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古代两河流域》 学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两河流域文明诞生的具体时期。
2.史料实证:阅读《占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列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3.历史解释:君主专制制度,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改,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即君主(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人民的不受约束的权力,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方阻上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4.家国情怀: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等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重点难点】
1.重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读拉比法典》的内容。
2.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西亚的 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2.奴隶制国家:
(1)出现:约从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2)统一:大约在 世纪,两河流域出现初步统一。
3.主要文明成果:苏美尔人发明了 文字,制定了阴历;两河流域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国家。
3.统治:实行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 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
2.构成:法典可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
3.内容:
(1)古巴比伦分为 的自由民、 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是一大特征。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法典。
5.实质:法典维护的 利益。
6.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源远流长。
【当堂达标】
1.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2.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称,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该法典用某种文字镌刻在黑色石柱上,这种文字是( )
A.阿拉伯文 B.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拉丁文 D.古埃及象形文字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 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4.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硬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5.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6.关于古巴比伦王国,错误的是( )
A.公元前19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 B.汉谟拉比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由小国逐渐发展壮大
7.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部法典( )
A.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9.《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0.《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11.《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奴隶制度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等级制度森严 D.法制传统悠久
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批……”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幼发拉底河、公元前3500、公元前24、楔形
二、公元前18、汉谟拉比、奴隶制、君主专制、最强盛
三、汉谟拉比、拥有公民权、无公民权、战俘、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成文、奴隶主、法制传统
【当堂达标】
1.B【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图片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B项正确;此图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排除A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是“楔形文字”,排除C项;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排除D项。故选B项。
2.B【详解】依据题干的“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用楔形文字刻写而成。B项正确;阿拉伯文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A项;拉丁文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C项;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B【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与两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环境有关,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与尼罗河流域的环境有关,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两者都说明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B项正确;题干仅提到古代埃及的泛滥季,但并没有提到洪水泛滥的频率,无从得出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涉及亚非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联系,无从得出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排除C项;题干反映了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与环境存在联系,但不能证明同源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主要是由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种,农业的发展为亚非地区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D符合题意;自然资源匮乏错误,正是因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所以A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明成果,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B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化积淀,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C不符合题意。
5.D【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胡夫是古埃及法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符合史实,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汉谟拉比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为了维护这个制度而制定的。当时的奴隶制非常发达,奴隶比自由民的地位低很多,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古巴比伦原是幼发拉底河附近的小国,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吞并了很多地区,完成了统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7.A【详解】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重视农业,A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法律体系严密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商品经济活跃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
8.A【详解】根据“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可得出材料中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不是罗马,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与罗马法并不存在渊源关系,排除C项;D项是罗马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A【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体现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由材料“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A项正确;材料无关巴比伦经济发展,排除C项;古巴比伦是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0.A【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根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社会情况。”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内容全面,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B【详解】材料“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体现的是当时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度发达、等级制度森严及法制传统悠久的说法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详解】根据“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批……”可得出这一做法损害了奴隶主的利益,从而惩罚理发师,说明法律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项正确,排除AC项;D项是古印度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新课导入
空中花园,传说是一位巴比伦国王为他的爱妃修建的,现已不存在。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的方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园中种满各种奇花异草,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由此得名空中花园。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们还发明了钟表等60进位的数字、星期制等历法知识。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用到的知识,古代两河流域人类早在公元前4000到3000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自学要求:阅读教材P6-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5分钟)
自主学习
1.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早期文明成就;
2.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社会基本状况;
3.《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意义;
4.《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实质。
探究一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地理位置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两河
范围
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黄河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华夏文明
两河文明
思考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长
江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2.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兴起
统一
衰亡
强盛
公元前18世纪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古巴比伦
老
的
文
字
古
3.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
发明者: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的发明,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阴历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发明星期制度。今天通用的公历是由苏美尔人制定的阴历发展而来的。
阴
历
太
星期制度
3.文明成就
进位制
进
位
60
制
3.文明成就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探究二 古巴比伦王国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公元前3500年
公前
18世纪
出现小国
强盛:古巴比伦王国
被外族所灭
公元前
24世纪
初步统一
公元前
1595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
奴隶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
1.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
汉谟拉比励精图治,用35年时间,在一连串战争中击败邻国,终于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他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众神之王。
(约前1792—前1750在位)
汉谟拉比雕像
阅读教材,看看汉谟拉比在位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统治呢?
2.汉谟拉比的统治
政治
经济
军事
法律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官僚机构,加强
中央集权
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城遗址
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只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阿卡德、亚述等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注意
探究三 《汉谟拉比法典》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三、《汉谟拉比法典》
观看《汉谟拉比法典》视频,阅读教材文字,回答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制定者、内容。
1.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制定者:
汉谟拉比
3.内容:
①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③商品经济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摘要:
1.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
2.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的人处以死刑;欠债到期不还的人,责令其妻子和儿子两人到债主家里充当奴隶三年,第四年恢复自由。
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打瞎奴隶的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一样处理,杀死奴隶同杀死耕牛一样不偿命,只赔偿经济损失。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房屋倒塌,若压死了屋主,把建筑师处死,若压死的是房主的妻子或儿子,就把建筑师的妻子或儿子处死。
4.《汉谟拉比法典》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汉谟拉比法典》意义:
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可言。
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
第1条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25条 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贪取屋主之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第199条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问题讨论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王国
1.地理环境、发展历程
2.早期文明:楔形文字,制定阴历,60进位制
1.王国统一
2.汉谟拉比的统治
3.影响/评价: 文化遗产,表明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①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③社会生活
《汉谟拉比法典》
课堂小结
课堂达标
1.某同学为介绍某地区古代文明,初拟了一个提纲,其中有“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高度文明”“苏美尔王朝”。据此可知,该同学介绍的文明发源于 ( )
A.非洲尼罗河 B.西亚两河流域
C.南亚印度河 D.美洲亚马孙河
B
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B
3.“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材料中的“他”是( )
A.秦始皇 B.汉谟拉比
C.胡夫 D.汉武帝
4.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
A.古埃及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两河流域文明
B
D
5.《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A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 )
A.《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教材内容分析 古代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多样性。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制定和实施使古巴比伦文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体现,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本课教学中需要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理清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知道该地区的文明成果,其中要重点关注《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2、地位和作用: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国王汉谟拉比用武力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已经具备了分析史料的能力。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较弱。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因此要注重大力培养优等生,树立榜样作用。重视中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稍微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意识,并引用多种有趣的资料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两河流域文明诞生的具体时期。 【史料实证】阅读《占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列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历史解释】君主专制制度,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改,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即君主(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人民的不受约束的权力,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方阻上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家国情怀】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等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教学 重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读拉比法典》的内容。
教学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视频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
二、自主学习 基本要求:阅读教材P6-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早期文明成就; 2.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社会基本状况; 3.《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意义; 4.《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实质。
三、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观察教材第6页《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一前539)》,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两河”及“两河流域”分别指什么?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小结: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已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学生思考: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小结:(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发展历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P6-7,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小结:(1)产生国家: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形成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初步统一: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成就 (1)楔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影响了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但由于它极为复杂,公元1世纪完全消亡。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陆续译解大批各种楔形文字,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楔形文字的发明,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2)阴历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3)进位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探究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对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的统治 学生活动: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阅读教材P7,看看汉谟拉比在位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统治呢? 小结:(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3)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4)法律上:制定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提示: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只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阿卡德、亚述等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探究三:《汉谟拉比法典》 1.学生活动:观看《汉谟拉比法典》视频,阅读教材文字,回答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制定者、内容。 2.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小结: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3.《汉谟拉比法典》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4.学生讨论: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小结:(1)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可言; (3)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4)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 教师总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养育了两河流域人民,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文明成果有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等。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要点 梳理
随堂训练 1.某同学为介绍某地区古代文明,初拟了一个提纲,其中有“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高度文明”“苏美尔王朝”。据此可知,该同学介绍的文明发源于 ( B ) A.非洲尼罗河 B.西亚两河流域 C.南亚印度河 D.美洲亚马孙河 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3.“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材料中的“他”是( B ) A.秦始皇 B.汉谟拉比 C.胡夫 D.汉武帝 4.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D ) A.古埃及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两河流域文明 5.《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 B ) A.《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易于学生理解较枯燥内容;通过设置情境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读教材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丰富,使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