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地理 组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课标与考点 1、北京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2、北京的城市职能。3、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方法;4、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北京的历史文化2、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3、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相对比较零散,初二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较差,所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地理学习技能
教学方法及教具 探究引导、合作学习、分析展示多媒体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引入新课祖国的首都-北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起北京,你对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师: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如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个方面一起去认识我们的首都---北京。二、认定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师:在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我们的首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选在北京建都呢?让我们先去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大家阅读课本32——42页,自主完成自学题。1、指导学生自学。2、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三、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二教师引导并补充指导学生讨论遇到的疑难问题1、(抽组)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2、探究交流:小组成员补充,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质疑师: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还在于: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3、都址变迁
新中国选在北京建都,其实800多年前就有朝代在此建都了,你能知道有哪些朝代是在此建都的吗?
出示城址空间变化图
师: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能描述出来吗?它的变迁和水源又有什么关系?师点拨四、归纳总结这部分知识结构及学习收获 学生描述北京印象,多个人描述可以
一、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二、 自主学习:1.海陆位置:北京位于_____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___海,地势由 向 倾斜。2.北京面积 ,常住人口 3、北京的城市职能?4、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5、北京的建设成就和发展目标?三、合作探究1、经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____、____(经纬度),属于______(温度带),______(干湿地区)。
2、气候:北京属于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__________。
3、地势:北京的______、______和_____三面环山,东南部是_____,因此,地势特征由____向____倾斜
4、河流:北京的主要河流有____、____、____等,最后汇经天津称为海河,注入_____海。5、讨论完成35页活动2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四、探究交流:1、如何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北京的古城风貌。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合理即可。(水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所以我们都离不开水,一定要珍惜水资源,北京就是个缺水的城市,南水北调的东线通过京杭大运河就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五、达标检测:
板书 板书:1.政治中心2.文化中心3.国际交往中心神奇的北京,美丽的北京,伟大的北京,今天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作业 北京的城市职能?列举北京的风景名胜。3、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