级利益 C、农民阶级利益 D、地主阶级利益
19.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其伟大之处主要在于 ( )
A、在理论领域有广泛的一致性,都致力于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B、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C、恩格斯在各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工作
D、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伟大著作
20.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都不敢想的。
——[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工业化国家之间为控制世界市场而展开的竞争,其顶点是对亚非进行帝国主义争夺。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张……改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并不是西方的枪炮兵舰,而是西方的工业技能。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全球化悄然转变。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
材料三 计算机网络可以让世界亿万人迅速获得信息,成了现代生活各方面非常重要的工具。许多人有机会接受远程教育,从而得以进入新的领城就业……女性开始广泛地从事法律、医疗、政府、商业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写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材料一中两种交通工具最初使用的动力。
(2)材料二中的企业最早出现在哪场运动中?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主题。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2、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请回答:
(1)指出这一理论的名称?这一理论的诞生的时间及及其标志?
(2)马克思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分别是什么?
(3)马克思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是什么
23、小亮在学习了《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一单元内容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 图示中“工人运动”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3)19世纪70年代,在哪一个国家发动了什么革命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伟大尝试 结果如何
(4)结合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斗争实践,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
1-5DACDB 6-10DBCBC 11-15DCCBB 11-16--20 B C A B D
21.(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工业技能。
(3)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22、 (1)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
(3)巴黎公社革命
23、(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3)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结果失败了。
(4)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努力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