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 文
2023.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八单元和第六单元第十二、十三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暑期将至,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安排暑假游学项目。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近些年,游学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
据估算,2017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约8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而且,通过海外游学接触海外教育的人群已由原先以出国留学为主的高中毕业生或本科毕业生,快速扩展至中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群体。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让孩子报名去游学无可厚非,但游学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也去游学。对于年龄尚小的孩童来说,是否适合海外游学,值得商榷。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67名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显示,53.4%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因自理能力差,不能照顾好自己;52.0%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小,去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9.1%的受访家长认为孩子过早出国游学,会导致孩子之间相互攀比。
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也非学校要求,而是有关机构的热炒。海外游学现在似乎变成了“刚需”,甚至有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去游学,对不起孩子,也丢面子。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并非“海外游学”一条路。家长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仅抱有“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的想法,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
(摘编自潘铎印《“海外游学”要量力而行》)
材料二:
(摘编自《<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图解》)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70后、80后家长针对子女教育观念的变化,游学市场增速明显。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家长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大量机构涌入使整个行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普通海外旅游产品毛利率一般在5%至10%左右,而海外游学产品则可以超过30%,高额利润空间对从业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据了解,在一些国家,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在美国,正规夏令营任教的老师需要先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大量专业游学方案和服务。相比之下,我国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查和游学内容等则基本处于监管盲区。我国可借鉴一些国家关于游学的专门条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重要的是要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让游学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
(摘编自《贴“游学”标签旅游产品就能涨价,游学市场质量堪忧》)
材料四:
近日,启德教育在北京发布《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报告以客户服务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及合作机构数据,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数据显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在国际游学时间和价格区间的偏好上,学生和家长选择最多的是2周左右的游学,而4万-6万为家长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占比达到40.85%,这说明家长更看重国际游学的性价比。
随着游学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种游学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但目前市场上的国际游学产品不外乎游学类、营地教育类、插班类、背景提升类四大类型,调研结果显示,背景提升类的项目最受欢迎,而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青睐。在选择游学时,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与高中、本科阶段的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游学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助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最先考虑的因素,其次为学习和游玩的搭配比例;对于高中和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学习部分的课程安排。这体现出身处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游学有着不同的需求与期待。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不尽相同。高中和本科学生的家长,更看重与留学申请相关的服务,而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家长,则更关注游学过程中对孩子的陪护照顾。
(摘编自郝孟佳、兰美娜《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什么模样——大数据来“解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当前不少家长会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来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我国游学市场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机遇。
B.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可以选择其他途径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C.材料二显示,在参加国际游学的收获中,有六成以上用户选择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与国际游学用户选择最多的游学目的相吻合。
D.材料二显示,国际游学用户游学目的呈多元化状态,一半的人以进行国际学习文化交流为游学目的,目标较为明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外游学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受访家长对海外游学低龄化的现象表现出了担心。
B.《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显示,美国是最受我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背景提升类项目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项目。
C.家长选择国际游学时更看重性价比,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家长选择国际游学时看重的服务也有所不同。
D.《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是针对国际游学市场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旨在规范游学机构行业资质,提升我国游学市场质量。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龄尚小的孩童自理能力差,出国游学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不适合海外游学。
B.海外游学产品的利润是普通海外旅游产品的数倍,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相关从业者。
C.在国外,游学属于公共教育的一部分,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
D.海外游学对家庭经济有一定要求,我国海外游学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4.海外游学火爆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5.材料三揭示了我国游学市场存在的哪些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之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鼓书艺人(节选)
老舍
二奶奶从来没听说过这么荒唐的事,什么,秀莲也要念书?!她对年青的姑娘,自有她的看法:姑娘大了,不念书就会学坏;要是念了书呢,那就坏得更快,丢人现眼更厉害。“大姑娘家,早晚得嫁人,用不着念书认字。”
无论她怎么说,孟良都不当回事。他拿定主意,要到南温泉来教秀莲读书。他身子骨虽然单薄,可意志坚强。他要是下定了决心,哪怕是座大山呢,也得钻它仨窟窿。
秀莲急不可待,恨不得马上开始读书。她非常崇拜那些年青的女演员。她们那么自由自在,多叫人羡慕!她想,她自己虽说是个卖艺的,可要是有了文化,地位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低贱。她决心好好跟着孟先生学。
宝庆和大哥见秀莲有了读书的机会,都很高兴。他们知道她有天份。要是再受点教育,她的天份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孟良第一天来教书,方家沏上最好的花茶,捧出许多好东西来给他吃。宝庆主张,第一课先教他大哥,孟先生不答应。他要教的是秀莲。
宝庆问:“秀莲呢?孟先生等着她呢。”二奶奶不理他。她两眼直勾勾对着孟先生,说开了。“先生,我们不过是穷卖艺的,”她说,“用不着念书认字。不念书更好。闺女不笨,一念了书,就得给我们添麻烦。她已经够拧的了。看得出您是个明白人,求您替我们想一想。”
宝庆吓得手脚无措,怎能对一位这么体面的作家说这样的话?孟先生却应付自如,他满脸堆下笑来,亲热地叫她:“我的好嫂子,请坐。”
二奶奶受宠若惊,坐下了。在她内心深处,害怕有学问的人。他们跟她不是一路人,比她懂得多,她总是想方设法,躲开他们。如今来了这么个人,亲亲热热地跟她说话,直冲她乐。一个作家还会管她叫“嫂子”。这叫她非常高兴。
第二天,秀莲上了课。她是个好学生。她努力做到每天认二十来个字,字写得虽然一溜歪斜,却小而整齐。孟先生很满意。
宝庆有他的心事。他自来多疑。为什么孟良这么肯帮忙,又这么好心眼?他图的是什么呢?根据他的人生经验,凡是特意来到的、非常客气、肯于帮忙的人,都是有所图的。孟良要的是什么呢?
尽管心里有疑惑,他还是忘不了孟良是他的福星。他正替大鼓名角方宝庆写新鼓词呢,有了这些新鼓词,他和秀莲的身份就比其他唱大鼓的高得多了。光为这一桩,结交孟良就是三生有幸的事。
孟良为什么还不把鼓词拿出来?两个月过去了,只字未提。有天早晨,他正琢磨着要提提这件事,忽见孟良走了进来。他兴奋得两眼发亮,苍白的脸汗涔涔,螳螂似地摇晃着长胳膊。“来,二哥,”他一把抓住宝庆的袖子,说,“这是给您写的三段新鼓词。”
宝庆接在手里。他的手发抖。他想说点什么,可是舌头不听使唤,说不出话来。他觉着,太阳真的是打西边出来了。三段新鼓词!特为给他写的!早先,他要是想请位先生给写上一段,不但要现钱先付,还得且等,成年累月地等。写的人满口答应,吃了他上百顿饭,临完,还忘了动笔。这个人可真是说到做到。还不止一段,整整三段!真够朋友,天才,大人物!
“您得明白,二哥,”孟良用谦虚的口吻说,“我从来没写过鼓词,所以我拿不准它到底是好是坏。不过这也没关系,您要是觉得不行,我就扔了它,咱们再从头来。要是大概其能用,有不合适的地方,还可以改。顶顶重要的是,您到底愿不愿意唱这一类的鼓书。”
宝庆这才说了话。“当然愿意。多少年来,我一直盼着能碰见您这么个人。我愿意为国家出把力气。多少人在前线牺牲了,我有一份力,当然也乐意出一份力。那还有什么说的,我乐意唱抗战大鼓,为抗战出把子力。”他心潮澎湃,泪水涌上了眼睛。
“好,我佩服您的决心。人们都爱听旧鼓书。可要是您在茶馆里唱这种新式鼓书,座儿就会少起来。您就赚不了钱了。”
“要想办点新事,就得有点勇气。”宝庆坚定地说。
孟良哈哈大笑起来。“您能对付,我这就放心了。思想上有了准备就好。来,我来念给您听。第一段是个小段,很短,是歌颂大后方的。这让秀莲去唱。另外两个长一点儿,那是给您写的。它不光是长,唱起来还得有丰富的感情,火候要拿得准。只有老到的艺人才处理得好。就是您,二哥,您来唱抗战大鼓,我是考虑到您的艺术造诣,特为您写的。”于是孟良几乎一口气念完了鼓词。“怎么样?”他急切地问。
“好极了!有几个字恐怕得改一改,不过也就是几个字。我算是服了。如今我可以让全世界的人看看,咱们中国唱大鼓的,也有一份爱国心。”
他们分了手,宝庆高高地昂起头,两眼炯炯闪光。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二奶奶反对秀莲念书,是担心秀莲念书后会更快地学坏,给她们带来麻烦。
B.秀莲想念书的直接原因是她认为女子念书后就能提升地位,过得自由自在。
C.孟良迟迟不把鼓词拿出来,是认为时机尚未到来,秀莲接受的知识还不够。
D.宝庆如果在茶馆里唱新式鼓书,观众不一定会买账,这样他就会赚不了钱。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哪怕是座大山呢,也得钻它任窟窿”,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现孟良决心之大。
B.“孟良要的是什么呢”反映出的宝庆对孟良的态度与他得到抗战鼓词后的态度形成反差。
C.选文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腔京韵,“为抗战出把子力”等口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生活。
D.选文以宝庆的视角展开叙述,客观地呈现了抗战时期小人物的生存境况以及思想动态。
8.小说是如何刻画孟良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写宝庆“高高地昂起头,两眼炯炯闪光”。请结合选文从内容、情感、结构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豨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①西至郑逢吕后丛长安来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悲,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节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青衣:县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B.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C.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D.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邑,都邑、城市,古时也是行政区划名、县的别称,也指国、国都等。
B.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地位高于丞相。
C.让,文中指责问、责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其言不让”的“让”相同。
D.廷尉,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越曾结伙为盗,少年劝他效仿陈胜起义,他并无此想法,成为首领后,杀一儆百,确立了威信。
B.彭越帮刘邦攻楚,被任命为魏国相国,后又断绝楚军后援粮草,攻下很多座城池,被封为梁王。
C.汉高祖率兵讨伐陈豨,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发怒,派人责备他。
D.彭越害怕汉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叛,可是彭越并未听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4分)
(2)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4分)
14.彭越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最后为何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离别自堪悲”一句紧承上句,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一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幼时丧父,天涯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泊不定的生活。
D.本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基调悲凉,哀婉动人。最后一句“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令人回味。
16.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后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确认自己做的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年来,全民健身_________,健身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自2009年我国设立全民健身日、2014年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至今,群众健身热情高涨。如今,随着公共健身设施的普及、体育科技的创新,居民健身方式日益_________。在线上课堂,人气教练因授课方式灵活而_________;在社交平台,许多人自学健身方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运动体感游戏走入更多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健身行业只有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_________。比如,个别健身房强制消费、教练入行门槛低、防护措施令人担忧、经营者携款跑路……( )。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参加体育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左右。作为服务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重要主体,健身行业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更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蔚然成风 丰富多彩 好评如潮 随之而来
B.蔚然成风 异彩纷呈 炙手可热 应运而生
C.风靡一时 异彩纷呈 炙手可热 随之而来
D.风靡一时 丰富多彩 好评如潮 应运而生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和整治,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受到影响
B.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加以规范和整治
C.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受到影响,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和整治
D.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受到影响,亟待对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规范和整治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左右。
B.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
C.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参加体育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
D.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参加体育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左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知识, ① 。特别是阅读经典,更多的是感受前人的精神足迹。随着科技的进步, ② ,也就是借助数字化终端进行阅读。尽管数字阅读大行其道, ③ 。无论是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其中不变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我们仍要倡导多读纸质书。对青少年来说,首先可以保护视力,数字阅读的电子设备,有一定辐射,对孩子视力造成的影响较大。同时培养孩子与纸墨书香的亲近感,也是让青少年继承“敬惜字纸”的传统,感受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中的文化、气象、意蕴、风骨等,往往隐藏在纸卷书香中。对于孩子们来说,氤氲于纸墨之间的书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文气、跳跃在掌心指间的触感,都是一方暖人的精神世界。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显示了先贤对“志”的重视。少年周恩来慨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宏伟之志引领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成为一代伟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对学子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殷切期望。
对于青年人来说,志向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明确一生的方向,可以激励一个人奋勇前行,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某校校刊开展“志向”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校刊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B项,“海外游学项目并非孩子目前所需”错误,材料一是说“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并非孩子目前所需”。可见,原文说的是“海外游学项目,绝大部分消费”,而选项说的是“海外游学项目”。)
2.D(D项,“旨在规范游学机构行业资质,提升我国游学市场质量”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从材料三中的“对小学、初中、高中及本科阶段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勾勒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最受欢迎的国际游学的模样”可知,应该是立足于为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选择国际游学以及为游学机构选择项目时提供参考意见。)
3.B(A项,“因此不适合海外游学”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孩童来说,是否适合海外游学,值得商榷”。C项,“在国外”扩大范围,材料三说的是“在一些国家,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D项,“我国海外游学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错误,材料四只是说“营地教育类的国际游学深受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青睐”。)
4.①家庭收入的增加;②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③家长间的跟风攀比;④游学机构的热炒。(每点1分)
5.问题:①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②游学产品价格畸高,内容注水,游学质量堪忧。③海外游学市场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每点1分)
措施: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作明确规定。②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
部门的职能范围。③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每点1分)
6.C(C项,“秀莲接受的知识还不够”于文无据。)
7.D(D项,“选文以宝庆的视角展开叙述”错误,选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客观叙述,并没有以宝庆的视角展开叙述。)
8.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比如“要是大概其能用,有不合适的地方,还可以改”体现孟良谦虚,有才气等。②通过“我的好嫂子,请坐”等细节描写体现孟良处事玲珑、情商较高。③通过二奶奶反对秀莲念书等情节衬托孟良坚决改造新青年的坚定意志,通过与其他先生写鼓词的情节对比,体现孟良讲信用,肯吃苦。④借助战争的时代背景烘托孟良借助新鼓词宣传爱国思想、引领普通百姓思想更新,表现其高尚形象。⑤借助叙述者直接评价进行刻画,如第二段内容,点出孟良意志坚强。(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内容上,通过动作与神态描写进一步刻画宝庆形象,暗含宝庆进步思想得到启蒙和解放;②情感上,体现宝庆对新鼓词的喜爱以及能用唱大鼓表现爱国心的兴奋之情,象征宝庆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的迸发;③结构上,文章戛然而止,使文意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为: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11.C(C项,“其言不让”的“让”意思是谦让、礼让。)
12.A(A项,“他并无此想法”错误。由原文“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可知,他并非没有想法,只是在等待时机。)
13.(1)汉四年,项王和汉王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座城邑。(“相距”“下”各1分,句意2分)
(2)吕后对皇上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就此杀掉他。”(“白”“徙”“遗”各1分,句意1分)
14.①彭越没有亲自帮刘邦讨伐陈豨;②手下人告发彭越谋反;③吕后认为不杀彭越会养虎遗患。(每点1分)【参考译文】
彭越是昌邑人,字仲。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揭竿而起,有的年轻人就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可以效仿他们。”彭越说:“现在两条龙正搏斗呢,暂且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一百多个年轻人,前去追随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了他们,年轻人们执意请求,才答应了。彭越跟他们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彭越很抱歉地说:“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到了约定的时间却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命人杀掉了那个人。大家都笑着说:“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了。”于是彭越就拉出那个人杀了,设置祭坛祭祀,号令所属众人。众人都大为震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于是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收容诸侯逃散的士兵,得到一千多人。
刘邦攻打昌邑,彭越援助他。汉二年,刘邦和各路诸侯攻打楚国,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归附汉王,刘邦就任命彭越做魏国相国,独揽兵权,平定梁地。刘邦在彭城战败,彭越又把他攻占的城池都丢掉了,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彭越经常往来做汉王的游兵,攻击楚军,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项王和汉王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座城邑。汉五年秋天,项羽的军队向南撤退,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来供给刘邦的军队食用。项籍已经死了,立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
汉十年秋,陈豨造反,汉高帝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征兵。梁王说自己生病了,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帝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梁王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逃到汉高帝那儿,控告梁王和扈辄谋反。于是,皇上派使臣蒙蔽梁王,梁王不曾察觉,因此被逮捕,皇上把他囚禁在洛阳。有关部门审理后,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向西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路上遇见彭王,彭王对着吕后哭泣,自称无罪,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下来,和他一块向东来到洛阳。吕后对皇上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就此杀掉他。”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上奏请求诛灭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了,于是灭了彭越的家族,封国被废除。
15.C(C项,“诗人感叹友人幼时丧父,天涯飘零”错误,“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的意思是诗人感叹自己幼时丧父,很早就客游外乡,几经磨难才与友人相识,实在太迟。所以这句话是诗人感叹自己幼时丧父,天涯飘零。)
16.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悲伤。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离别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7.(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A[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此处是说全民健身逐渐盛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故选“蔚然成风”。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此处是说居民健身方式日益增多,故选“丰富多彩”。好评如潮:比喻赞扬的评价很多。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此处是说人气教练受到好评,故选“好评如潮”。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随之而来:跟随某件事物而来。此处是说一些问题随着健身行业的发展而来,从词语的色彩来说,“应运而生”含褒义色彩,“随之而来”是中性词,故选“随之而来”。]
19.B(括号前说的是健身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所填语句以“这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头衔接最紧密,排除C、D两项。从逻辑上来说,应先说这些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再说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规范和整治,排除A项。)
20.B(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参加体育经常锻炼”语序不当,应改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排除C、D两项;二是“以上”和“左右”用词矛盾,应将“以上”和“左右”删去一个,排除A项。)
21.①还在于丰富精神世界 ②阅读进入数字化阶段 ③但不能取代纸质阅读(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之所以倡导青少年多读纸质书,是因为其可以保护视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感受暖人的精神世界。(5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①审材料。
材料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古人对志向的看法,指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志向。第二层举出帮考生打开思路的例子,周恩来总理的例子说明立志要早,要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习总书记的要求表明了立志的时代性,指明青年人当下的历史使命,两个例子互为补充,观点明确。第三层“重要”“方向”等词语表明情感态度,引导考生去进行思考和感悟。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志向”“立志”有关,要展现“志向”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
②审任务。
本次写作任务是校刊的“主题征文”。在体裁上没有过多限制,给予学生充分写作空间,但在情境上,要围绕“志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在主题上,要传达高雅的审美情趣,表现有志青年的理想和精神。
【参考立意】①志向高远才能收获成功人生。②有志者,事竟成。③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